标题 | 反冲运动实验的两种自制教具 |
范文 | 王宇灵 杨树宏 韩独石 摘要:用身边器材自制了“线携式反冲运动实验器”和“旋转喷头模拟器”,介绍了制作的具体方法。两种自制教具都具有取材易、制作简、操作方便和现象明显等特点,演示反冲运动的实验效果良好。 关键词:反冲运动;物理实验;自制教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9)2(S)-0061-2 在物理第二课堂活动中,我们自制了多种反冲运动实验教具。例如:“线携式反冲运动实验器”和“旋转喷头模拟器”两教具。它们各有特色,前者的用材纯系废料,制作和操作都很简单,不花钱,实验效果却不亚于购买的价值78元的2167型反冲运动演示器;后者不但变废为宝,而且既可以模拟旋转水龙头工作原理,又能演示反冲运动这一动量实验,特别是在设计制作中有两个巧妙的创新。介绍如下: 1 线携式反冲运动实验器(图1) 1.1 制作材料 细长形塑料矿泉水瓶1个、饮料吸管(一端戴乳胶套管)2根、细线绳(0.5~0.6m)1根。 1 .2 制作方法 ⑴ 在塑料瓶下端侧面等距离钻2个孔,将饮料吸管戴乳胶套管的一端插入孔内,使乳胶套管密封吸管与孔的间隙不漏水;使2根吸管均与瓶体垂直且处于同一直线上。 ⑵ 将2根吸管另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烤稀后捏扁熔封,然后在接近端头的不同侧用针扎一个小孔供喷水用。 ⑶ 在塑料瓶盖中间钻一小孔,将细线绳穿入其中后给下端打结(提吊水瓶时不致线被抽出),给线中间粘一个彩塑箭头(以便观察线绳扭转现象)。 ⑷ 给瓶盖近边缘处钻一小孔,供实验时流通空气,保持塑瓶内外大气压强一致。
1.3 使用方法及现象 ⑴ 给塑料瓶内装满水,两导管近端头处开始向不同方向喷射水柱。 ⑵ 旋紧瓶盖,用食指和中指夹持瓶的颈部,拇指按紧瓶盖上的通气孔,这时两股水停止喷射,但仍少量滴漏。 ⑶ 调转水瓶底朝上,让线绳自由下垂。 ⑷ 待线中间箭头稳定,线绳不旋转后,用另一只手的两指捏紧线绳下端,双手互换位置,使水瓶吊悬。 ⑸ 松开抓瓶子的手指,由于通气孔敞开后空气迅速进入瓶中,两导管端头便立即又开始喷射水柱,同时瓶体也悬转起来。由慢→快→慢→停止,约需1分钟时间后旋转停止。 2 旋转喷头模拟器(见图2) 2.1 制作材料 30~50ml大注射器1支、5ml小注射器1支、滤液器(在废输液器上剪下并留长约60mm导管)1个、饮料吸管(长约100mm)1段。 2.2 制作方法 ⑴ 将小注射器管筒在2.5ml刻度处割断,在1.5ml处沿直径方向钻一通孔(即两个对着的小孔);将安针的嘴割去并将嘴孔扩大(略大于输液导管外径)。 ⑵ 在吸管中间一侧开一大孔(孔径接近吸管直径),将一端如上一实验的方法熔封堵口(另一端暂时不堵口),然后在吸管两端约10mm处的管壁上用针各扎一孔径为1~2mm的小孔(两孔方向相反,所在平面与中间大孔垂直)。 ⑶ 将滤液器圆盒前面的网罩割掉,取出中间的滤纸。 ⑷ 组装旋转喷头:① 把加工好的滤液器圆盒后面的导管,从加工好的小注射器管筒的嘴孔穿出,滤液器圆盒套在筒內且能灵活转动。 ② 将加工好的吸管横穿在小注射器管筒壁上,使吸管中间的孔正好对准滤液器圆盒后面的导管方向,然后将吸管的另一端熔封堵口。 ③ 用注射器橡胶活塞塞住加工好的小注射器管筒开口。 ⑸ 把制作好的旋转喷头的导管套在大注射器(高压供水器)嘴上,即组成旋转喷头模拟器。 2.3 两点创新 ⑴ 旋转喷头模拟器的旋转构件:在设计试制过程中多种方案都失败后,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利用身边器材的现成形状,巧妙地解决了旋转构件较难加工的问题。 ⑵ 防漏措施:让吸管中部的开口正对滤液器圆盒后面的导管连接口,通过导管进入旋转喷头内部的加压水柱直接被射入吸管开口内,大大减小了旋转部位的漏水程度,解决了防漏难题。 2.4 使用方法 ⑴ 先将旋转喷头模拟器的高压器(大注射器)吸满清水,然后通过导管连接上旋转喷头,或将旋转喷头部分插入水中,缓慢抽动高压供水器活塞柄杆,将水吸满大注射器。 ⑵ 双手将旋转喷头模拟器举到空中,适度用力推压活塞柄杆,随着吸管两端两股水柱向着相反方向地喷射,旋转喷头便迅速旋转起来,水被均匀地喷洒到空间,形象地模拟了旋转喷头及其工作原理。 本实验是在杨树宏和韩独石老师的指导下,由我校高二年级9班学生王宇灵制作完成的,特此说明。 (栏目编辑王柏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