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究水稻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
范文 | 孙永远 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向城市发生转移,土地规模经营的迅速扩张,对水稻插秧机械化水平予以大力发展,使水稻栽培可以达到全程机械化,成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投入成本、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因此,本文对水稻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做出分析探讨。 1、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 (1)栽插密度较低 当前,水稻机插秧行距以及株距均保持相对固定的设置,每亩种植区域栽插穴数同样保持相对固定。因为整地存在不平的情况,栽插过程中产生漏穴问题,同时地头与地边位置存在少栽,大面积栽插穴数相对偏低。由于穴数存在偏低情况,致使每亩种植区域穗数存在不足,整体产量受到相应的影响。 (2)栽插季节不合理 人工插秧时,秧龄通常介于30~50d之间。机插秧秧龄则介于15~18d之间,通常少于20d。麦后移栽时间通常位于6月中下旬。运用机插模式,考虑到机械因素,则对秧苗素质产生相应的影响,将落谷期设置于5月下旬到6月初的时间,致使水稻前期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明显存在不足,苗体素质出现明显的降低。如果处于干旱缺水条件下,或前茬藤茬时间延后,已经育成的秧苗无法获得及时栽插,致使出现“超秧龄”的情况,使得机插受到相应的影响,同时秧苗素质出现更为显著的降低。 (3)秧苗素质较差 秧苗完成播种之后15~20d,叶龄达到3叶情况下,这是成处于“断奶”期,秧苗体内糖量相对最低,对低温以及病害等抵抗力相对不足。旱育秧青枯死苗较易出现在3叶期。所以,3叶期导致出现损秧成为关键危险期。与此同时,3叶期秧苗仅存在1条种子根以及5条芽鞘节位置不定根,吸收肥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水稻最佳移栽时间应控制于5叶期。机械插秧需位于落谷之后15~18d之间完成移栽,这是正处于秧苗3叶期,因为以上因素,致使移栽5d并未出现返青,10d并未出现分蘖,部分15d依然并未出现分蘖,对水稻正常发育生长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水稻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培育壮秧 第一,壮秧标准。壮秧属于机械插秧高产的关键基础,机插秧壮秧具体标准为:茎基粗壮扁平,秧苗高度保持在13~15cm之间,均匀整齐,植株高度适宜且粗壮,叶子挺拔,颜色翠绿,不存在病虫害情况。秧龄介于15~18d之间,根系盘结情况良好,提起状态下不出现散落情况。 第二,种子处理。播种之前,使用浸种灵可湿性粉剂,浓度为1.5%,进行浸种处理,可以对水稻恶苗病以及干尖线虫病做出合理预防。为对秧苗高度做出合理控制,可使用多效唑进行浸种处理,时间控制在24h为宜,浸种应该浸透,催芽露白便可。 第三。秧苗管理。为避免鼠雀害和雨水冲刷对全苗齐苗产生不利影响,播种之后使用塑料薄膜或是防虫网进行有效遮挡覆盖。使用塑料薄膜时,上部应覆盖适量草保持避光,以防膜下温度过高出现烧苗情况,“现青”之后便可完成揭膜。秧苗生长发育阶段,应确保盘土保持湿润状态。秧苗生长至1心1叶,应该及时施加“断奶肥”,施加尿素溶液,浓度为1%,进行均匀喷洒,位于下午与傍晚进行施肥。若浸种过程中并非使用多效唑,每亩种植区域需要使用多效唑15g,浓度为15%,搭配15~20kg左右的水进行均匀喷雾,切勿采取漏喷或是重喷。移栽之前2~3d应该施加起身肥,使用尿素溶液,浓度为2%,进行均匀喷洒。为确保秧苗移栽之后活棵返青相对较快,可喷洒相应的叶面肥。同时,移栽之前3~5d时间,雨天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覆盖,避免雨水灌盘,确保盘泥保持干爽,便于起盘进行分秧处理。 (2)大田耕整与移栽 机插大田耕与耙应该保持精细,确保田面保持平衡。田面不应存在杂草与麦茬等杂物,避免对机插秧质量产生影响。粘土地平整耙地之后2-3d,土壤沉实之后便可进行插秧;砂土地则只需沉实1d,便可进行插秧。结合整地应该施足基肥,每公顷土地施碳铵,施用量控制在600~750kg,施过磷酸钙,施用量控制在300~375kg。起秧移栽阶段,应防止秧块初夏变形与残缺的情况,机插秧应该保证到头到边。若缺穴率超过5%情况时,需要采取人工补苗,保证栽插密度。 (3)栽后管理 第一,水浆管理。机插秧完成之后,应及时进行灌水,深度应位于心叶下部位置,田邊应设置好平水缺,避免大雨之后出现淹苗与倒苗等情况。够苗则应该迅速搁田,避免出现大量无效分蘖;抽水前后期间,田间应设置水层;抽穗之后确保湿润灌溉,灌水保持清澈。中后期阶段,切勿提前断水,粘土地收获之前15d采取断水,砂土地收获之前1d采取断水,使根系活力以及抗倒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第二,肥料运筹。按照种植区域各不相同的土壤肥力,基于“前轻、中控、后补”的标准,确保施足基肥,每亩种植区域施碳铵,施用量控制在40~50kg,施过磷酸钙,施加量控制在15~20kg。移栽之后返青肥每亩种植区域施尿素,施加量控制在10~15kg,施氯化钾,施加量控制在15~20kg,起到促早发的效果。机插秧分蘖开始阶段相对较慢,出现分蘖之后长势迅速,切勿采取盲目施肥处理,尤其是切勿位于无效分蘖期采取施肥处理,避免对分蘖产生不利影响,致使成穗率出现明显的减少。叶龄余数介于1.5~2.0之间,需要施加穗肥,每亩种植区域施三元复合肥,施用量为15kg,起到保花增粒的效果,使整体产量得到保证。 第三,病虫害综合防治。返青之后,搭配施加促蘖肥,使用除草剂,避免杂草过多,抢夺养分,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机插秧不存在1代灰飞虱虫害,条纹枯病与黑条矮缩病发病程度相对较轻。因为机插秧秧苗相对较小,移栽之后遇到大雨天气,若排水不及时,较易导致白枯病的出现。若发现存在发病中心,应该及时使用叶枯唑等药剂进行合理防治。此外,抽穗期阶段,穗颈稻瘟病出现几率较大,尤其是温度相对较低、湿度相对较大情况下,更易出现,位于破口之前可使用三环唑进行单次防治,齐穗之后再次进行单次喷洒防治。抽穗之前以及齐穗之后,使用苯甲·丙环唑采取全面喷洒,不但可以对稻瘟病做出有效防治,同时还可以使稻曲病以及稻粒黑粉病产生的危害得到相应的降低。 (作者单位:221221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李集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