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比一比,看透薄膜后的秘密 |
范文 | 周毅剑 摘 要:比较法,可以去伪存真,可以抓住事物、现象特征,从而快速建构知识连接,达到深化理解的作用。比较教学实用高效,在一些内容庞杂的章节中更能彰显其长处。本文通过一堂课的具体案例说明这一方法的长处。 关键词:对比;比较教学法;梳理教学线索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11(S)-0058-4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确,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可以象对比两片树叶一样,来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现象,找到它们各自的特质,从而深刻理解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1 对比双缝干涉图样,发现不同颜色的光波长、频率大小关系 师:在双缝干涉的实验中,各种颜色的单色光都会发生干涉,但条纹之间的距离不一样。如图1。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师:从表1中,我们可以把七色光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波长、频率如何变化? 生:波长变小,频率变大。 2 对比三棱镜色散中的偏向角大小,发现不同颜色的折射率大小关系 师:初中时,我们是通过彩虹知道了太阳光是复色光。并且用三棱镜模拟了“彩虹”的形成如图2。谁能解释一下白光色散的原因吗? 生:从图2看出,红光通过棱镜偏折的程度比其它颜色的光小,而紫光偏折程度比其它颜色的光偏折程度要大。由于不同色光在玻璃棱镜中偏折角不同造成了白光的色散。 生:折射率变大。 师:表2列出的是某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大小,如果在水中各种色光折射率还会一样吗? 生:会变化。因为介质决定折射率的大小。 师:那么,如果一束紫光由真空射入某种玻璃,光的频率、波长、波速又如何变化? 3 对比双缝干涉与薄膜干涉图样,发现两类干涉的差异 师:小时候,我们常玩一个吹肥皂泡的游戏。因为吹出来的泡泡是五彩斑斓的,十分漂亮。你知道肥皂泡为什么是彩色的吗? 生:是发生了色散现象。 师:可是我们知道的色散,有的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有的却是双缝干涉或衍射现象。肥皂泡上的色散原理是和它们一样吗? 生1:我认为与折射现象有关,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肥皂液中时发生了折射,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所以发生了色散。 生2:与折射无关,我们看到的彩色不是因为折射光线造成的。应该是因为反射光进入人眼时发生了色散造成的。 师:两位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不清楚谁对谁错,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分析一下吧! (实验演示:灯焰在肥皂膜的像和灯焰在平面镜的像进行对比。) 师:从肥皂液膜上看到的像,与直接看到的灯焰及平面镜中的灯焰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肥皂膜上看到的像与平面镜中的像、直接看到的像相比,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师:如果老师在肥皂膜的后面加一个光屏,能看到灯焰的相吗?如果不能,那说明什么问题? 生:不能,这说明在肥皂液膜上看到的像是虚像,不是实像。 师:那么,肥皂液膜上的彩色条纹是光折射引起的色散吗? 生:不是的。 师:那如果不是光的折射造成,难道是光的反射造成的吗? 生:对。 师:像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与之前学过的什么现象类似? 生:双缝干涉。 师:对。灯焰的像是肥皂液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形成的。这种现象称为薄膜干涉。那么,大家还记得波的干涉和双缝干涉的定义吗? 生1: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空间叠加时,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的现象叫波的干涉。 生2:两束频率相同的光在空间叠加时,某些区域出现明条纹,某些区域出现暗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 师:如果要给薄膜干涉下个定义的话,怎么下? 生:从薄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在空间叠加时,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薄膜干涉。 师:非常好。科学家就是通过细致分析,归纳出物理现象的特征,并定义它的。接下来,我们不妨来比一比双缝干涉图样与薄膜干涉图样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生1:相同点:都是彩色条纹 生2:双缝干涉条纹是竖条纹,薄膜干涉条纹是横条纹。 生3:双缝干涉条纹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而薄膜干涉条纹条纹上疏下密,且不太规则。 生4:双缝干涉条纹在光屏上可以观察,是“实像”,薄膜干涉图样是“虚像”,要用眼睛观察。 师:以上四位同学观察十分细致,归纳出了两种两种干涉图样的异同。可是,它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呢? 4 比较分析,深入探讨薄膜干涉的成因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薄膜干涉的主要特点:“横条纹且上疏下密”。