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
范文 | 刘梅 [摘 要]贫困是全球需要面对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过去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5564万人,每年减少1391万人。这充分说明最近几年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系列措施,通过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扶贫工作效果显著,但是贫困人口基数仍然很大,要解决这一难题,我国扶贫道路仍然具有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性。精准扶贫战略是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深度调整,因而对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显得更为急需和迫切。 [关键词]精准;贫困;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扶贫的任务重、时间紧。如何啃下最后这块“硬骨头”,如何防止返贫,任务十分艰巨。 1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呈现以下现状和特点: 1.1 顶层设计不断强化,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为了形成全面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就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定了十个与之相配套的政府文件,三十二个牵头部门和七十余个参与 部门协同出台了一系列政府文件或者详细的实施计划。仅2016年,国家共出台了上百个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及文件,对扶贫工作中的很多难点都拿出了得力的措施,按照各地情况不断细化和落实各项政策,精准扶贫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备。 1.2 资金投入大幅增加,资金管理制度日趋成熟 进入扶贫攻坚以来,我国扶贫投入不断创历史新高。2016年、2017年、2018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别为1000亿元、1400亿元、477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分别为667亿元、860.95亿元、1061亿元,占比高、增幅明显。三年来,全国接近800个贫困县实施了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涉及的各级财政资金平均每年超过五千亿元,惠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有三千多万。 1.3 实行多角度精准识别,强化驻村帮扶和建档立卡工作 我国农村扶贫一直呈现贫困底数不清晰、原因识别不精准、返贫率高等“老大难”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精准识别标准单一,单纯以收入为指标衡量贫困并不能准确识别真正的贫困人口,而且那些多年来难以脱贫的人口几乎都存在能力欠缺、因病致贫或因灾致贫现象。在贫困形势呈现出“能力贫困”和“多维贫困”特征的情况下,构建多维贫困指标势在必行。 在干部驻村工作方面,全国各地一共向贫困村选派了 12.8万个驻村工作队,54万多名派出驻村干部,还在全国范围内选派许多优秀的干部到贫困村等基层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共计18万余人,领导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解决基层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升当地的脱贫能力和群众的脱贫动力。 2 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难点 精准扶贫是一个需要反复探索,分阶段、分层次、按地区逐步深化的过程,一方面,它的实施卓有成效、成绩突出、经验丰富,另一方面,它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无法忽视的难点。 2.1 精准识别工作难度大,程序规范性不足 2.1.1 多维贫困度量方法难度大 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发现单单地以收入来认定和测评贫困是片面的,不足以反映整体贫困的脆弱性和贫困深度。发展多维度贫困测量方法,尝试由单一的收入度量方法拓展到包括教育、医疗、环境、区域脆弱性等多角度的综合考量方法。 2.1.2 精准扶贫对象认定程序不健全 精准扶贫实际工作中,往往采取的是指标衡量、个人申请、政府核实、民主评议与公示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贫困户名额限制影响了贫困识别的精准程度。由于我国贫困人口情况复杂、贫困指标逐级分配原则、数量统计误差等原因,贫困地区分配下来的名额数量就有可能不精准、不真实,出现名额浪费或者贫困名额覆盖面不够等情况。其次,精准扶贫的成本高、程序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又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部分地方政府不愿意完整地实施一整套识别程序,甚至单纯依赖于驻村干部,导致贫困认定结果受人为影响较大,精准度大幅下降。 2.1.3 贫困识别任务重,工作人员短缺 截至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386万人。这部分贫困人口数量大,分布广泛,并且返贫和脱贫的动态变化加剧了贫困人口信息统计的难度。要想全面精准地收集、摸清楚贫困人口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工作量非常大。国家规定的建档立卡指标数量多、涉及信息全面广泛、专业性强,包括基础设施、家庭产业、人口教育程度等一些十分具体的问題。这种专业性和全面性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但是相应地,实际操作的困难程度会增加,这二者的矛盾性加剧了精准识别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再加上如此多的贫困人口和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在贫困地区的基层工作人员倍感压力。 2.2 精准帮扶工作涉及面广,错综复杂 2.2.1 精准扶贫工作急于求成 我国2020年前完成最后一千多万人的脱贫任务非常艰巨,加上我国政府的绩效考核等因素,精准扶贫工作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扶贫的影响,某些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盲目追求上级的精准扶贫任务,出现了急躁冒进和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只为了解决老百姓当前的增收问题,而没有想到脱贫的措施有无长效增收机制。 2.2.2 产业扶贫受限,分类指导有待加强 由于贫困人口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技术能力弱,只能在传统性的低端行业从事一些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产业扶贫项目的选择就受到很大限制,贫困地区又大多资源匮乏,仍依赖于农牧业和手工业的脱贫产业项目效益下降。对不同地区产业脱贫的分类指导有待加强,并不是所有的贫困地区都能够成功探索到适合当地实际的有效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和产业链。缺乏统筹引导,在一些交通、网络等配套资源极其滞后的地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关人才稀缺,贫困群众的网上交易能力较弱,这些现状仍然是新兴产业的限制因素,诸如旅游扶贫项目和电商扶贫项目并不具备基础条件。另外,在一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较多的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现实可行性较弱,需要开发新的脱贫方式。 