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
范文 | 宋玲枝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职院校以及高职院校学生数量连年增长。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分布情况和受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导致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难点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为何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原因是由高职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大;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卑心理非常严重;生活自理能力弱,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差;缺少拼搏精神,重享乐等特点。所以相比本科学校的学生管理,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必须下苦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文明、和谐校园的建立,规范学生的在校日常行为,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为了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需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入合格的毕业生人才。 2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遇到的难点 2.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95后”,绝大多数同学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当惯了“小公主”和“小王子”,普遍个性比较张扬,抗挫折能力比较弱。通过心理测试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存在社交障碍、自卑等各种心理问题。每年报道出来的因心理问题导致轻生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动向,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学校安全不出大的问题。 2.2 学生质量呈下降趋势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良莠不齐,既有通过高考考上来的高中毕业生,也有通过单招考试考上的学生,也有春季高考的学生,还有中专生。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质量还不错,但是通过单招、春季高考考上的学生和中专生质量明显不如普通高中毕业生。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不愿意吃苦,上大学的意愿并不强烈。有的学生是因为家长让他们去上大学的,有的是因为要混个毕业证,有的是因为不愿意去就业迫不得已上的大学。他们不光学习上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而且不配合学校管理工作,总“捣乱”,给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3 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很多高职院校更多地注重学校的教学工作,轻视学生管理工作,认为学生管理工作不出安全事故即可。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者受不到重视,不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而是沿用之前的工作方法,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充当“灭火者”的角色,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才到哪个地方“灭火”,没有做到认真研究工作方式方法,没有做到防范于未然,等真正出现了大的问题悲剧也造成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高职学校应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 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的对策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当代的高职学生思维活跃,有想法,有能力,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用强制的手段压制管理他们,而应该采取更民主的方式,谋求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积极发挥学生会等学生干部的作用,让学生做学校的主人,主动配合管理。老师应该做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和扶持着,帮助学生制订正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订好职业生涯规划,将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自己要学。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为学生切实解决在学习、生活、交友、择业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既要当学生的严师又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促进学生的自觉成长成才。 3.2 打造一支高精尖学生管理工作队伍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是实行辅导员制,所以辅导员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各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培养辅导员,定期组织辅导员参加培训,组织辅导员交流,新老辅导员结对帮扶,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各高校既要通过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考核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效果,又要满足辅导员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对辅导员在评聘骨干教师、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等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地位,以及适当提高辅导员的津贴标准,只有这样辅导员才会干得起劲。同时各高校应该开展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建立和完善辅导员的选聘、培养、管理、考核等机制,打造一支高精尖辅导员队伍。(2)形成团委学生处、系院党团总支书记、辅导员齐抓共管的三级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应该合理设置学生管理的工作机构,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界限,互相监督,互相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在高职院校中应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把学生干部充实到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当中去。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构建起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3.3 创新学生管理新模式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辅助学生管理工作。我们可以利用班级QQ群、宿舍管理QQ群、官方微信、微博、校园网等平台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快捷地推送一些有用的信息,在学生管理中运用新媒体工具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诉求,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高职院校应该引进慕课、微课等新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努力构建数字校园,让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地学习。老师应该尽量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与学生进行线下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辅导员应该占领学生思想新高地,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向学生不自觉渗透充满正能量的知识,让学生不自觉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能量。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品牌活动、特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达到育人的目的。现在的高职学生思维非常的活跃,我们要充分把握他们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学生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可以根据时间节点有序地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雷锋月主题活动及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爱国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相当复杂、难度很高的工作。高职院校应该将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结合最新的形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思政教育,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完善学生管理机制,创新学生管理新模式,选择合适的张弛有度的学生管理方法,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也应该时刻保持为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关心爱护学生,以学生为本,加强与學生的沟通和交流,重视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当好学生领路人和人生导师,做好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才会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 赵晓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 [2] 樊婷.新媒体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30). [3] 蔡晓星,娄明阳等.新媒体手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05). [4] 姜荣.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教育与职业,2013(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