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对策 |
范文 | 周虹波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和果穗,也可侵害玉米茎杆和叶片,在温湿度适宜时,病害可扩展至穗部引起玉米子粒霉烂,危害性非常严重,常给种植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探讨了纹枯病的病原、发病规律及症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玉米纹枯病(Rhizoctonia Salani)又名花脚秆,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和玉蜀黍丝核菌等土壤习居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性病害,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全球各玉米种植区域均有发生,20世纪50年代,Voorhees首次对美国南部地区发生玉米果穗丝核菌病进行了报道,到了60年代,日本、俄国、印度等国也相继有关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我国在70年代中后期随着玉米品种的更替、施氮水平、连作及种植密度的提高等导致病害逐年加重,特别是雨量充沛、高温高湿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病最较为严重。&&&报道指出,玉米纹枯病发病率在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高达95%以上,发病严重时,可导致果穗腐烂,形成霉苞,最终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对于该病应引起重视。 一、病原与传播途径 米纹枯病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和玉蜀黍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其病菌只产生菌核和菌丝体,不产生无性孢子,在自然条件下很少产生有性阶段,病菌的寄主范围广泛,在自然条件下,可侵染玉米、麦类、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甚至还可侵染其他寄主植物,多达15科200多种,我国已成功分离出10余多个菌丝融合群,其中优势菌群为AGI-IA。该菌生命力强,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需较高温度,较适合的温度在25~30℃,10℃以下或38℃以上菌丝停止生长,其菌落呈淡褐色,较细,直接4.35~10.05微米,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起初呈白色,到了后期成为灰褐色,表面也较为粗糙。 二、发病规律 玉米纹枯病遗留在田间的菌核、菌丝进行越冬成为翌年最重要的初侵染源,当温、湿度合适时,菌核萌发长出菌丝在植株叶鞘上扩展,侵入寄主而引起发病;病叶和叶鞘相互接触及雨水是造成田间再次侵染的主要传染途径,当连阴雨天气,湿度过大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病斑上可见到白色丝状菌核,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杆之间产生褐色颗粒状菌核,并且周围有少量菌丝与寄主相连,成熟的菌核呈灰褐色,形状不同,不同品种间对纹枯病抗性也存在一定差异,早熟品种病害发生时间较短,病也也相比较轻,排水不暢的田间、氮肥施入过及量密度过大等也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 三、发病症状 玉米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也就是玉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最初在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随后逐渐向植株上方扩展,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纹状斑块,由灰绿色逐渐变成灰褐色至淡黄色,其边缘有褐色晕纹,到了后期病斑汇合连片似云纹状斑块,包围叶鞘,导致叶鞘坏死,引起叶片干枯,发病严重时,还能侵入坚实的茎杆,但不会引起倒伏,当病斑扩散至果穗时,使玉米籽粒、穗轴变褐腐烂,被害茎杆上的叶片呈褐色,严重时茎杆部成为灰白色,果穗苞叶上的云纺状病斑也较明显,造成果穗干缩和腐败。 四、综合防治对策 1、加强种植管理 加强种植管理,提倡玉米健身栽培,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控制好种植密度,低洼地要注意排水,采用间作方式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及病叶,控制病菌的蔓延,合理密植以改善玉米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力。根据地块情况,按要求进行施足基肥,适当追肥,做到N、P、K配合使用,同时再施以锌肥,每亩1.5~2kg,要有效降低纹枯病的发生率。 2、减少越冬菌源 由于散落在田间越冬的菌核是最重要初侵传染源,倒茬轮作种植也是预防纹枯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及杂草等,集中焚烧或深埋处理,深翻土壤,冬前翻耕土地晒垡,以减少土壤中的菌核数量,由于该病菌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可选用非本科作物如花生、大豆类进行轮作种植,尽量避免选用麦类、水稻、高梁等做轮作种植。 3、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抗纹枯病的玉米品种是防治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玉米品种整体抗纹枯病水平较代,市场上尚无高抗纹枯病的玉米品种,但是,可以选用当地早熟、丰产性能好、抗病强的品种,也可降低病情。 4、药剂处理 在玉米苗长到1m左右时,可使用药剂进行预防,每亩可用5%井风霉素可溶性粉剂150g或40%多菌灵可溶性粉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100斤喷施在玉米基部叶鞘,连续喷药2次以上防治效果较好。 (作者单位: 725500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