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紧绷安全弦 常唱平安歌
范文

    唐双虎

    摘 要:当前社会,学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由于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因素,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常有发生。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做法。

    关键词:讲授;物理实验;习题;渗透;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9(S)-0060-3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安全问题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由于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安全教育不到位,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常有发生。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物理教师,因为学科特点,有很多方面与安全问题挂钩,所以更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教育,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从而可以激发他学习物理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1 在讲授中渗透安全知识

    在光的反射教学中,讲述司机夜晚开车时不开灯的原因是:如果开灯,车内的物体就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如把“像”当成是车前的物体,就会看不清车前的路,那么就会造成交通事故。为保证行车安全,因此汽车在夜间行驶,车内不允许开灯。

    在光的折射教学中,讲述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中,人会看到池水变浅。通过分析,学生知道了池水变浅的道理后,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要看着池水不深,就冒失地跳下去,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杠杆平衡教学中,可以把楼梯栏杆作为杠杆来讲解,当发生拥挤或用力过大时,会破坏栏杆的平衡,容易使栏杆变形或折断,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通过讲解,教育学生下课后,不要拥挤,不要多人用力推栏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在惯性现象教学中,通过讲述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刻停下来,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因此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为了避免由于来不及刹车而造成交通事故,对机动车辆的时速进行了限制,教育学生骑车不要太快。

    在电路中短路故障教学中,介绍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超过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这样就容易引起火灾。并用一些因为电源短路造成大火而酿成的悲剧事例教育学生在连接、检修电路时,需要正确操作,避免短路现象发生。

    在安全用电常识教学中,讲述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时,会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电流超过100mA时,只要很短时间就可以使人呼吸窒息,心跳停止而死亡,教育学生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用手误触各种带电体的裸露处,不用湿手接触电器开关,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等。

    在电磁学知识教学中,介绍电磁污染,它常使人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乏力、头疼,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已直接威胁了人类身体健康。教育学生注意防电磁污染,雷雨天不在大树下躲雨;微波炉正常工作时不要靠近;看电视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看完后要及时关闭电源等。

    2 在实验中渗透安全意识

    物理实验常常伴随着危险,无论多么简单的实验,都不能粗心大意。如果发生事故,不仅使设备或人身受到伤害,同时精神上亦会受到很大打击。为此,必须认真分析、排除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以下列举了初中物理书中几个重要实验的安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3 在习题中渗透安全问题

    3.1 交通安全习题

    例:我国已实行“醉驾入刑”。一名正在接受检查的汽车驾驶员,他不仅没有系安全带,而且警察从他身上还闻到一股酒味,经仪器检测,属醉酒驾车,警察当即将其拘留。请用物理知识解释:

    (1)为什么警察能闻到一股酒味?

    (2)为什么急刹车时,不系安全带会发生危险?

    解析: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本题将“醉驾入刑”与扩散、惯性结合起来对考生进行考查。

    答案:(1)因为酒精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逐步扩散所以警察闻到一股酒味。

    (2)因为急刹车时,汽车停止(减速)运动,而车上人员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急刹车时,不系安全带会发生危险。

    3.2 用电安全习题

    例: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C.家庭电路中的熔丝可以用铁丝代替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解析:熔丝熔断,说明电路电流过大,其原因有二: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电能表显示的是用户消耗的电能。不能用铁丝、铜丝来代替保险丝。答案:D

    3.3 地震安全习题

    例: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各地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前往救援,体现出了民族大爱,救援中,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导航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导航卫星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

    A.激光 B.电流 C.超声波 D.电磁波

    解析:地震,刻骨铭心。本题将地震作为素材,让学生防震思想警钟长鸣。答案:D

    3.4 食品安全习题

    例:小靖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沸点

    C.凝固点 D.比热容

    解析: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本题以地沟油和花生油为素材,结合熔化与凝固知识点开展考查工作。答案:C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具体事例,千方百计的渗透安全教育,做到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保安全,让安全走进生活,走进物理课堂,走进我们的心中,这样学生既深刻理解了物理知识,又加强了自我防范,规范了日常行为,提高了安全意识,能有效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收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梅芬,晏廷飞.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交通安全意识的探索[J].物理教学探讨,2011,(5):21.

    [2]邹兴明.应该注意初中物理实验的可操作性[J].物理教学探讨,2010,(5):54.