如何解释这一特征呢?我们进一步对比一下双缝干涉与薄膜干涉的成因。 生: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是竖直的,所以光屏上的条纹是竖条纹。而薄膜干涉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方向基本上厚度相等。所以条纹是水平的。 师:我们已经知道,当两个光源与光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即波长的整数倍),两列波在这点相互加强,这里出现亮条纹;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光相互削弱,这里出现暗条纹。这是双缝干涉在光屏上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那是不是薄膜干涉也可以总结出类似的条件呢?为了弄清这一点,我们要明白薄膜干涉的发生条件。(播放实验视频) 师:从图7中,我们发现一束光在肥皂液膜的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1、2在空间叠加后,通过眼睛聚焦后,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成像。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射光2比反射光1多到达P点的距离差ΔS=2d(其中d表示薄膜的厚度,d很小,所以近似相等),参照双缝干涉,你能总结出看到明暗条纹的条件呢? 师:很好。通过刚才同学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薄膜干涉中,观察到明暗条纹的条件应该与两个因素有关,即光在薄膜中的波长和薄膜的厚度。如果我给你图8所示的薄膜,从左侧你观察到的条纹有什么不同呢?能不能画出条纹的大致图样? 生:画出相应的干涉条纹,甲、乙均为水平的相互平行的间距相等的横条纹,但甲的条纹相对乙更疏些。因为乙相对甲的厚度增加得更快,所以条纹密些。 师:如果薄膜做成图9所示,从上方向下看,那条纹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A、B为平行等间距的竖条纹,而C应该是平行但不等距,左侧的更疏些,右侧更密些。(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师:是不是条纹的疏密与三角形的顶角大小有关?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证明一下? 师:分析得十分清楚,谢谢!那能不能解释一下,肥皂膜上的条纹为什么时候上疏下密呢? 生:由于重力的作用,肥皂液膜上薄下厚,且呈图11所示,结合刚才的结论可知,上端的顶角小,条纹疏,下端顶角大,条纹密。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镀膜技术越来越发达。结合薄膜干涉的规律,生活中有不少的应用。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并稍作解析。 生1:在光学镜头上镀膜,使白光中某一特定波长的光如绿光,利用薄膜干涉把绿光的反射光在薄膜的作用,相互减弱,从而使绿光增强,这种膜叫增透膜。 生2:…… 2.教学后记:本课通过四次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色散的原理,找出了薄膜干涉与双缝干涉的不同之处,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同时由于本节的知识点多且有交叉重叠,易混淆,通过对比教学,能理清教学思路与线索。 参考文献: [1]黄晓标.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实施回顾与展望[J].物理教学探讨,2013,(6):1. [2]刘成刚.运用比较方法提高教学效果[J].物理教学探讨,2010,(8):14. (栏目编辑 王柏庐) 摘 要:比较法,可以去伪存真,可以抓住事物、现象特征,从而快速建构知识连接,达到深化理解的作用。比较教学实用高效,在一些内容庞杂的章节中更能彰显其长处。本文通过一堂课的具体案例说明这一方法的长处。 关键词:对比;比较教学法;梳理教学线索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11(S)-0058-4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确,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可以象对比两片树叶一样,来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现象,找到它们各自的特质,从而深刻理解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1 对比双缝干涉图样,发现不同颜色的光波长、频率大小关系 师:在双缝干涉的实验中,各种颜色的单色光都会发生干涉,但条纹之间的距离不一样。如图1。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师:从表1中,我们可以把七色光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波长、频率如何变化? 生:波长变小,频率变大。 2 对比三棱镜色散中的偏向角大小,发现不同颜色的折射率大小关系 师:初中时,我们是通过彩虹知道了太阳光是复色光。并且用三棱镜模拟了“彩虹”的形成如图2。谁能解释一下白光色散的原因吗? 生:从图2看出,红光通过棱镜偏折的程度比其它颜色的光小,而紫光偏折程度比其它颜色的光偏折程度要大。由于不同色光在玻璃棱镜中偏折角不同造成了白光的色散。 生:折射率变大。 师:表2列出的是某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大小,如果在水中各种色光折射率还会一样吗? 