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户金融素养测量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范文

    熊芳 项梓薇

    

    [摘要]提升农户金融素养能显著增加其金融福祉。评述在区分金融素养和金融知识的基础上,梳理了影响农户金融素养的因素,并重点阐释了农户金融素养测量指标体系的演进。

    [关键词]金融素养;金融教育;测量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95年,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B.Douglas Bernheim就曾对金融素养理论进行了研究,他发现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产品美国家庭并没有意识到家庭金融的脆弱性。但这项研究并没有引起学者和社会的过多关注。直到 1998 年美国民间非盈利组织 Jump$tart 联盟首次对美国高中毕业生金融素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美国高中毕业生的金融素养都很匮乏,这一结果引发美国社会开始关注国民金融素养问题。2003年12月美国为保障其养老金改革能顺利实施而正式成立美国金融素养与教育委员会(The 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将面向美国国民的金融素养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法案。此后,金融素养教育和普及也被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陆续提高到国家层面。

    国内方面,武巍等(2007)提出,金融素养与地区金融发展存在正向相关关系。此后,黄祖辉(2009)、李似鸿(2010)、田霖(2012)等指出金融素养更容易导致怀疑心理和反学习性,从而影响金融产品的推广和使用。而吴丽霞(2011)、任春森(2012)等发现,部分农户因对金融知识不了解而导致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排斥,由此放弃或错失了获得金融支持的机会。

    从2013年开始,人民银行每年9月都会以不同主题开展全国性的“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主要对“高校、社区、农村、企业”的消费者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同年底,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着重提到“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并将“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农民”列为重点教育对象,希望他们“掌握符合其需求的金融知识”,强调要“大力推进金融知识扫盲工程”。2017年金融知识宣传月,人民银行针对不同人群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和金融需求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大型宣传活动,重点向低净值人群(如农民、务工人员、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获取金融知识的途径和防范风险的技能。显然,增加农户金融知识,提升农户金融素养不仅关系到农户个人金融福祉的提升,而且对于国家针对贫困群体进行扶贫工作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

    1? ? 金融素养的涵义

    国内常常将金融知识和金融素养作为相同概念。然而,细究起来,两者是有区别的。如Bowen(2002)认为,金融知识是对社会日常运营的关键金融名词和概念的理解,Noctor(1992)、Beal和Deplchitra(2003)认为,金融知识是一种基于信息做出使用和管理资金有效决策的能力。因此,金融知识的概念多是是指一种应用维度的度量。金融素养的涵义则更加全面和复杂。Yoong(2009)认为,金融素养反映的是金融行为、金融知识和金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指人们掌握的经济金融基本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以及其他金融技能来有效的管理金融资源,从而提高其一生的金融福祉的能力。Huston(2012)也认为,金融素养不仅限于金融知识,它可以通过影响金融行为来提高个人的金融福祉,是指人们所拥有的为其一生金融福祉而有效管理其金融资源的知识和能力。所以说金融素养的概念范围广与金融知识,更适用于金融教育中的测度。

    2? ? 影响农户金融素养的因素

    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地域、性别、年龄、风险态度和教育和等因素对农户金融素养的影响。

    围绕地域对农户金融素养的影响,陈耕(2015)指出由于偏远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少、金融产品匮乏,金融覆盖率较低,且受限于文化、使用习惯和网络联通,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尚未在农村大范围普及,加之金融信息闭塞,因此偏远地区人群的金融素养明显偏低。王高宇(2015)也认为,应该更多得关注农村消费者,特别是现今收入在不断提升的农户,如果没有良好的金融素养的支持,他们也无法通过自己的金融行为来提升自身的金融福祉。

    在性对和年龄对农户金融素养的影响方面,Chen和Volpe(2002)发现男性在金融基拙知识、储蓄与借款、保险及投资方面的知识掌握倩况显著优于女性;陈耕(2015) 指出,消费者金融素养存在年龄上的驼峰效应,随着被调查者年龄的增长,金融素养水平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波动趋势,即中年人的金融素养较高而年轻人和老年人的金融素养较低。

    风险态度和金融教育也是影响金融素养的重要因素。Dohmen和Falk(2010)等学者认为,风险偏好高的消费者的认知能力更强,因此他们的金融素养越好。赵辰(2017)和陈耕(2015)认为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是造成金融素养不同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消费者更易于理解相关金融概念,更容易获得更多金融信息,风险意识也就越强。Luradi和Mitchell(2007)、Yang(2006)也发现不同学历的人群之间的金融素养水平差异较大,教育程度低的群体相比于其他群体的金融素养水平更低。

    3? ? 农户金融素养指标体系构建

    现有研究主要从复利、通货膨胀和风险三个维度对居民金融素养进行测评。如尹志超(2014)对居民金融素养的测评通过复利、通货膨胀和风险多样性3个维度对消费者进行金融知识测试,研究分别使用了因子分析法和问题回答的正确个数构建了2个金融知识指标,对金融知识的增加是否会推动家庭参与金融市場,并增加家庭在风险资产上的配置问题进行了探索。陈军等(2014)则通过对云南省的金融消费者开展抽样问卷调查,对金融认知能力和金融认知偏好以及市场化境感知能力是否是影响云南金融消费者金融素质的主要因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而这些研究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的整体消费者或城镇居民,缺乏针对农户的测评指标。对于金融素养的研究在关于金融素养的内容、测评指标以及对测评对象的选择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现今国家对于农户给予更多的关注,农户的金融素养水平也越来越值得人们重视。

    国外方面Cole 和Fernando(2008)指出金融素养测评分与数学考试的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显示出金融素养测评的一部分包括一些基本的计算技能。Gray,Cohen 和 Stack(2009)列出各项在不同研究调查中金融的良好利用指标,如财政压力的减少,管理财务事项用时减少,积极计划并制定一个财务目标,独立财务决策,减少债务,减少负债率,增加储蓄,进行成功的商业或金融谈判,以及对银行产品或服务更高的满意度。在这些基础上Vinita Kalra,H.P. Mathur,P.V. Rajeev(2015)基于印度班加罗尔瓦拉纳西地区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客户数据,提出了农村小额信贷客户意识指数。

    表格中把两个主要的金融意识以指数的形式呈现出,其中蕴含了两个指标。一是基础信贷知识、基础保险知识和基本计算能力;二是小额信贷客户的金融技能。第一个金融素养测量指标金融意识提出了八个问题被分类为2个分级项目:贷款基础知识和保险基础知识。这个项目目的是测量帮助小额信贷客户做出明智的借款决定的必要基本知识。技能指标分为三个项目共计有五个指数:第一个二级指标技能基本的计算能力反映他们计算自己贷款总利息的能力和他们分期付款的平均数。第二个二级指标技能:财务技能,测试他们在总的分期付款中分辨本金和利息量的能力。第三个二级指标技能,比较产品,考察他们在选择当地不同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服务时是否具备选择更廉价产品的能力。关于此项研究笔者认为在采用样本方面还可以进行改善,可以采用更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样本,使样本数据更具有广泛性。

    [参考文献]

    [1] 杨帆.金融素养测度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5.

    [2] 赵辰.我国国民金融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智库时代,2017(07):9+11.

    [3] 张欢欢,熊学萍.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测评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河南两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7(03):131-1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