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熵值法和Topsis法的城镇化综合评价
范文

    宋辉 王禹迪

    

    

    

    [摘 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城镇化速度越快,表明现代化建设越好,所以对城镇化水平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的相关指标数据,通过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再利用Topsis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发现了我国城镇化“东高西低”的格局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这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建议,在保证经济建设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各项扶持以促进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综合评价;熵值法;Topsis法;系统聚类法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长期以来,城镇化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一直是世界各国不断追求的目标,对现代化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非农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到城镇,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后,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城镇化过程中,使其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城镇化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城镇化水平评价的研究也一直受到广泛讨论。

    国外对于城镇化水平的研究主要注重政治、经济、科技甚至是法律等因素,而环境空间、生态文明等因素则考虑较少。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指标法,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从全球视角的宏观层面来选取指标,如城市发展指数(CDI)等;第二方面是根据各自国家的发展特点,对于不同的地区选取不同特点的指标,如考虑城市的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第三方面是根据经济的发展阶段来选取指标,如人均GDP、二三产业百分比等。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研究对政治科技等宏观层面考虑较少,除经济因素外更多地侧重于城乡一体化、生活质量等方面,尤其是近几年更是把生态环境纳入到体系中,这正与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相一致。在衡量指标方面,除经济方面和国外选取的指标大体相似外,其他指标则更多地考虑了我国的具体国情,如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目前,我国对于城镇化水平的分析,大多是基于某一省市或某一地区的评价,对全国层面的分析相对较少。

    本文立足于我国城镇化的整体格局对其进行评价,首先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依据此权重利用Topsis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进行综合评价,再采用系统聚类法将各地区进行分类,结合现状从而总结出整体特点,这对于探讨我国城镇化的整体进程是有利的,通过得出相应结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2 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及现状

    2.1 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作为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单位,人口的增加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城镇本质是人的聚集地,因此城镇化和人口数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由表1和图1可看出,从2001年至今,随着年末总人口数和城镇人口数的不断增加,城镇化率也不断提高。不难看出,从2011年开始,城镇化率已超过50%,可见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已实现城镇化,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2 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存在差异

    通过计算2009-2017年各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可以了解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只是各地区提升的速度略有不同。而从横向来看,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存在着地区性差异,具体如图3(以2017年城镇化水平为例)。可见,北京、上海等比较发达的城市,城镇化水平较高,对于安徽、江西等中等发展的城市,城市化水平保持在50%左右,而西藏的城镇化水平才近30%左右。

    3 我国城镇化进程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的选择对于城镇化水平评价有着重大作用,是评价体系科学与否的关键之处,所以,选取的评价指标要满足一些原则:首先要满足科学性,能够准确反映城镇化的真实情况;其次要有代表性和全面性,能够充分反映城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济发展、配套设施、城市发展空间等,以便综合反映出城镇化水平;最后还要满足可操作性,以便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分析并得出结论。本文依据这些原则,再结合前人的文献,从《中国统计年鉴》中选择经济城镇化、社会生活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5个一级指标下15个二级指标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3.2 实证分析过程

    3.2.1 指标的预处理

    由于指标类型和量纲的差异,导致指标不具有可比性,为此,需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各类指标的类型和量纲统一,以便进一步分析。本文所选取的15个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所以采用如下公式将其标准化:

    其中,xij为第i个评价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xmin为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xmax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为了便于书写,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仍记为xij

    3.2.2 熵值法确定权重

    (1)熵值法确定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

    熵经常被用来计算一个系统中的失序现象。應用在系统论中,熵越大说明系统越混乱,携带的信息越少,熵越小说明系统越有序,携带的信息越多。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根据指标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指标的权重,相对变化程度大的指标具有较大的权重,其具体步骤如下:

    计算第j项指标下, 第i个评价对象指标值xij的比重pij: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公式如下:

    确定指标权重:

    依据上述公式,求得各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结果如下表3中第4列所示。

    (2)确定准则层的熵值

    将每个准则层下各指标熵值的平均值作为该准则层的熵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j为各准则层下指标的熵值和,n为对应准则层下指标的个数,其结果如表3第5列所示。

    (3)确定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

    利用上述熵值公式,用同样的方法求得各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结果如下表3第6列所示。

    (4)确定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重

    根据公式wj=wk*wr求得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其中wk为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wr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求得结果如表3第7列所示:

    3.2.3 评价模型的建立

    首先运用标准化的指标和熵值法求得的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wk构建准则层的加权线性模型:

    运用Topsis法对31个省市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得到的理想最优解和最差解,算出每个目标对象与这两个解的距离。最靠近最优解的评级结果越好,反之就越差。

