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实施“新课标”时如何创设物理教学情境之我见 |
范文 | 乔 俏 摘要: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提出利用高中新课程教材内外的各种资源创设教学情境的若干方法。 关键词:教学情景;创设;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9)7(S)-0077-3 一位德国的学者有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若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同理,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分解物理难点,使学生轻易高效地吸收深奥抽象的物理知识。因此,老师应多研究教材的每个细节,利用好课本资源(如插图、各版块内容等)并结合实验、现代技术手段等,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带领学生进入物理的探索殿堂。(本文举例来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 1 利用教材提供资源灵活创设情境 1.1 利用课本插图创设情境 “图片是呈现科学情境的重要形式”(《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图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从而点燃物理课堂。新课标教材中很多实物图、示意图、照片都具有这样的功能。如3-2插图“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图1),学生观察后觉得很奇妙:远离我们亿万公里的小小探测器为什么如此听话地任人摆布?人们是如何操控它的?这种情境迅速地将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为什么,教师顺势导入“传感器”的知识,有水到渠成的效果;《选修3-1》插图“门电路”(图2),向学生展示了只有当甲乙两人同时打开各自的锁时,门才打开,形象、生动的情境让深奥的物理问题变成了熟悉而简单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与”门知识。 1.2 利用设问创设情境 设问能够创设良好的疑问情境,激发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与探索中完成教学任务。新课标教材中有大量的设问,教师在教学时也应适当增加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设问。如讲到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时,展示了相关的图片后,教师发问“电视显像管中的电子只是细细的一束,为什么能使整个屏幕发光?”“从宇宙深处射来的带电粒子为什么只在地球的两极引起极光?”良好的疑问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便于继续学习。 1.3 利用教材各版块资源创设情境 (1)利用“科学漫步”创设情境 新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漫步”版块,带领学生漫步科学,拓展思维,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如《选修3-1》“科学漫步”中“地球磁场与古地质学”,首先带领学生回顾简单的磁场知识:一枚小磁针在磁铁附近磁化时其磁极方向将记录当时的磁场方向,使学生进入思考状态,然后用类比的方法说明岩浆也会记录当时的地磁场方向,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点拨,接着顺势介绍了科学家只要研究岩石的磁极方向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地磁场方向,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了,再水到渠成地告知学生根据研究发现地磁场在500万年里南北极竟然反转过10次之多,学生兴奋了:原来小小的磁场知识有这么大的用处!从而课堂得到了升华;《选修3-4》中“寻找地外文明”介绍了科学家用射电望远镜收集来自太空的电磁波从而探索太空奥秘以及科学家给外星人发送电报的探索经历,叙述层层迭进,为学生创造了遐想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为整个课堂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2)利用“说一说”、“做一做”创设情境 新课标教材中“说一说”、“做一做”版块同样具有创设良好情境的功能。《选修3-4》电磁波章节中“说一说”“动物的红外线功能”,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哪些动物具有红外线功能?它们如何利用红外线功能捕食?动物的红外线功能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在思考与交流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探索的激情;《选修3-4》“做一做”“水流导光”利用激光笔及装了水的开孔饮料瓶展示了利用全反射原理导光的现象(图3),在实验中,学生观察到光似乎被水流“捕获”了,光总是随着水流的移动而移动,奇妙的情境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引发了学生思考及探索的欲望,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3)利用“科学足迹”、“STS”创设情境 物理学家的传奇故事及新课标教材中的“科学足迹”、“STS”版块,同样具备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功能。《选修3-5》“科学足迹”中“天然放射现象”介绍了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艰难探索历程,我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了电影《居里夫人》片段,居里夫妇在艰苦环境中的奋斗情景及“让我们高举知识的火炬迎接明天的梦想”的宣言让整个电影达到了高潮,学生的情绪随之高涨,有效地推动了本节课的继续学习;“STS”中“鬼屋及贫铀弹”中介绍了“鬼屋”,为什么住在“鬼屋”里的人都会陆续得各种怪病离世?建筑房屋的石头也会有放射性?我们现在住的房屋呢?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了很强的求知欲,点燃了整个课堂。 (4)利用“课题研究”创设情境 新课标教材的“课题研究”版块也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必修1》课题“桥梁的研究”中,第一阶段学生通过查资料等手段发现:世界上的桥梁样式多姿多彩,但基本上都是梁式桥、拱形桥、斜拉桥、桁架桥、悬索桥这几种类型,学生很好奇,很想知道为什么,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第二阶段教师发动学生利用卡片、纸、绳、胶水等材料自己动手实验并在小组内进行比赛,探究什么样的桥梁比较坚固、美观且成本较低,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及主动性,同时也为必修二“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基础。 2 调动教材外的各种资源创设情境 2.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 高中物理的很多概念、结构、实验、现象由于其微观性、暂态性、抽象性、可见度小,学生很难观察、理解,此时如适当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形象化、具体化,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讲波的形成时,首先我用绳子给学生演示了波的形成实验并引导:波是如何形成的?本质是什么?学生好奇心起,接下来我用课件给学生模拟了波的形成实验,课件将宏观的绳子微观放大成一个个质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原来质点在外力的迫使下依次振动起来就形成了波,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教师继续引导:波是怎样传播的呢?学生好奇心又起,迫切想要知道答案,我顺势又播放了一次课件,这次我将质点依次编号且给其中两个质点加特别的颜色(图4),学生在观察、讨论后发现原来每个质点只是在自己的平衡位置来回振动,并不“随波逐流”,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解了抽象深奥的物理知识;讲多普勒效应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火车靠近、远离的声音,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模拟的再现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欲望,点燃了整个课堂。 2.2 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物理知识来源于社会,也要应用于社会,教师应时常将物理知识联系实际生活,这样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如学习传感器时,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场景:为什么学校走廊的声控灯白天不管怎么喊都不亮,晚上稍微咳嗽一声就亮了?为什么银行的自动门像长了眼睛一样能够自动开门?为什么用小小的遥控器就能控制电视机?熟悉的生活情境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为继续学习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 2.3 利用自身体验创设情境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亲身经历过并获得深刻体验的东西往往令人终身难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及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快乐而深刻地接受知识。 如在讲授法拉第电磁感应时,我准备了实验器材,但在上课时,我没有选择用灵敏电流计检验电流,而是让两位学生分别抓住了通电螺线管导线两头接线处,让全班其余学生依次手拉手与这两位学生及通电螺线管构成了导电回路,当磁铁插入线圈时,全班同学因感受到回路中的电流而顿时雀跃起来,刺激的真实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有效地调动了课堂气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4 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它能够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理解、掌握相关的规律及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安排各种实验,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利用洛伦兹力演示仪演示电子在磁场作用下的偏转实验:在没有外界磁场时,电子束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加了外界磁场后,电子束立刻魔术般地变弯了,强烈的视觉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利于学生继续学习。 研究和实践都表明,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易,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利用好课本资源、课外资源及运用各种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点燃整个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6 [2]阎金铎.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物理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7 [3]张大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栏目编辑张正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