    (栏目编辑 王柏庐)

    摘 要:当前社会,学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由于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因素,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常有发生。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做法。

    关键词:讲授;物理实验;习题;渗透;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9(S)-0060-3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安全问题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由于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安全教育不到位,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常有发生。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物理教师,因为学科特点,有很多方面与安全问题挂钩,所以更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教育,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从而可以激发他学习物理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1 在讲授中渗透安全知识

    在光的反射教学中,讲述司机夜晚开车时不开灯的原因是:如果开灯,车内的物体就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如把“像”当成是车前的物体,就会看不清车前的路,那么就会造成交通事故。为保证行车安全,因此汽车在夜间行驶,车内不允许开灯。

    在光的折射教学中,讲述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中,人会看到池水变浅。通过分析,学生知道了池水变浅的道理后,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要看着池水不深,就冒失地跳下去,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杠杆平衡教学中,可以把楼梯栏杆作为杠杆来讲解,当发生拥挤或用力过大时,会破坏栏杆的平衡,容易使栏杆变形或折断,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通过讲解,教育学生下课后,不要拥挤,不要多人用力推栏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在惯性现象教学中,通过讲述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刻停下来,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因此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为了避免由于来不及刹车而造成交通事故,对机动车辆的时速进行了限制,教育学生骑车不要太快。

    在电路中短路故障教学中,介绍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超过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这样就容易引起火灾。并用一些因为电源短路造成大火而酿成的悲剧事例教育学生在连接、检修电路时,需要正确操作,避免短路现象发生。

    在安全用电常识教学中,讲述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时,会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电流超过100mA时,只要很短时间就可以使人呼吸窒息,心跳停止而死亡,教育学生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用手误触各种带电体的裸露处,不用湿手接触电器开关,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等。

    在电磁学知识教学中,介绍电磁污染,它常使人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乏力、头疼,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已直接威胁了人类身体健康。教育学生注意防电磁污染,雷雨天不在大树下躲雨;微波炉正常工作时不要靠近;看电视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看完后要及时关闭电源等。

    2 在实验中渗透安全意识

    物理实验常常伴随着危险,无论多么简单的实验,都不能粗心大意。如果发生事故,不仅使设备或人身受到伤害,同时精神上亦会受到很大打击。为此,必须认真分析、排除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以下列举了初中物理书中几个重要实验的安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3 在习题中渗透安全问题

    3.1 交通安全习题

    例:我国已实行“醉驾入刑”。一名正在接受检查的汽车驾驶员,他不仅没有系安全带,而且警察从他身上还闻到一股酒味,经仪器检测,属醉酒驾车,警察当即将其拘留。请用物理知识解释:

    (1)为什么警察能闻到一股酒味?

    (2)为什么急刹车时,不系安全带会发生危险?

    解析: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本题将“醉驾入刑”与扩散、惯性结合起来对考生进行考查。

    答案:(1)因为酒精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逐步扩散所以警察闻到一股酒味。

    (2)因为急刹车时,汽车停止(减速)运动,而车上人员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急刹车时,不系安全带会发生危险。

    3.2 用电安全习题

    例: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C.家庭电路中的熔丝可以用铁丝代替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解析:熔丝熔断,说明电路电流过大,其原因有二: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电能表显示的是用户消耗的电能。不能用铁丝、铜丝来代替保险丝。答案:D

    3.3 地震安全习题

    例: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各地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前往救援,体现出了民族大爱,救援中,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导航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导航卫星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

    A.激光 B.电流 C.超声波 D.电磁波

    解析:地震,刻骨铭心。本题将地震作为素材,让学生防震思想警钟长鸣。答案:D

    3.4 食品安全习题

    例:小靖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沸点

    C.凝固点 D.比热容

    解析: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本题以地沟油和花生油为素材,结合熔化与凝固知识点开展考查工作。答案:C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具体事例,千方百计的渗透安全教育,做到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保安全,让安全走进生活,走进物理课堂,走进我们的心中,这样学生既深刻理解了物理知识,又加强了自我防范,规范了日常行为,提高了安全意识,能有效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收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梅芬,晏廷飞.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交通安全意识的探索[J].物理教学探讨,2011,(5):21.

    [2]邹兴明.应该注意初中物理实验的可操作性[J].物理教学探讨,2010,(5):54.