    根据如下公式得到加权后的矩阵:

    再从加权矩阵Yij中选择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表示正理想解Y +和负理想解Y -:

    分别计算每个省市的指标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d + 和d -:

    最后计算相似贴近度,以其大小作为评判各省市城镇化差异的依据。

    Ci越大,表明城镇化越好,反之则越差。

    最后为了进一步研究全国31个省市城镇化在空间上的差异,依据贴近度系数采用系统聚类法,从而将相同水平的地区聚合到一类,总结出每一类的特点,以便研究共性和差异性。

    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1)根据上述公式求得全国31个省市各准则层的得分,通过Topsis法算得综合得分并绘制如下折线图:

    从图4可以看出,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和社会生活城镇化方面波动性较强,由此可见地区的差异,这与各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同是有一定联系的。像北京、上海这种发达地区,每年整体的经济收入很高,对产业投资也很大,投资回报率自然会高,随之就会加强对社会生活保障方面的完善,这会吸引大批农村人口甚至是外地人口入驻,而相比之下欠发达地区的情况会差一些。

    在空间城镇化方面,山东综合得分达到0.7006,广东0.6711,江苏0.6620。

    除这些较为突出外,其他省市情况大体相同,这与其大力推广实施绿色发展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山东省近几年树立“绿色宜居、自然生态”的理念,积极建造城市绿道,努力向政府提出的打造山水生态之城的目标靠近。

    在人口城镇化发面,西藏得分只有0.0087,可见发展较慢,其他各省市发展步调大体一致,农村贫困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这正是国家精准脱贫工作成果的体现,以便促进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2)通过Topsis法得到的结果按降序排名和系统聚类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

    (3)由谱系聚类图和聚合系数得到的分类结果:

    第一类:北京、上海

    第二类: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

    第三类: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

    第四类:吉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

    由综合排名和分类结果可看出,在第一类中,北京、上海这类地区经济发达,人均GDP、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其他地区,受教育程度较高,城镇化进程较好。同时江苏、浙江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和其他一些沿海城市城镇化进程大体相同,而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较慢。

    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4.1.1 我国的城镇化显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

    由聚类的结果可以看出,高城镇化率一般集中出现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率均已达到50%以上,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甚至超过了80%。而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等地,城镇化水平还不足一半的人口,此外西藏的城镇化水平只有不到30%,是我国的最低状态。

    4.1.2 经济预期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有重大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城鎮化水平高的地区,人均GDP、第三产业的比重都相对较高,从熵值法求得的权重中也可看出,这些指标比较重要。可见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是有影响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我国各地区应加大对经济预期发展的重视。

    4.1.3 基础设施对城镇化进程有影响

    从空间城镇化下4个指标的权重可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对城镇化也有推动作用,人均绿地道路面积有所扩张,表明城镇化进程在继续,但基础设施的发展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高质量发展。

    4.1.4 消费和社会保障对城镇化有促进作用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得到改善,消费自然就不断增加,同时政府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也不断加大,给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更高的保障,会促使人们不断涌向城市,因此城镇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4.2 政策建议

    4.2.1 加大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扶持

    相比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各项资源比较匮乏,各项设施也比较薄弱,所以,城镇化水平相比之下也较低。为了缓解这种格局,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各项扶持,加强建设,努力改善各项设施。

    4.2.2 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该地区的城镇化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推动作用已经达成了共识。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会促进人口向城镇流动,尤其是以工业、服务业为主体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工业越发达,城镇就业预期前景便会越好,同时第三产业在吸引就业上也表现出强大的后劲,好的就业前景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城镇。

    4.2.3 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国应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其投入,开发新区域,扩大建成区面积,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起来,推进实际建设,打通城市道路,与此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绿化覆盖率 。

    4.2.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对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安定和谐的生活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而这份基本保障则是城镇人口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使更多的人口选择向城镇化的方向发展。

    4.2.5 实施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战略

    中国的城镇化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国际上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所以我们要在国际这一大趋势中选择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处理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比例关系,既要看到大、中城市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又要看到小城镇密切联系农村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熊湘辉,徐璋勇.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动力因素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02).

    [2] 马骞宇,张小筱,李朦.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7(10).

    [3] 林木西,车艳秋.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评价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4] 王亚歌.湛江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9(04).

    [5] 赵燕,赵秀清.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09).

    [6] 王彦彬,陈依琳,赵雪冬.基于改进熵值法的阜新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及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7] 贾博婷,赵天威,祝志川.基于熵值修正G2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9(08).

    [8] 姜长军,李贻学.基于熵值法TOPSIS模型的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7(03).

    [9] 刘进,郭进超.基于熵值法和TOPSIS法的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2018(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