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城乡商品流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范文

    

    

    

    【摘要】城乡商品流通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实现城乡金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深刻洞见行业背景为基础,在对中国城乡商品流通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和痛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和创新路径,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城乡商貿流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提出合理化建议,更好地实现以金融促进“三农”发展。

    【关键词】城乡商品流通;供应链金融: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确立了健全城乡一体化建设机制的总体战略方针,并指出创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三农”建设。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国家经济的命脉与血液,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商贸流通的作用将不言而喻。

    王红梅、吕阳( 2010),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IES)模型研究中国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通过该模型,可进一步估算出中国农村基本消费需求为1.78万亿元,城镇基本消费需求3.08万亿元(表1)。测算数据表明,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必将会孕育庞大的城乡商品流通金融服务需求。

    1 主要问题

    拥有万亿级巨无霸市场的城乡商品流通行业,聚集了众多农民、中小微企业,它们是中国城乡商品流通行业的中坚力量,是城乡经济发展重要推动者。但由于自身规模、行业属性、历史原因等因素限制,融资难是普遍存在的行业现状。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中国城乡商品流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尚不充分,尤其是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相对滞后,金融对于农民、农村以及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低,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服务产品对于农村、农民以及中小微企业的覆盖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商品流通的效率。总体来讲,行业目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城乡商品流通领域金融供求关系失衡。中国金融体系一直围绕城市发展运营的整体环境,导致资金等金融资源在农村和城镇的配置失衡。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通过在农村吸储,而将大部分资金投向城市;农村信用社则受到较多的行政干预,无法满足城乡商品流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大量资金需求。中国农村、城镇格局正经历深刻的结构调整,而金融体系却没有大的调整和变化。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城乡商品流通领域资金供给、需求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城乡商品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较为单一。目前,农村金融的参与方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机构等,而城市银行、龙头企业、电商等平台企业、技术服务商等参与力度不够;行业监管依旧严格,民营经济等其他形式的主体难以进入金融领域。参与主体尚不够多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活力。

    三是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突出。由于城乡商贸流通产业中的农户、合作社、行业组织、中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在信用审核、资金使用、资金偿还等环节具有一定的风险,且法律措施也不能及时到位,从而导致道德风险、信用风险的增加,进而导致贷款难度加大,形成恶性循环。信用的先天性缺陷和业务规模小等劣势,让中小企业缺乏同大企业相比的信息优势,于是在信贷市场始终处于不利地位。比如,在传统的“银行+农户”模式背景下,银行不能及时规避相关风险,对于农户的经营情况了解的不够准确及时,只有引进核心企业、信息服务商等多元化主体参与到供应链金融的各环节,才能有效规避该问题。

    四是抵押物种类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行业发展缓慢。在没有较多的信用记录支撑的情况下,银行的金融机构需要由相应的抵押物才可放款,以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但是相较于工业企业等来讲,城乡商贸流通领域能够抵押的物品不多,且银行等机构对抵押物的监管不能有效到位,金融机构愿意接收的抵押物更加减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深化发展。

    2 创新发展路径

    中国城乡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需求将稳步增长。为进一步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可通过参与主体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政策创新等几个方面,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2.1 参与主体创新

    中国传统城乡商贸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的业务的主要参与方包括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机构。由于城乡商贸流通业务的固有属性等原因,大型银行、供应链龙头企业、金融科技公司等主体对于城乡商贸流通业务的涉猎尚不够深入。随着城乡经济多元化发展、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公司、物流企业、金融信息服务企业、信息化服务商、电商平台企业等更多的主体参与到该业务领域中来。

    针对不同业务场景、不同的产业链环节,将分别由不同的参与方来分别提供供应链金融业务相关配套服务,而不再仅仅依赖于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的传统的参与主体。可以预期,随着更多的参与主体参与进来,未来将形成覆盖资金供给端(商业银行、信托、P2P企业、保理、小贷公司、担保)、资金需求端(城乡商品流通供应链中的农户、中小微企业等)、信息化服务商、基础设施服务商、行业组织等在内的供应链金融全方位、立体化参与体系(表2)。

    2.2 业务模式创新

    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下,根据融资所需的不同标的物进行划分,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分为应收账款融资、融通仓融资、保兑仓融资等模式。这三种模式所分别对应的标的资产为:应收账款、存货及预付账款等。

    但针对中国城乡商品流通领域所面临的农村资源难以流转、抵押条件缺乏、信息不对称、农业产业风险大、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等一系列具体问题,需要在引进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才能更加有效的利用丰富的城乡商贸资源、提供更加有效地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根据不同的参与主体,可以采取诸如“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公司+种养殖户+银行”、“协会+农户+企业(银行)”、“收储公司+农户+银行”等模式(表3),既能满足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又能有效促进城乡商品有效流转,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

    2.3 产品创新

    城乡商品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参与方,可借助包括预付、存货、应收等在内的多样化资产形态,进行模块化、参数化的产品设计,提供除信用融资、订单融资、仓储融资、保理融资等服务以外多元化融资产品。

    对城乡商贸流通环节中的农户、零散批发商、农批市场与经销商、供应链核心企业、银行等各参与方需求与服务的有效整合,通过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服务于城乡商贸流通行业的生产、销售、流转等各个环节,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比如,针对农业生产环节可提供诸如种植贷、养殖贷、农资贷、粮贸贷、农信贷、农机贷等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表4)。

    2.4 技术创新

    一是资金提供方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IT技术搭建在线融资业务受理与服务平台,针对互联网客户提供资助金融服务,从而有效增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客户粘性和客户获取能力。为产业链上的农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资金支持服务。

    二是电商等平台方可凭借在技术、系统、结算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技术,有效梳理整合供应链资源,缩短资金提供方与产品提供方信息传递、资金流动的效应速度,提高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和信息完备度,提升业务运转效率。

    三是大型物流企业则以自身的服务优势和物流能力为基础,引入互联网、供应链管理、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及金融技术等,以打造020式的跨界融合的服务体系。

    未来,城乡商品流程流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各参与方,可充分发掘技术潜力,并有效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实现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征信、构建智能合约、支付手段、确权、权属登记、票据验证与交易等诸多领域,有效解决信息共享、交易成本、信息安全等问题。

    例如,瑞士的一家区块链技术公司Catechain,通过预定义的合同规则,自动提供令牌化的信用记录,促成新的融资机会,减少流程的时间与成本,同时提高现金流在贸易中的流转效率(图1)。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身份安全等特征,打造供应链金融场景,创造信任环境。

    2.5 政策创新

    一是实现城乡商品流通供应链金融支持政策的突破。形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城乡商品流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政策;按照“高效、健康、活力、稳健”的原则,鼓励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城乡商贸流通金融服務领域中来,积极培育中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二是重点培育一批创新示范企业,鼓励城乡商品流通企业进行产业整合,适当提高产业集中度。统筹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企业等参与主体,实现基于分工合作基础上的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完善城乡商品流通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现有的农村信贷体系和机制,构建以服务为导向的金融服务体系和机制。不断更新金融服务理念,创新金融产品,增加服务内容,拓展更加有效的服务途径。逐步构建形成一个“主体多样化、产品创新化、竞争充分化”的城乡商贸流通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吕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消费需求比较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 03):70-74.

    [2]万海霞,孙旭.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框架设计[J].开放导报,2017( 12):53-56.

    [作者简介]徐青松(1984-),男,四川广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战略规划与投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