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平邑山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范文 | 翟兆鹏 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平邑县栽培山楂历史悠久适应能力强,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等地区。平邑县作为全国水果百强县,是山楂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常年山楂种植面积5.3万亩,年产量12.55万吨,占山东省山楂产量的三分之一,“天宝山山楂”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邑山楂主要品种有:大金星、大棉球、歪把红、糖球、小金星、草红、大五棱等。其中大棉球、大金星,被誉为沂蒙大山楂,色泽红或淡紫色,有蜡光,肉质细密、上乘,成熟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果重大概在12.5至14克,为提高山楂品质和产量,现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平邑山楂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一、加强土壤肥水管理,促进山楂植株生长 1、加强土壤管理 为满足山楂生长的水、肥、气、热的条件,有效改良和熟化土壤,充分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肥沃度的最有效方法是施用有機肥料,一般情况下,山楂在萌芽前追肥,这一期间需要大量氮素营养。但最好是腐熟后的农家肥,深翻表层土壤,加强日照,多次耕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土肥充分混合,促进树体生长。在生长期追N肥和P、K肥配合使用,可有效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快速生长。从8月一直到采收的这个阶段,是山楂生长、高产的的关键期,更应增施N、P、K肥,达到高产目的。 2、及时施足基肥 及时补追酸性和低碱性的肥料,并且要求肥力缓和、肥效较长的品种,以补充树体营养。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亩开沟施有机肥3500kg,加施纯氮(N)10kg,过磷酸钙50kg,钾肥(K2O)40kg。在山楂每个生长周期要追肥3次,在生长前期要稍微频繁一些,分别是在每年3月中旬山楂开始过冬恢复生产时,补充树体生长所需的营养,每株追施纯氮(N)0.6kg;谢花后每株施纯氮(N)0.3kg,以提高山楂坐果率。7月下旬花芽分化前每株施纯氮(N)0.3kg,过磷酸钙1.50kg,钾肥(K2O)0.4kg,以促进山楂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 3、合理浇水促进土壤养分吸收 山楂树灌水后,水分比较容易被吸收,能充分渗入根系分布层中。因此,山楂树种子在播种下地2至3小时以后,树盘挖坑,及时浇水,未成年果树浇水时,可深灌30cm至40cm左右,成年果树大概灌深在60cm至70cm,一般每个生长周期要浇4次水。此外,为促进肥料的充分吸收与利用,春季在追肥后浇1次水,并花后结合追肥再浇水1次,以充分提高山楂坐果率,促进花芽分化及果实的快速生长;为确保树体安全越冬,冬季越冬期要浇封冻水,若遇到春秋干旱情况,应结合平邑县气候与实际降水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浇水次数。 二、提高整形修剪质量,改善园区山楂生长环境 1、山楂树的整形修剪 基于山楂树干性强、层性明显和喜光的特点,应采用主干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按照少主枝、少侧枝、多枝组的原则,定干高度控制在45cm左右,冠径、树高控制在35cm左右,树层间距14cm左右,以确保通风、透光良好,结果空间大的需求。但由于山楂树的整形修剪比其它果树的修剪复杂,因此,在考虑其生长结果、栽植密度、立地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外,还应按种类和品种特性、环境条件、肥水管理水平、树势、枝势特点等因素灵活掌握,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立体结果的目的。因此,在山楂高产栽培技术中,应避免重剪、多截的现象,以免影响成形和结果速度,导致产量下降。但如果不剪,而树形杂乱,树体结构不合理,出现早结果,低产量现象,缺少合科学合理的枝组分布。 2、山楂树的修剪,应以冬季为主,夏季为辅 山楂幼树整形讲究树干要低,骨干枝开张角度要大,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空间;合理利用辅养枝,保持树势中庸健壮、树冠内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山楂的大小年不明显,只有保持中庸树势,才能获得连年丰产。 3、夏季修剪 尽量避免反复摘心,应做到合理疏枝、拉枝,增加产量。每年5月份当山楂树冠内心膛枝长到35cm左右时,为促进花芽形成,培养紧凑的结果枝组,应留25cm摘心,但在此过程中,应避免反复摘心、重度摘心,防止对母枝的生长量和生长势产生抑制,造成产量下降;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较强,一般枝条顶端的2至3个侧芽均能抽生强枝,每年树冠外围分生很多枝条,使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应及早疏除位置不当及过旺的发育枝。对花序下部侧芽萌发的枝一律去除,克服各级大枝的中下部裸秃,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夏季山楂树修剪时一般在辅养枝上要进行环剥,宽度为被剥枝条粗度的1/10。同时,对生长旺而有空间的枝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长后,将枝拉平,缓势促进成花,增加产量。 4、山楂树保温 在我国的长江以北的地方,冬季气温寒冷,气温会降到零下,因此,应做好保温措施,例如:建大棚、生炉子,提高山楂树周围的环境温度。 三、增强病虫害防治水平,提高山楂品质 山楂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病害主要有轮纹病、白粉病。山楂病虫害防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山楂采收后,进行越冬期要及时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及时清除园间杂草、残枝、病叶,剪除病虫枝,集中烧毁或将枯枝落叶埋入土中,减少越冬病虫源,降低病虫害基数。必要时可喷施杀虫杀菌剂,清除越冬虫卵,同时喷施叶面肥,补充树体营养,恢复树势增加树体抗性。当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进行药剂处理。防治红蜘蛛和桃蛀螟,可在虫害发生时,用20%灭扫利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至6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桃小食心虫,用10%啶虫脒乳油5000至6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至40ml对水喷雾。防治轮纹病,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至500倍液喷雾,每隔7至10天喷一次;防治白粉病,从初发病时开始,至8月中旬,每10至15天喷洒1次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作者单位:273300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农业农村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