生:会变化。因为介质决定折射率的大小。 师:那么,如果一束紫光由真空射入某种玻璃,光的频率、波长、波速又如何变化? 3 对比双缝干涉与薄膜干涉图样,发现两类干涉的差异 师:小时候,我们常玩一个吹肥皂泡的游戏。因为吹出来的泡泡是五彩斑斓的,十分漂亮。你知道肥皂泡为什么是彩色的吗? 生:是发生了色散现象。 师:可是我们知道的色散,有的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有的却是双缝干涉或衍射现象。肥皂泡上的色散原理是和它们一样吗? 生1:我认为与折射现象有关,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肥皂液中时发生了折射,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所以发生了色散。 生2:与折射无关,我们看到的彩色不是因为折射光线造成的。应该是因为反射光进入人眼时发生了色散造成的。 师:两位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不清楚谁对谁错,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分析一下吧! (实验演示:灯焰在肥皂膜的像和灯焰在平面镜的像进行对比。) 师:从肥皂液膜上看到的像,与直接看到的灯焰及平面镜中的灯焰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肥皂膜上看到的像与平面镜中的像、直接看到的像相比,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师:如果老师在肥皂膜的后面加一个光屏,能看到灯焰的相吗?如果不能,那说明什么问题? 生:不能,这说明在肥皂液膜上看到的像是虚像,不是实像。 师:那么,肥皂液膜上的彩色条纹是光折射引起的色散吗? 生:不是的。 师:那如果不是光的折射造成,难道是光的反射造成的吗? 生:对。 师:像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与之前学过的什么现象类似? 生:双缝干涉。 师:对。灯焰的像是肥皂液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形成的。这种现象称为薄膜干涉。那么,大家还记得波的干涉和双缝干涉的定义吗? 生1: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空间叠加时,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的现象叫波的干涉。 生2:两束频率相同的光在空间叠加时,某些区域出现明条纹,某些区域出现暗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 师:如果要给薄膜干涉下个定义的话,怎么下? 生:从薄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在空间叠加时,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薄膜干涉。 师:非常好。科学家就是通过细致分析,归纳出物理现象的特征,并定义它的。接下来,我们不妨来比一比双缝干涉图样与薄膜干涉图样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生1:相同点:都是彩色条纹 生2:双缝干涉条纹是竖条纹,薄膜干涉条纹是横条纹。 生3:双缝干涉条纹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而薄膜干涉条纹条纹上疏下密,且不太规则。 生4:双缝干涉条纹在光屏上可以观察,是“实像”,薄膜干涉图样是“虚像”,要用眼睛观察。 师:以上四位同学观察十分细致,归纳出了两种两种干涉图样的异同。可是,它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呢? 4 比较分析,深入探讨薄膜干涉的成因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薄膜干涉的主要特点:“横条纹且上疏下密”。如何解释这一特征呢?我们进一步对比一下双缝干涉与薄膜干涉的成因。 生: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是竖直的,所以光屏上的条纹是竖条纹。而薄膜干涉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方向基本上厚度相等。所以条纹是水平的。 师:我们已经知道,当两个光源与光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即波长的整数倍),两列波在这点相互加强,这里出现亮条纹;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光相互削弱,这里出现暗条纹。这是双缝干涉在光屏上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那是不是薄膜干涉也可以总结出类似的条件呢?为了弄清这一点,我们要明白薄膜干涉的发生条件。(播放实验视频) 师:从图7中,我们发现一束光在肥皂液膜的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1、2在空间叠加后,通过眼睛聚焦后,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成像。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射光2比反射光1多到达P点的距离差ΔS=2d(其中d表示薄膜的厚度,d很小,所以近似相等),参照双缝干涉,你能总结出看到明暗条纹的条件呢? 师:很好。通过刚才同学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薄膜干涉中,观察到明暗条纹的条件应该与两个因素有关,即光在薄膜中的波长和薄膜的厚度。如果我给你图8所示的薄膜,从左侧你观察到的条纹有什么不同呢?能不能画出条纹的大致图样? 生:画出相应的干涉条纹,甲、乙均为水平的相互平行的间距相等的横条纹,但甲的条纹相对乙更疏些。