    (栏目编辑 王柏庐)

    摘 要:当前社会,学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由于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因素,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常有发生。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做法。

    关键词:讲授;物理实验;习题;渗透;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9(S)-0060-3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安全问题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由于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安全教育不到位,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常有发生。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物理教师,因为学科特点,有很多方面与安全问题挂钩,所以更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教育,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从而可以激发他学习物理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1 在讲授中渗透安全知识

    在光的反射教学中,讲述司机夜晚开车时不开灯的原因是:如果开灯,车内的物体就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如把“像”当成是车前的物体,就会看不清车前的路,那么就会造成交通事故。为保证行车安全,因此汽车在夜间行驶,车内不允许开灯。

    在光的折射教学中,讲述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中,人会看到池水变浅。通过分析,学生知道了池水变浅的道理后,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要看着池水不深,就冒失地跳下去,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杠杆平衡教学中,可以把楼梯栏杆作为杠杆来讲解,当发生拥挤或用力过大时,会破坏栏杆的平衡,容易使栏杆变形或折断,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通过讲解,教育学生下课后,不要拥挤,不要多人用力推栏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在惯性现象教学中,通过讲述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刻停下来,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因此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为了避免由于来不及刹车而造成交通事故,对机动车辆的时速进行了限制,教育学生骑车不要太快。

    在电路中短路故障教学中,介绍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超过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这样就容易引起火灾。并用一些因为电源短路造成大火而酿成的悲剧事例教育学生在连接、检修电路时,需要正确操作,避免短路现象发生。

    在安全用电常识教学中,讲述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时,会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电流超过100mA时,只要很短时间就可以使人呼吸窒息,心跳停止而死亡,教育学生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用手误触各种带电体的裸露处,不用湿手接触电器开关,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等。

    在电磁学知识教学中,介绍电磁污染,它常使人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乏力、头疼,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已直接威胁了人类身体健康。教育学生注意防电磁污染,雷雨天不在大树下躲雨;微波炉正常工作时不要靠近;看电视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看完后要及时关闭电源等。

    2 在实验中渗透安全意识

    物理实验常常伴随着危险,无论多么简单的实验,都不能粗心大意。如果发生事故,不仅使设备或人身受到伤害,同时精神上亦会受到很大打击。为此,必须认真分析、排除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以下列举了初中物理书中几个重要实验的安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3 在习题中渗透安全问题

    3.1 交通安全习题

    例:我国已实行“醉驾入刑”。一名正在接受检查的汽车驾驶员,他不仅没有系安全带,而且警察从他身上还闻到一股酒味,经仪器检测,属醉酒驾车,警察当即将其拘留。请用物理知识解释:

    (1)为什么警察能闻到一股酒味?

    (2)为什么急刹车时,不系安全带会发生危险?

    解析: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本题将“醉驾入刑”与扩散、惯性结合起来对考生进行考查。

    答案:(1)因为酒精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逐步扩散所以警察闻到一股酒味。

    (2)因为急刹车时,汽车停止(减速)运动,而车上人员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急刹车时,不系安全带会发生危险。

    3.2 用电安全习题

    例: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C.家庭电路中的熔丝可以用铁丝代替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解析:熔丝熔断,说明电路电流过大,其原因有二: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电能表显示的是用户消耗的电能。不能用铁丝、铜丝来代替保险丝。答案:D

    3.3 地震安全习题

    例: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各地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前往救援,体现出了民族大爱,救援中,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导航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导航卫星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

    A.激光 B.电流 C.超声波 D.电磁波

    解析:地震,刻骨铭心。本题将地震作为素材,让学生防震思想警钟长鸣。答案:D

    3.4 食品安全习题

    例:小靖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沸点

    C.凝固点 D.比热容

    解析: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本题以地沟油和花生油为素材,结合熔化与凝固知识点开展考查工作。答案:C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具体事例,千方百计的渗透安全教育,做到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保安全,让安全走进生活,走进物理课堂,走进我们的心中,这样学生既深刻理解了物理知识,又加强了自我防范,规范了日常行为,提高了安全意识,能有效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收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梅芬,晏廷飞.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交通安全意识的探索[J].物理教学探讨,2011,(5):21.

    [2]邹兴明.应该注意初中物理实验的可操作性[J].物理教学探讨,2010,(5):54.

    (栏目编辑 王柏庐)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