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程河柳编农旅融合发展提升策略研究 |
范文 | 屈甜甜 陈海艳 梅丽 [摘要]程河柳编历史悠久,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农旅融合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依然存在种植面积分散、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产品创新设计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旅融合发展,需要规模化种植柳条,创新产品设计理念,扩展销售渠道,加强非遗传承,塑造柳编品牌,形成柳编氛围。 [关键词]程河柳编;农旅融合;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之一。程河柳编技艺历史悠久,柔软的柳条可以编制成各种实用的工艺品。柳编是程河镇农民经济的重要来源,占程河镇总收入的60%。程河镇有一个顺口溜:家中一亩柳,吃穿不用愁;会编小花篮,生活很舒坦;编工手儿快,保你发大财;与其在外打工,不如在家当编工。如今,程河柳编已经形成“商会+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模式,柳编技艺已经发展形成穿编、定编、拧编、精编、平编、木编六大类,集工艺、实用性、装潢与一体。 1 程河柳编农旅融合发展现状 1.1 程河柳编符合环保绿色理念 程河镇因地处唐河、白河之滨,洪水极易泛滥,日久年长,在河滩上保留下来一种灌木植物,神似柳木条,耐旱、耐渍、生长能力强。充裕的柳条为柳编技艺发展提供了便利。据记载,程河柳编技艺起源于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一些从山东、安徽、山西等地躲避战难的匠人和艺人来到襄阳唐子河流域的夹河套地区,带来了柳编技艺。柳编制品是典型的绿色无公害产品,除了用柳条作为原材料外,还将柳条与多种材料混编,如树皮、水杉、芝麻杆、玉米须等,使柳编产品的外观更美观,颜色更多样化。因节能环保,符合现代人绿色环保、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柳编逐渐成为程河镇的出口创汇项目。 1.2 市场影响不断扩大,柳编产品类型丰富 柳编产品是传统的纯手工艺制品,大多只是作为普通的生活实用品,如菜篮、柳条包(箱)、炕席、苇箔、簸箕等。目前,柳编产品种型繁多,在内销方面有簸箕、筐、笆斗、花篮、席、篓、食盘等类型。柳编产品已发展到12000多个花色品种,400多个系列,产品远销意大利、法国,德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销的柳编产品主要有灯罩、狗窝、鸟巢、洗衣筐、野炊食具筐、屏风、吊篮等多种。传统手艺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柳编产业的市场辐射逐渐扩大,受到外贸部门的重视。 1.3 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为弘扬柳编文化,襄州区于2016年4月成功举办了首届(程河)柳编文化节,现场签约300多万元,并组织柳编种植大户先后赴山东、澳门等地参加各种展销大会,大大提升了程河柳编在市场上的知名度。随后两年相继举行了柳编文化节,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据了解,在2018年的柳编文化节,吸引了近8万柳编爱好者来到襄阳参与文化节,销售的柳编产品金额约30万元,签订国际出口订单约50万美元,签订合作投资框架约5亿元,为襄州程河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程河柳编曾经先后获得“湖北省旅游产品”、“全国名牌农产品金奖”荣誉称号,而且被国家质监总部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 程河柳编农旅融合发展问题 尽管程河镇柳编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在农旅融合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柳条种植面积分散,旅游观光价值不高 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外对柳编产品的需求持续减少,直接导致了程河柳编产业的波动。目前,除南小河的河堤处为柳条集中种植外,其他的多为零散种植,无法形成旅游观光林。在南小河的河提上有一片柳条,因管理不够,柳条地里杂草丛生,如不是当地人指引,很难发现其中有柳条种植。面积萎缩,柳条生产量的减少,柳编产业原材料严重不足,导致柳编企业逐年减少。 2.2 设计创新人才缺失,产品附加值不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机器化生产代替手工业,可供选择的工作种类增多,传统手工业的缺点慢慢显露出来,传统柳编市场不如以前,大量手工艺者放弃在家当编工,选择外出谋生。据调查,柳编编工从10年前的1.5万人下降到如今的5000人左右,且多以妇女和老人为主。由于当地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致使专业的编制人员流失和技術创新人才缺乏。 2.3 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文化品牌效应不足 实地调研发现,程河柳编虽然有一定的生产基础,但大多企业规模小,多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生产经营模式。由专门的合作社在市场上接单,再将接到的订单分配给当地的农民编制,编制好后统一交给合作社销售。程河柳编在外销方面渠道不足,销售平台受到制约,需通过其他地区的柳编企业出口渠道销于海外。