因为乙相对甲的厚度增加得更快,所以条纹密些。 师:如果薄膜做成图9所示,从上方向下看,那条纹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A、B为平行等间距的竖条纹,而C应该是平行但不等距,左侧的更疏些,右侧更密些。(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师:是不是条纹的疏密与三角形的顶角大小有关?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证明一下? 师:分析得十分清楚,谢谢!那能不能解释一下,肥皂膜上的条纹为什么时候上疏下密呢? 生:由于重力的作用,肥皂液膜上薄下厚,且呈图11所示,结合刚才的结论可知,上端的顶角小,条纹疏,下端顶角大,条纹密。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镀膜技术越来越发达。结合薄膜干涉的规律,生活中有不少的应用。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并稍作解析。 生1:在光学镜头上镀膜,使白光中某一特定波长的光如绿光,利用薄膜干涉把绿光的反射光在薄膜的作用,相互减弱,从而使绿光增强,这种膜叫增透膜。 生2:…… 2.教学后记:本课通过四次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色散的原理,找出了薄膜干涉与双缝干涉的不同之处,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同时由于本节的知识点多且有交叉重叠,易混淆,通过对比教学,能理清教学思路与线索。 参考文献: [1]黄晓标.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实施回顾与展望[J].物理教学探讨,2013,(6):1. [2]刘成刚.运用比较方法提高教学效果[J].物理教学探讨,2010,(8):14. (栏目编辑 王柏庐) 摘 要:比较法,可以去伪存真,可以抓住事物、现象特征,从而快速建构知识连接,达到深化理解的作用。比较教学实用高效,在一些内容庞杂的章节中更能彰显其长处。本文通过一堂课的具体案例说明这一方法的长处。 关键词:对比;比较教学法;梳理教学线索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11(S)-0058-4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确,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可以象对比两片树叶一样,来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现象,找到它们各自的特质,从而深刻理解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1 对比双缝干涉图样,发现不同颜色的光波长、频率大小关系 师:在双缝干涉的实验中,各种颜色的单色光都会发生干涉,但条纹之间的距离不一样。如图1。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师:从表1中,我们可以把七色光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波长、频率如何变化? 生:波长变小,频率变大。 2 对比三棱镜色散中的偏向角大小,发现不同颜色的折射率大小关系 师:初中时,我们是通过彩虹知道了太阳光是复色光。并且用三棱镜模拟了“彩虹”的形成如图2。谁能解释一下白光色散的原因吗? 生:从图2看出,红光通过棱镜偏折的程度比其它颜色的光小,而紫光偏折程度比其它颜色的光偏折程度要大。由于不同色光在玻璃棱镜中偏折角不同造成了白光的色散。 生:折射率变大。 师:表2列出的是某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大小,如果在水中各种色光折射率还会一样吗? 生:会变化。因为介质决定折射率的大小。 师:那么,如果一束紫光由真空射入某种玻璃,光的频率、波长、波速又如何变化? 3 对比双缝干涉与薄膜干涉图样,发现两类干涉的差异 师:小时候,我们常玩一个吹肥皂泡的游戏。因为吹出来的泡泡是五彩斑斓的,十分漂亮。你知道肥皂泡为什么是彩色的吗? 生:是发生了色散现象。 师:可是我们知道的色散,有的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有的却是双缝干涉或衍射现象。肥皂泡上的色散原理是和它们一样吗? 生1:我认为与折射现象有关,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肥皂液中时发生了折射,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所以发生了色散。 生2:与折射无关,我们看到的彩色不是因为折射光线造成的。应该是因为反射光进入人眼时发生了色散造成的。 师:两位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不清楚谁对谁错,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分析一下吧! (实验演示:灯焰在肥皂膜的像和灯焰在平面镜的像进行对比。) 师:从肥皂液膜上看到的像,与直接看到的灯焰及平面镜中的灯焰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肥皂膜上看到的像与平面镜中的像、直接看到的像相比,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师:如果老师在肥皂膜的后面加一个光屏,能看到灯焰的相吗?如果不能,那说明什么问题? 生:不能,这说明在肥皂液膜上看到的像是虚像,不是实像。 师:那么,肥皂液膜上的彩色条纹是光折射引起的色散吗? 生:不是的。 师:那如果不是光的折射造成,难道是光的反射造成的吗? 生:对。 师:像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与之前学过的什么现象类似? 生:双缝干涉。 师:对。