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几点思考 |
范文 | 杨翠瑶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当前我国乡村实际,提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营造美丽和谐家园、培养一批有能力的乡村建设主力军、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实现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首次将乡村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这是我党新时期一项战略部署,也是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利好的大事,又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之举。所以能否将这份蓝图画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是摆在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面前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课题。 笔者在乡村摸爬滚打已四年,在这四年里,参与了“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环境治理”等几大重点工作,深感这些工作并非孤立而行,而是我党高瞻远瞩,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前战,所以综合考虑,便有了对这一重要战略部署更深的感悟。对如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 建设高素质、敢担当的干部队伍是关键 党的政策路线确定后,能否落实好,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全体干部,无论你所处岗位高低,无论你职责大小,党和人民给予的任务就必须实实在在去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着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所以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认真真履责,不能瞻前顾后,不能畏手畏脚,不能华而不实,更不能应付了事,否则为人民服务就是空谈,再好的政策也会打水漂。 干部看领导,群众看干部,一个领导干部,一任地方官员,干不干事,为谁干事,怎么干事,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直接。只有想实事、干实事、为人实才能得到党的认可,群众的拥护,政策才能开花结果。 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经常充电,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仅要有前瞻性想法,还要有科学实施策略。不盲目跟风,也不随便拍板,否则不亚于庸医治病,害百姓之深。桩桩小事视为大,科学考察为基础,因地制宜为导向,统筹安排为重点,力求地方特色经济再发展。悟透政策核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地方配套政策,使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党和政府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政策实施落到实处,如春风化雨滋润百姓心田。 2 营造安全和谐美丽幸福的家园是条件 精准扶贫让困难群众和家庭看到了幸福的希望,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国家越发展,越要把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话语,也是我们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动力。不脱贫乡村何谈振兴,不脱贫乡村何谈发展。所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前奏曲。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中央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安定和谐的人居环境,只有安居,才可以乐业。人们共享资源,公平竞争,人尽其才,物尽其力,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美好的宜居环境是乡村人民所盼,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标志,改善乡村环境是关系民生的系统工程,是振兴乡村经济战略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党和各级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新一轮乡村发展的征程。青山绿水保生态,绿色养殖促发展;房屋街道有规划,医疗教育补短板。居住安逸、工作愉快、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了无限魅力和勃勃的生机。 3 培养有能力的乡村建设主力军是重点 乡村振兴要建立政府主导、群众为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统筹工作机制。这里主体是乡村人民,美丽的乡村是他们的家园,所以要调动广大乡村人民积极性,让群众唱主角,自觉参加到乡村建设当中,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目前农村年轻有技术的农民都入城打工,留下来的群体非老即小,根本就不胜任主力军的角色,所以政府必须因势利导。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代替了大量人的劳动,农村年轻有技術的务工人员逐渐退出了繁华的城市舞台,返回农村根据地;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到家乡不仅有施展才华的天地,而且空巢老人的照顾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老有所养,子有所育,中华传统美德得到了传承。小家兴,大家才能旺盛,不仅振兴了乡村经济,还弥补了短板,这正是党和政府初衷所在。 4 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主导力量 目前农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与社会发展相比滞后,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整体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大。鉴于现状,党的的十九大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者彼此联系,相互支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各级政府要紧紧抓住政策导向,切实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①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创新农村宅基地经营与使用形式,盘活农民手中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增加农民收入;②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紧紧围绕农村特有的环境与资源,重点在绿色生态、绿色果蔬、有机粮食、高质量畜禽产品等方面进行规模化发展;③加强土地规模经营,鼓励联耕联种,发挥大型农机工作效率,提高农业效益;④培育家庭农场,兴办养殖大户,变散养为规模养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产销管理,有利于畜禽防疫。 以上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村振兴的主导力量,当地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结合顶层设计,实实在在解决“三农”发展问题,挖掘当地经济潜力,寻找当地经济的增长点,反复科学论证,帮助孵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选派科技人员下基层指导,确保新型农业企业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创新思路,为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困,努力让乡村人民过上快乐幸福的好日子。 [参考文献] [1] 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2] 王云娜.长沙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N].人民日报,2019-03-27. [3] 董峻,杨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之三[EB/OL].新华网,2017-12-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