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村振兴视域下田北农民画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范文

    肖家建 胡峤

    

    [摘要]文化旅游产业是新兴朝阳产业,田北画村拥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北画村可以充分利用书画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以实现乡村振兴。在厘清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耦合性基础之上,以田北画村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禀赋,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困境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对田北画村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农民画村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依据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表征。所以乡土文化,一种以农村为载体的并且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形成的文化形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日益得到关注。不同文化的碰撞能够擦出异样火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感受者或者旅行者的心理需求,因此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应运而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生机。

    1 文化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耦合性分析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农村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所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证明,城市的兴在于城市产业的兴,乡村的衰源于乡村产业的衰,只有产业兴旺,才能有力量去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由此,产业的兴衰也是城乡差距不断拉开的根源所在。截止到2016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超出国际警戒线(如表1所示),这标志着我国城乡收入持续在扩大。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

    于乡村,难点在于振兴乡村产业,而乡村文化与旅游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之间的紧密结合必将为乡村产业的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一,文化是当前乡村的优势资源。与城市现状相比,农村在涵养文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清末以来,由于各种战乱和列强不断掠夺,很多城市文化遗存遭受大面积破坏。加之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建设过程中也有大量的城市遗产遭到毁灭性的损毁,一些非物质的城市文化遗产在信息社会中不断淡化。而乡村由于未经历大规模战争,以及城镇化的速度相对较慢,很多地方依然保存了原始的面貌,从而使大量的文化得以延续至今,这是我们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

    第二,旅游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产业振兴较慢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必要的抓手,除了种植养殖业外,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振兴乡村产业的关键着力点。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很大一部分人已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渐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生态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由于农村受到工业污染较小,生态资源具有极大的优势,这对大部分旅游爱好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成为近年来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三,旅游是文化产业输出的端口。文化与生态是农村最重要的两个资源,是古与绿的完美结合。要实现这两个资源的产业化,旅游是一个完美的契合点,能够为潜在消费者提供精神供给。所以,近年来文化旅游业蓬勃兴起,仅2018年国庆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和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43%和9.04%,其中文化类景区订票同比增长超过36%。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经济发展的全产业链,比如餐饮、民宿、特产、小商品制造业等,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

    2 万安县田北农民画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2.1 旅游区位分析

    田北农民画村(简称为田北画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高陂乡,距离万安县、遂川县40km,距离吉安市60km,赣州市120km,紧邻105国道,距大广高速互通口4km,公路交通非常便利,基本处于吉安市和赣州两小时生活圈,为就近吸引游客提供便利;距离泰和火车站、井冈山机场40km,火车站和机场都有直达班列,铁路和航运交通方便外地旅客直达景区。

    2.2 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优质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保障。田北画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书画之乡,至今仍然保存着书法和中国画艺术传统,嘉庆年间重修的罗氏宗祠保存完好,宗祠内有明、清年间的书画牌匾等古迹。据族谱记载,罗氏家族自古有“书香门第”美誉,多人曾在朝廷担任要职,族人罗洪先是嘉靖八年状元,亦是明代理学大家、地理学家。依托历史气息浓厚的书画传统,田北农民画扎根农村,体现农风、农情、农乐,题材全部来自于农耕生活,构思大胆突破,色彩鲜明,风格独树一帜,形成了万安特色文化名片。画村每年都会筛选一部分作品到省和国家展出,以田北画村作品为基础出版了《江西万安农民书画集》,2014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农民画之乡”,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农民画展,并与南昌大学、井冈山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在田北画村成立了学生写生基地。

    田北画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环境怡人。村内有古枫、古樟、古柿、古榕、古柏等近百棵古树,古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里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内荷塘林立与古树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村后山脉连绵,寺香袅绕,是避暑纳凉、休闲娱乐、写生作画的好地方。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获得全国首个“中国农民画精品展示馆”、江西省十大休闲旅游小镇等荣誉。

    2.3 项目政策扶持分析

    田北画村项目是万安县委、县政府在科学规划、精细分析的基础上设立并实施的。项目伊始,万安县就邀请了赣南师范大学的教授、学者到高陂村调研,制定总领性规划,并且在项目管理上成立田北画村旅游管委会,专门管理田北画村的日常运营工作,目前也正在积极洽谈专业运营公司,实现全权托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专业公司去运营景区。2013年,万安县投入3000多万元对田北村进行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开发,将其打造成集农民画创作、展示、培训、写生、销售及休闲旅游“六位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万安农民画产业的发展打造平台。基地规划占地60多万m2,目前含农民画苑、丹青湖、笔洗湖、知画湖、书画长廊、园林步行桥、观赏亭、牌坊、停车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农家乐、果蔬采摘园等众多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子项目的一期20万m2工程已完工。丹青湖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经营、政府扶持、反租倒包的原则,吸引了田北全体农户以土地和资金入股、个别专业人员以技术入股,已建成含30个大棚、3万余m2微滴灌系统、300m葡萄长廊、1200m2连体大棚,按照“一园九区”规划和“一年四季有花有果”理念建设的果蔬采摘园一期7万余m2。除本村2名农民画作者外,还通过免费提供农民画作者建房地皮和菜地吸引了8名縣内其他乡镇农民画作者入住田北。