灯焰的像是肥皂液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形成的。这种现象称为薄膜干涉。那么,大家还记得波的干涉和双缝干涉的定义吗? 生1: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空间叠加时,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的现象叫波的干涉。 生2:两束频率相同的光在空间叠加时,某些区域出现明条纹,某些区域出现暗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 师:如果要给薄膜干涉下个定义的话,怎么下? 生:从薄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在空间叠加时,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薄膜干涉。 师:非常好。科学家就是通过细致分析,归纳出物理现象的特征,并定义它的。接下来,我们不妨来比一比双缝干涉图样与薄膜干涉图样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生1:相同点:都是彩色条纹 生2:双缝干涉条纹是竖条纹,薄膜干涉条纹是横条纹。 生3:双缝干涉条纹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而薄膜干涉条纹条纹上疏下密,且不太规则。 生4:双缝干涉条纹在光屏上可以观察,是“实像”,薄膜干涉图样是“虚像”,要用眼睛观察。 师:以上四位同学观察十分细致,归纳出了两种两种干涉图样的异同。可是,它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呢? 4 比较分析,深入探讨薄膜干涉的成因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薄膜干涉的主要特点:“横条纹且上疏下密”。如何解释这一特征呢?我们进一步对比一下双缝干涉与薄膜干涉的成因。 生: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是竖直的,所以光屏上的条纹是竖条纹。而薄膜干涉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方向基本上厚度相等。所以条纹是水平的。 师:我们已经知道,当两个光源与光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即波长的整数倍),两列波在这点相互加强,这里出现亮条纹;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光相互削弱,这里出现暗条纹。这是双缝干涉在光屏上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那是不是薄膜干涉也可以总结出类似的条件呢?为了弄清这一点,我们要明白薄膜干涉的发生条件。(播放实验视频) 师:从图7中,我们发现一束光在肥皂液膜的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1、2在空间叠加后,通过眼睛聚焦后,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成像。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射光2比反射光1多到达P点的距离差ΔS=2d(其中d表示薄膜的厚度,d很小,所以近似相等),参照双缝干涉,你能总结出看到明暗条纹的条件呢? 师:很好。通过刚才同学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薄膜干涉中,观察到明暗条纹的条件应该与两个因素有关,即光在薄膜中的波长和薄膜的厚度。如果我给你图8所示的薄膜,从左侧你观察到的条纹有什么不同呢?能不能画出条纹的大致图样? 生:画出相应的干涉条纹,甲、乙均为水平的相互平行的间距相等的横条纹,但甲的条纹相对乙更疏些。因为乙相对甲的厚度增加得更快,所以条纹密些。 师:如果薄膜做成图9所示,从上方向下看,那条纹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A、B为平行等间距的竖条纹,而C应该是平行但不等距,左侧的更疏些,右侧更密些。(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师:是不是条纹的疏密与三角形的顶角大小有关?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证明一下? 师:分析得十分清楚,谢谢!那能不能解释一下,肥皂膜上的条纹为什么时候上疏下密呢? 生:由于重力的作用,肥皂液膜上薄下厚,且呈图11所示,结合刚才的结论可知,上端的顶角小,条纹疏,下端顶角大,条纹密。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镀膜技术越来越发达。结合薄膜干涉的规律,生活中有不少的应用。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并稍作解析。 生1:在光学镜头上镀膜,使白光中某一特定波长的光如绿光,利用薄膜干涉把绿光的反射光在薄膜的作用,相互减弱,从而使绿光增强,这种膜叫增透膜。 生2:…… 2.教学后记:本课通过四次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色散的原理,找出了薄膜干涉与双缝干涉的不同之处,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同时由于本节的知识点多且有交叉重叠,易混淆,通过对比教学,能理清教学思路与线索。 参考文献: [1]黄晓标.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实施回顾与展望[J].物理教学探讨,2013,(6):1. [2]刘成刚.运用比较方法提高教学效果[J].物理教学探讨,2010,(8):14. (栏目编辑 王柏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