2.3 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低 2.3.1 动态管理难度大,成本高 精准管理需要将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贫困帮扶的项目信息、获取的扶贫资金补助等信息收集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去,由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每个环节都达到 精准,所以这些贫困户的信息管理工作量很大。从数据库的建立到数据的录入再到数据的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这些都是精准扶贫管理环节的难点。 2.3.2 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 时刻掌握贫困地区的动态信息有助于提升扶贫的精准化水平,因此,精准扶贫信息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扶贫信息的动态管理 机制仍然不够健全,整体来说,扶贫信息的动态化、精准化管理程度依然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 2.3.3 扶贫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扶贫信息动态管理难度高,工作量大,精准扶贫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化平台,这也是大数据时代的趋势,可以大大提升精准扶贫的工作效率。但目前我国许多地区仍然没有规范化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仅仅依靠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难以实现扶贫信息的精准判断和精准掌握,也会影响相关数据的精准性。 3 加快推动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亟需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每个工作阶段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精准扶贫工作识别机制 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第一步,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引导性,做好精准识别工作,有助于扶贫工作因人因时因地施策,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3.1.1 深入研究多维度贫困度量方法 贫困不仅包括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上的短缺,还应该包括教育、卫生、健康、营养、居住环境等非经济领域的考量。针对我国目前多维贫困指标构建难度较大的情况,精准扶贫领导主体应该在此项方法的研究上加大投入,促进相关研究发展,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另外,可以引入第三方组织的力量来协助此项工作的实施,如专业性统计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所,让专业人员运用数据模型和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和识别,统计出各类贫困群体的异同。这样,既能解决多维贫困测量的操作性问题,又提高了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3.1.2 精确贫困認定程序 首先,灵活性地设置贫困指标,消除贫困名额分配带来的限制作用。精准识别要克服平均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不能粗暴地将总名额按照人数直接分配下去, 应该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对某些极端贫困地区增设贫困名额。其次,严格规范贫困认定程序,严格遵守相关原则,同时监督整个程序的实施,确保每个环节顺利进行,对于态度敷衍、消极削减贫困认定程序的扶贫责任人应该给予批评和处罚。最后,要做好精准识别的后续跟进工作。 3.1.3 分类细化识别工作内容,充实队伍 针对精准识别任务重,难度大,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应该把工作内容分类,将那些专业性强的工作通过委托或者服务外包的形式交给专业性机构,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益组织等。对于常规化的工作内容,可以采取招募志愿者、“三支一扶”等类似的形式,召集一批优秀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在政策上,可以通过公务员招录加分政策、颁发政府荣誉等形式来吸引。 3.2 建立健全精准帮扶工作体系 3.2.1 紧密围绕长期目标,防止扶贫方向偏移 脱贫攻坚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同时又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其本身就存在着矛盾。要想取得较好的脱贫效果,必须要选准、选对脱贫的路径和方式, 对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倾向性问题保持坚决杜绝态度,在脱贫过程中时刻注意纠正精准扶贫工作方向偏移。 3.2.2 确保扶贫产业选择精准化,创造新兴产业基础条件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其根本措施就是培养和增强该地区、家庭或个体的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发挥地区特色和优势,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壮大。 3.2.3 建立扶贫资金精准到户机制,拓展扶贫融资渠道 第一,针对扶贫资金在下放过程中有失精准的问题,建立扶贫资金精准到户机制,设立专项扶贫项目基金。第二,加快县级贫困资金整合工作和县级政府资金使用自主权的下放工作,同时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专项扶贫资金以脱贫目标为中心精准地使用,最终实现扶贫资金配置精准化。第三, 针对现阶段扶贫资金来源单一的情况,应拓展扶贫资金来源,结合商业性金融机构,专门针对贫困人口发放小额信贷,为贫困户自主脱贫致富提供资金支持,也拓展了精准扶贫融资渠道。 3.3 创建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 3.3.1 建设专业的扶贫信息管理人才队伍 扶贫的每个环节的信息管理都涉及大量数据和专业化的信息处理方式,针对当前我国扶贫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信息管理效率低下的情况,应该对扶贫管理 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对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的了解程度,锻炼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 3.3.2 建立健全动态扶贫管理机制 动态需要“有进”和“有出”。在入口方面,将遗漏的和最新识别出的贫困人口及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去,同时对其之后的动态信息进行长期更新,实现信息系统中的贫困人口状态动态管理。在出口方面,凭借正当合理的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及时清理整理已经脱贫的对象,并建立脱贫人口跟踪数据库,防止其突然返贫而未被识别。 3.3.3 建立信息化扶贫管理平台 在数据庞大、任务繁重的脱贫目标面前,建立统一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以现代高科技信息管理技术促使精准扶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精准分析并及时更换最新数据,确保扶贫信息新颖、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 张婷.建档立卡:扶贫政策有效实现的制度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 张爱琼.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