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与措施 |
范文 | 摘 要: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速,在此背景之下,国家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旨在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帮助林农提高自己的收入,并且优化林农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生活水平。因此,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分析深化集体林权相关政策及制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并以障碍为出发点,研究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障碍;措施 贯彻落实科学的林业发展观念,争取实现小康生活对社会和林业发展提出的战略要求,就要抓住时期和机遇,争取将森林资源开发推进到经济条件跟不上的农村地区,完成新农村建设基础性和战略性目标。相信,在思路上不断创新,完善和优化措施,能够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上取得一定成效,缓解当前林农的一些经济问题。推进连锁服务,将林业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区域具备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推进林业发展的经济优势。 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 1.林业上的资金管理不够完善。 林业生产和推进的十分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经济条件上的资金,这也是深化我国和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顺畅的助推剂。不过,因为林业发展和生产的性质比较特殊,需要考虑到森林内部的生长周期、生产当中存在的风险、资金回收的时期长短等,清除这些可能会影响到我国和区域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绊脚石尤其重要。 从一方面来看,林农在进行林业发展的时候,需要购买必需品,比如说树苗和肥料,并且造林后抚育、人力工资等后期维护,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部分投资的回报期是相对比较长的。但是,林农自己的收入并不高,更达不上这些资金的费用和承担,导致不少林农必须通过贷款来实现资金投入。部分林农知识水平不高,在林权抵押的时候可能会误输信息,导致林农的真实信息与银行内部存在的信息有所误差。此外,贷款手续过程繁杂,林农贷款时遇上的负责人态度不太好,或者还有其他原因,使得林农贷款的数额没有达到预期的想法,在后续的林业发展资金投入上无法跟进。资金管理不够完善,也会导致林权抵押贷款的规模有所减小,使得融资渠道除了贷款之外更为单一。这样一来,民间信用融资困难,林农还会陷入银行贷款难,使得林农面临两难地步。除此之外,部分地区的林农无法支付森林生态发展中需要投入的资金,补偿机构也不能有效下达资金,使得资金管理更为混乱。 2.林业上的风险管理不够完善。林业生产本来就比较脆弱,不仅要面对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全面考虑生产前和生产后存在的风险,比如说自然风险和社会上的市场风险。并且,林业生产的这些风险应对能力还处于相对比较薄弱的时期,林农对资金、融资和贷款的承担风险能力也更为薄弱,使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其以风险管理的关注度。不过,森林风险管理和保险制度管理都还处于初步实验的阶段,缺乏一定的经验来应对以上的风险,也缺乏经验去做到完善的防灾减灾。 3.林業中的认知管理不够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推进还不够到位,使得林农对这一改革政策的实施都认识不到位,使得林农的整体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不高。另外,导致林农认知不普遍的原因,还可能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的内容较为复杂,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说林农比较了解贷款,但是对于林权抵押贷款却不甚了解,甚至难以真正地理解到位;而银行方面认为林权抵押贷款的业务存在一定风险而不大力推广,甚至不受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因此,林业中认知管理不够到位,究其原因就是宣传力度和手段不到位,宣传对象和强度不到位,难免会使得林农认知上产生很多不理解和偏差。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1.出台优惠的贷款息贴政策。为了激发和引导林农积极参与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出台实施一些惠民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也可以进一步对符合条件的林农采取贴息政策和补贴政策,体现国家对林业发展的重视度。比如说,准许拥有一定规模林权的林农以林权抵押的方式去办理贷款,优惠或减免其在森林资源评估等一方面的开支。对于小规模低收入的但具备劳动办的林农来说,可以鼓励其办理小额贷款,优化评估程序,比如说2万元以下,对其执行基准利率;再由县政府或农村信用社提供基准利率为50%左右的贴息。除此之外,可以积极鼓励林农投针风险较小的林业行业,比如说农家乐和特色产品等。 2.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的政策和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林权抵押贷款应该是亮点,虽然林权抵押贷款这样工作已经实施,但是步伐还不够迅速,没有达到一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这就要求了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的工作。比如说,规定每个市都要选择合适的县或市,作为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实施深化的示范点和实验点,保证在年底前完成主要的试点工作和任务,落实到位贷款工作。对于已经开展试点的市和县,可以加大推进目标,争取贷款规模逐步扩大。同时要制定贷款后资金使用的监管制度,对资金挪用、使用不当等现象进行规避。 3.强化推出的政策,推进林业经济发展。经济发达水平不高的县,要提供特别的扶持项目,将资金落实到位,通过改变林农的资金问题来整合农业发展,重点扶持农林园区的友好建设,鼓励集约化经营管理,在落实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推出专业并可实施的操作规范,才能推进林业经济发展。 4.深化林业队伍的建设。在出台、推进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森林资源的经营主体会变得多元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和框架,使得各个地区纷纷适应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开始进一步加强并转换了发展形势。在此基础之上,林业队伍的建设和加强变得至关重要,必须落实必要和重要的人员,使得林权管理的机构更为完善,使人尽其责、人尽其用,切实地负担起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 三、结语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步伐中遇到的主要影响是农村林业发展问题,而主要限制的因素就是林业资金有限,贷款政策不够惠民。林业生产周期长,在进行林业管理的时候,总会应对资金管理不够完善、风险管理不够完善和认知管理不够到位等问题。但是,通过有效的措施,正确的引导,强有力的监管,实施惠民的贷款政策和深化相关政策,能够加快发展的脚步,改善并提高林农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白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助推林业发展——本刊记者专访省林业厅副厅长胡侠[J].浙江林业,2018(08):4-5. [2].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J].河北林业,2018(06):1. [3]郑容坤.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2):62-69. [4]肖欣伟,黄蕊,肖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与措施[J].经济纵横,2017(04):54-58. 作者简介:戴雯雁(1977-)女,本科,林业工程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