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期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重点分析 |
范文 | 周兴华 摘 要:近年来我国林业发展十分迅速,在经济建设及生态环保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林业发展中,病虫害现象会对林业资源带来巨大危害,甚至会危害到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在实际中必须提高对林业病虫害防治重视力度,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此推动林业发展。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新时期下,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看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由于病虫害是影响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际中,必须树立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病虫害现象发生。 一、引起林业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一)病虫害本身适应能力强 在实际中,为了保证林业快速发展,在林业发展中一直践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针,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丰富了当地林木品种,但是过度的引入外地去林木,就会加大病虫害发生率,特别是针对一些新品种,前期调查力度不够,加上缺乏相应的植物病虫害检疫,导致新林木在引入后,很容易发生病虫害,不利于林业发展。 (二)化肥及农药应用不科学 在实际中,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时,依然是以人工喷洒农药为主要方式,这种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除、杀灭病虫害,促进树木的生长,但是林业工作人员本身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系统、全面的认知,在实际工作中频繁的使用农药,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不注重用量控制,不仅对虫害的天敌带来了危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害虫的抗药能力。同时化肥及农药的残留物还会对土地造成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就目前而言,化肥、农药的滥用已经成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慎重考虑。 (三)人工林面积大 在天然的森林系统中,植物种类有很多,构成了一个复杂、稳定的群落,如果出现病虫害现象,很难形成大面积影响,只有少数的树种会受到损害。但是人工林在空间配置、树种选择上都存在一定限制,同时人工林主要是通过人工播种、人工栽植苗木形成的,生态系统相对比较脆弱,如果树木感染了某种病虫害,很容易出现大面积扩散,影响到人工林种植效果。此外,人工植树造林中,为了确保林木的成活率,经常会选择种植一种树木,树木多样性不强,导致病虫害难以彻底根治。 二、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技术 (一)强化检疫检查 在实际中,为了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需要全面加强林业检疫检查,并且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应急防治手段,注重检疫审批程序的优化,及早发现、及早治理病虫害,降低病虫害对林业造成的损失。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相应的应急防治指挥体系,定期对重点林区开展检疫检查工作,并注重生物防治、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无公害技术防治等手段的应用。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等体系,提升生物入侵防范水平,以此有效控制病虫害成灾。此外林业部门应该定期开展有害病虫生物普查工作,对重点保护区进行检测,并对病虫害开展分级管理活动,注重传播扩散源头控制。 (二)应用化学防治技术 就目前而言,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地一种手段,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段时间内获得好的病虫害治理效果,其优势虽然明显,但是劣势也比较突出,如有的化学药物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容易极大病虫害的抗药能力。因此,在实际中,选用化学技术进行林业病虫害治理时,要尽量选择对生态环境污染比较小的化学药物,在获得好的病虫害治理效果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以此保证林业持续发展。 (三)生物防治技术 对于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有益生物及相关代谢产物,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治理,这种治理手段是当前比较提倡的一种方式,其具有无毒、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等特点。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对植物生长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会增强病虫害抗药能力,能获得长期的控制效果,生物防治技术灵活性比较强,值得实际推广。具体来说,在自然界,有很多病虫是在相应生物食物链中生存发展的,而生物的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物之间会通过食物的方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病虫大多存在天敌,在林业病虫害治理中可以引入病虫的天敌,以此获得好的治理效果,例如杨树蛀干害虫种类多、数量大,危害严重,对此可以引入相应的益鸟,如啄木鸟进行防治,这样既可以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也能对益鸟进行适应的保护。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天敌时,也需要控制好天敌的数量,避免影响到生物系统稳定性。 (四)物理防治技术 在实际中,進行林业病虫害治理时,还可以注重物理防治技术的灵活应用。对于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相应的工具、物理原因对害虫进行诱杀、防治,结合害虫的一些物理特点,如趋热性、趋光性,在林区安装相对应的诱捕工具,如黑光灯,来杀灭害虫。物理防治技术操作比较简单,投入成本也相对比较低,不会危害到自然生态环境,也是当前比较绿色、科学的一种防治手段,可以推广适应。 (五)提高林业工作者综合素养 由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林业工作者持续、不断地努力,而在实际工作中,良好的综合素养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加规范的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活动,所以在实际中还需要注重提高林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一方面需要强化林业工作人员的病虫害防治观念,要引导其学习各种病虫害防治知识,提升其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该引导林业工作人员立足于本地林区,分析林区病虫害的类型、规律、产生原因等,结合本地林区发展情况,探索适合本地林区建设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而在日常工作中,林业工作人员也需要做好林业监测记录,判断林木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苗头后,及时跟踪治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做到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强化林业树木检查,防范病虫害发生及蔓延。同时在发现病虫害以后,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置,以此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危害,促进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晗.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8(11):144-145. [2]王志国.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2018(8):49. [3]赵高鑫,吴凌子,刘润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的研究[J].花卉,2018(16):18. [4]韩廷锦.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生态保护[J].湖北农机化,2019(15):3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