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庆市板蓝根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
范文 | 刘明宇 摘 要:本文综述了大庆市中药材发展现状、板蓝根产加销情况、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板蓝根;发展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形势 中药材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医药工业和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中药的需求、对健康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原料保障基础的中药材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特色产业。 二、我市板蓝根发展情况 目前全市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优、产业链条最长的是板蓝根,2018年种植8.3万亩、产量1.24万吨,其中5.35万亩分布在大同区,我市板蓝根品质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市场认可度高。 近年来,大同区借助实施现代农业“两链一服”工程契机,利用板蓝根地理标志和国家GAP认证优势,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链建设。重点发展板蓝根、黄芪、月见草等品种中药材,全区种植面积达到7.46万亩,产量达到1.4071万吨,初步形成了集规模基地、饮片加工、中医诊疗、医药配送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 1.发展优势 (1)自然条件优。大同区位于东经125度、北纬46度,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属第一积温带末端,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有效积温2800-3100摄氏度,无霜期长达135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类型以碳酸盐黑钙土、草甸土和沙壤土为主,且土质疏松,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板蓝根、防风、甘草、柴胡、龙胆草等中药材生长,大同区林源镇一带历史上就是省中药材自然繁育及保护基地。 (2)品业发展早。自1998年起,从安徽亳州引进板蓝根种子,在八井子乡、高台子镇试点种植获得成功后,经过省药品检验所化验,有效成份浸出物为40%,高出国家药典标准(25%)15个百分点。由于品质好、质量佳、效益可观,最高峰2011年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目前,已累计发展板蓝根100多万亩次,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 (3)种植效益好。自引进板蓝根种植以来,无论板蓝根价格高低,亩纯效益均比玉米高出50元-300元。尤其是2003年-2008年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年份,板蓝根价格更是一路走高,2009年达到每公斤30元的历史高峰,亩纯效益达到4000-5000元。同时,大同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板蓝根产地和最大的销售市场,板蓝根价格每公斤高出其他产地0.4元-0.6元,价格优势和效益优势明显。 (4)市场名气大。由于大同区板蓝根的品质好、农民种植获得的效益高,面积由1998年的2000亩发展到2011年的15万亩,板蓝根总产量达到2.6万吨、大青叶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大同区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板蓝根生产基地。2010年,大同区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认定为“中国板蓝根之乡”,并取得“大庆大同板蓝根”地理标志商标,板蓝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提升,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2.生产现状。2018年,大同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46万亩,其中板蓝根5.35万亩,现有中药材合作社59家。在中药材生产环节,采取“基地+散户”的发展模式,继续加快扩建中药材生产基地。在板蓝根生产基地建设上,高台子镇2.8万亩,双榆树乡1.5万亩,林源镇0.5万亩,共可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八井子乡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强与同舟饮片医药公司合作,沿路沿线发展板蓝根0.5万亩,实现由土地进工厂的产品加工转化,纯经济效益700万元左右。在黄芪生产基地建设上,高台子镇0.12万亩,实现纯收入120万元,其中发展西太平村集中连片生产小区200亩,作为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周边10户贫困户参与生产,户均增收2万元。在月见草生产基地建设上,老山头乡、双榆树乡分别建设千亩生产小区,种植总面积达到1.1万亩,可实现销售收入1300万元,纯经济效益900万元。大同镇在城区周边建设一处药材观赏园项目,占地面积500亩,种植桔梗、地肤子、红花、菊花、板蓝根、荆芥、防风等7种中药材,纯收入100万元,实现了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双赢。大同镇还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1500亩,种植紫草、苍术、菟丝子、黄芪等10余种一年生和多年生中药材,纯收入250万元。 3.加工情况。大同区现有一家中药材加工企业,2016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由安徽亳州长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出资组建大庆同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小包装中药饮片,拥有50多台套大型先进精密仪器,可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农药残留、重金属测定等进行检测,可生产各种规格中药饮片584种,能完全满足中药制剂企业原料供应、医疗机构中药处方配方及各大医院、药店中药饮片调剂销售需求,是大庆市目前规模最大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3.33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3000吨中药材加工生产线一条、科研及检测检验中心,改造建设普通中药饮片生产车间、毒性中药饮片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及仓库等,由该企业示范领衔发展白芍药、五味子、黄芪等中药材规模种植基地。二期依托中药材加工优势,在东北地区布局建设国医馆,实现医药一体发展。三期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和中成药生产加工厂,产品系列达千余种。目前,一期已建设完成并投产,累计加工各种中药饮片420吨,产品主要销往哈尔滨、齐齐哈尔、本市等各大中医院。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2300万元,安置就业岗位300人。 4.销售状况。整体看,中药材效益较高,比如,板蓝根平均亩产干根330斤、大青叶80斤,亩投入270元左右,目前根价格每斤4.1元、叶价格每斤0.8元,亩纯收入1100元。月见草平均亩产280斤,亩投入270元左右,目前价格每斤9.2元,亩纯收入2300元。按照玉米亩纯收入600元计算,种植板蓝根亩可增收500元、月见草可增收1700元。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同区板蓝根已经被各大药材市场和医药企业广泛认同。合作社春天卖种子秋天收根和叶,通过与外地客商和医药企业的合作,已经形成了产地药材交易市场,周边地区种植的板蓝根通过大同区合作社经纪人走向全国。现在大同区中药材订单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年销售量4万吨,占中药材总产量的80%以上,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问题 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不足,产地初加工技术落后,原料品质难以保证;种植品种单一,制约了本地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增加了中药材加工企业项目招商难度;销售渠道狭窄,主要以商贩上门收购为主,订单种植、药企合作少,市场价格受制于人,影响种植积极性;产业链条短,主要以原料药材直销为主,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集中在中药饮片,下游中成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处于空白。 四、发展对策 1.优化产业布局,扩大种植区域。 2.建设示范基地,带动规模种植。 3.建立中药材市场,完善质量控制。 4.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5.发展新型模式,拓展产业功能。 参考文献: [1]刘雅芳,曲峰 ,胡妮娜.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8,25(3):309-310. [2]孙君社.现代道地中药材种植模式及基地合作创新探索[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3):57-63. [3]《2017-2022年中国中药材种植市场运行态势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M].智研咨询集团,2017. [4]中藥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