    3 田北农民画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景区整体规划不够精细,知名度不高

    万安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除田北画村外还有县城古城墙、崇文塔、黄塘、狮子岩、东华山、万安影视城、万安湖等20余处文化旅游景点。但是景点与景点之间相对比较分散,例如田北画村距万安水电站80km,且没有直达的公交车。景区与景区之间并没有形成联动效应,所以整体衔接性不够。此外,田北画村目前也没有进行大规模和多渠道的宣传推广,所以知名度仅限于吉安市、赣州市之内,并没有形成全省甚至全国名片式的文化旅游品牌。虽然田北一直以书法文化为主导,有一定的旅游特色,但是较之于其他景点,其特色鲜明度和文化底蕴厚重度仍然不明显。

    3.2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相对薄弱,产业链条竞争力不够

    田北画村文化旅游产品较单一,主要以书画产业为主,旅游开发停留在低层次阶段。虽有农家乐、田园采摘等娱乐活动,但此类活动基本上以传统的“赏农家景,吃农家饭”为主,缺乏细分化和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格局,比如缺少商务会议、健康养生等高端旅游需求。文化旅游缺乏创意,“创意+文化”旅游模式探索不够深入,文化展示和文化策划项目缺乏,内涵性文化产业纵深延伸不够,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游客重游率低,带来的附加效益有限。

    3.3 产业配套设施亟须完善,产业相关人才匮乏

    田北画村游客多以家庭式的自驾游为主,对于大规模的团体旅游接待能力还尚有不足。画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画村吃、住、行、娱、购等设施之间的衔接度不够,吃住主要以农家乐为主,农家菜以及当地特色菜是主要供应商品,农家乐一般是家庭作坊式经营,规模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并且一般不提供住宿,所以很难留住客源;对于行,景区并没有专门的旅游接驳车服务,所以如果要跨景区游览,交通则成为一大难题,车位规划上也略显不足,公共厕所等卫生条件也难以满足大规模旅客需求;当地可享受的娱乐设施也相对较少,娱乐方式也相对比较单一,购物摊点和大型购货超市广场也不够。这都会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旅游满意度大打折扣。

    画村文化旅游以書画作为切入点,书画产业链条未能够完全形成很大原因在于书画村人才较为匮乏。田北画村发展文化旅游书画产业是保障,而产业的发展及其依赖人才的作用,特别是书画技术性较强的专业领域,目前田北画村只有10位画家,团队人数的稀缺很难引领书画产业化发展,更难引导产业纵深扩展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

    4 对策建议

    4.1 精细规划扩大影响,打造文化旅游“样板”

    田北画村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虽然在设计之初就聘请专业人士设计规划,政府也给予了大力的扶持,但是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细节性的规划和展望,力求扩大画村的影响力。在规划中应更多融入宣传策划类的内容,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对画村的宣传报道力度,可以选择在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做广告;自媒体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自媒体往往能带来更多的民间流量,吸引附近乃至全国的散客。此外,管委会也可以通过对井冈山、渼陂等全国知名文化旅游景点的考察,借鉴全国知名景点的发展、规划经验,以帮助画村更好地打开市场,扩大田北画村知名度。在此基础上“顶层规划”与精细规划并重,争取打造低碳旅游“样板”示范景区与生态文明“样板”示范基地。

    4.2 挖掘优势资源,打通全域文化旅游产业链

    万安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既有县城古城墙、崇文塔、万安影视城、田北画村等优秀文化旅游景点,又有黄塘、狮子岩、东华山、万安湖等稀缺自然景观。田北画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优势资源的协同发展,在打造文化旅游“样板”过程中注重全域旅游,充分利用区域其他产业优势,优化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做到各行各业融入其中,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全域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4.3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介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

    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更多依赖市场发挥作用,田北画村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一方面,社会资本的引入能够迅速解决公共服务落后的局面,在政策加持的基础上完善公共交通、游客接驳设施以及公共卫生条件,为田北画村做好后勤支持;另一方面,社会资本的进入伴随着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人才的进驻,可以进一步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此外,在做大做强全域旅游基础之上,引入社会资本同时便于成立全域旅游集团进军资本市场,为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区域人口就业困难、提高全域人民收入提供保障和支撑,达到乡村振兴之目的。

    4.4 加大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

    人才也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特别是田北画村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文化旅游景点更是如此,所以政府、管委会要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吸引人才。一方面,在现有人才基础之上争取自己内部培养,对于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当地农民就地培养和培训,争取掌握绘画的技能和技巧;另一方面,政府和管委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吸引外部人才,特别是青年画家进驻,能够给画村带来新鲜的血液,农民画和现代画相结合铸就田北画村书画“样板”。

    [参考文献]

    [1] 谈慧娟,罗家为.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三农”问题的破解与发展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8(9):209-217.

    [3] 张胜男.文化旅游与创意旅游比较分析[J].旅游论坛,2014(6):7-11.

    [4] 刘朝文,何文俊,向玉成.乡村旅游视域下的乡村振兴[J].重庆社会科学,2018(9):94-103.

    [5] 浙江温岭市统计局课题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温岭乡村旅游发展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8(8):41-44.

    [6] 万信,龙迎伟.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价值及实现理路[J].江苏农业科学,2018(17):327-330.

    [7] 吴会蓉,燕朝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彭州桂花镇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8(6):22-2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