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测微观粒子的力本源
范文

    谢忠良

    

    

    

    摘 要: 2016年10月浙江选考物理第23题考查了大量微观粒子碰撞探测板的问题。这类大量粒子运动的问题,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建模能力的要求极高。本文从该题出发,通过对3个同模型问题的联想,来鉴赏此类问题的突破方法,进一步提出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几点物理教学建议。

    关键词:微观粒子;动量;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5-0041-3

    大量的微观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类的考题在高考中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基于浙江省特殊的选考考情,“电磁搭台,‘量‘能唱戏”的考题应运而生,这类大量粒子运动的问题,要求学生有相当高的综合能力和建模能力,如果学生平时训练不得法,极易失分。实际上,学生在解题时只要探测微观粒子的力本源,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运用恰当的物理原理,此类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3 联想到的教学建议

    面对新高考、新形势,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不变应万变”,“新瓶装旧酒”,必然被形势淘汰。结合3张真题卷,对照《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维度来看,试卷将在70+30分内全面考察基础物理知识、基本物理技能以及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

    3.1 关注科技前沿进展,把握社会科技热点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强调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3.2 重视物理模型建立,构建基础知识体系

    基于新的形势,教师应带领学生从题海中跳出,留出更多的时间回归课本,“返璞归真”,帮助学生在掌握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万千考题源于母题”的物理模型,训练学生“如何将复杂的物理情景简单化”来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同时,注意循序渐进地建立起章节知识体系、版块知识体系甚至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学生学起知识来有层次、有条理。

    3.3 体验认知建立过程,渗透物理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重要维度。体验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識获取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物理探究的方法,领悟物理的思想和精神。因此,教师要注意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窦恭伟,焦胜军,孙奇.光压原理在太阳帆推进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45):162-163.

    [2]周修平.光压力的计算两例[J].物理教学探讨,2004,22(2):55-56.(栏目编辑 罗琬华)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