柳编产业虽已成功注册“程河柳编”的集体商标,但缺乏品牌建设,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品牌形象,没有将柳编文化融入到产品之中,缺乏有效的文化宣传载体。 2.4 产品展示宣传不够,柳编文化急需挖掘 程河柳编的生产规模较小,以个体经营为主。程河镇没有专门的柳编产品陈列馆,在离种植基地10km外有一个家庭房改造的陈列馆,因条件限制展览效果不是太好。此外柳编的外宣平台建设也不够,通过关注博兴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公众号发现,公众号长时间不推送草柳编的相关信息,推送的信息少或与草柳编文化无关,没有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进行有效的宣传,柳编艺术、工艺、文化等急需挖掘。 3 程河柳编农旅融合发展对策 3.1 充分利用河滩地,规模化种植柳条 程河镇有适合种植柳条的自然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柳条的生长环境在潮湿、不易干旱且肥沃的地区,程河镇的南小河常年流水,周围土壤肥沃是种植柳条的合适地带,要充分利用河提,规模种植柳条,形成柳条种植基地,并合理规划,建设休闲娱乐区,如开发钓鱼池,供垂钓爱好者在此钓鱼,还可提供自助烧烤。让观赏者不仅可在此观赏成片绿油油的柳条林,还可以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在游览中了解柳文化。 3.2 创新产品设计理念,开发旅游产品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生产技术的进步,众多的产品进入批量生产,产品的多样化与消费者需求的增加要求柳编产品推陈出新。柳编企业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进专业人才,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大力研发新产品。对旅游商品而言,富有创意与创新的商品是吸引消费者的核心。柳条种植是一种休闲景观,可打造休闲农业,柳编蕴含着历史文化,可结合“柳编产品+乡村旅游”的模式,扩展柳编产业发展新途径,提高再创能力,提升柳编的附加值,研发出便于旅游携带、消费者认同、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 3.3 加强品牌建设,扩大销售渠道 程河镇的柳编独特的原材料与传统的编制工艺,已形成了自己的声誉和市场。商标、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制约法宝,现代人们越来越追求品牌化,买东西更是追求品牌效应,程河柳编应多利用已注册的“程河柳编”商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使柳编产品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利用外商来襄阳的机会,引见他们去程河柳条种植基地考察,建立自己的外销渠道,拓展柳编产品的辐射领域,开拓线上交易平台,借助互联网销售平台,如“天猫”、“淘宝”、“微信”等,发展网络销售。 3.4 建立传承非遗中心,传承柳编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文化精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主体是传承人,要做好“非遗”的活态传承。落实相关政策,加大资金鼓励,建立非遗传承机制,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弘扬柳乡工匠精神,共筑乡村振兴之梦”,提高程河柳编的市场活力,建设有规模、有档次、全面系统的柳编文化历史展馆、陈列馆,让更多的人有地方可以学习柳编,让更多的人传承柳编技艺。 3.5 整治镇容村貌,营造柳編文化氛围 加强程河镇的建设规划,结合旧村改造,建设村民公寓;扩修道路,规范道路标牌,提升乡村环境整治水平,美化村容镇貌。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增加柳编产业文化内涵和产品推介宣传氛围。加强柳条种植管理,提升柳条质量,深入挖掘柳编文化。培养柳编专业人才,定期举行相关的技能大赛、交流会,提高当地人的积极性。打造浓厚的柳编文化乡镇,使游客来程河能够处处看柳条,看文化,使程河成为名副其实的“柳编之乡”。 3.6 与大中小学合作,发扬传承柳编技艺 近年来,教育部认证了研学旅游的重要性,将中小学研学旅游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程河镇作为柳编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基地,柳编相关机构应与相方通力合作,利用好柳编研学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类、体验类、科技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游活动,让中小学生深入柳条基地了解柳条生长环境、柳编编制过程,体验产品编制,感受柳编文化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收获。(指导老师:朱运海) [参考文献] [1] 程园园,肖诗宇,王睿.精准扶贫下特色手工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以湖北省襄阳市程河镇为例[J].中国商论,2019(1):8-9. [2] 汤新凤.三河柳编的现状及其发展[J].商,2015(3):253. [3] 胡方杰,邢云,韩娜.临沭柳编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J].人文天下,2019(1):58-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