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范文

    范钦栋 杜凤天 李虎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做出的重大的战略部署,把乡村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要求。采用政策研究、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体系建设、基层教育、垃圾分类处理、严格传统村落保护等手段,为河南乡村振兴提供生态思维方式。

    【关键词】河南;路径;乡村振兴;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327;X321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最大的是农民,这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成……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从中共中央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一系列论断中可以看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时代必然性,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对乡村振兴与农村生态文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20世纪60年代,德国巴伐利亚州通过土地整理促进乡村更新,并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立法、规划及措施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强调公众参与,这促进了农村从传统农业向多功能发展的转变,使农村的农林生产条件和自然景观环境得到了改善;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大分县实行的“一村一品”运动,鼓励农村依据当地环境条件,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这极大的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瑞典奥勒村通过培育乡村社会资本促进民众、企业、政府间的团结合作,从而提升了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环境质量;与此同时,韩国提出了“新乡村运动”,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参与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推动了乡村的整体建设。

    近几十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关注在农村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国内从最早的农村环境研究,到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分析。由于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理念、文化传统和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不同的模式,目前国内很多地区的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其丰富经验,有五种村庄典型模式值得借鉴,分别为:环境整治型、文化传承型、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休闲旅游型、种植结构优化带动型。环境整治型模式有浙江省永嘉县和安吉县、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主要通过环境综合整治为内容开展乡村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文化传承型模式有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平乐村的发展以牡丹画产业为发展龙头,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依托文化传承乡村建设发展模式。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模式有河南省李寨村、福建省桐木村,村庄依托种植业,打造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促进了村民增收,为乡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休闲旅游型模式典型案例有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省余村,均以借助自然资源优势开发乡村生态资源,形成休闲型乡村建设模式;种植结构优化带动型模式有江苏省赵市村、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此类村庄均属于城市近郊区的乡村,通过转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蔬菜、瓜果种植业,促进农民增收,带动村庄发展。

    国外的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生态文明研究,主要以国外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切入和开展,主要探索的是适合当时环境背景以及本国国情的应对策略,但针对目前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结构体制,国外依然没有太多的案例可以模仿。国内的成功乡村建设模式对于河南省乡村建设具有借鉴价值。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目前,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近提出,生态文明如何与乡村振兴进行结合的研究仍无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内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提供了不同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经验,对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研究思路框架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也是践行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理念”,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矛盾的主要组成。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宏观理论背景研究基础上,针对河南省现状,首先进行河南省农村资料收集,随后选取样本村庄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村民意愿访谈以及分析场地情况,归纳总结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村庄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河南省农村现状特征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问题解决方案,本文研究框架见图1。

    2 河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及成效

    自2013年起,以浙江省安吉县为模板,河南省将生态文明融于农村建设中,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2018年底,河南省已形成近千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其中郑州西泰山村、信阳郝堂村、洛阳重渡沟村、平顶山临沣寨、温县陈家沟,漯河南街村等都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2018年3月,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在乡村振兴中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2018年8月,河南省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创建活动,将其作为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內容。河南农业大学也在筹建首个乡村振兴研究院,拟依托高校的学科、科技、教育、人才、平台等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专业的智力支撑……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河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展开,一大批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第一,流域生态局部好转。“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全域启动了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将全省污染严重的流域,如贾鲁河、惠济河等作为整治重点。经过大范围的重点整治,河南省主要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大幅削减。据省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河南省省控河流水质符合I-III类标准达到60%以上,水质为劣V类的仅有3%左右,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第二,森林生态持续改善。近些年来,省林业厅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增大造林力度,成效明显。2017-2018年,全年共营造林659.66khm2,其中人工造林267.95khm2。截止2018年省内已建成森林公园118个,全省森林覆盖率接近25%;自2014年起,河南省省林业厅通过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形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印发了《河南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考核办法》,明确规定了村庄、沟河路渠、宜林荒山荒地等的绿化率,以及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2017年底,河南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总数达20个,起到了积极地示范作用。

    第三,大气污染整治取得进展。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2016年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1+6+7”系列攻坚方案,2017年细化出台了治理大气污染的“7+4”方案,表明了治理的时间节点,具体路径,各部门权责等……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2018年河南省生态环境公报显示,河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升,PM2.5浓度,S02浓度等指标都逐渐下降,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第四,农村循环经济成效显著。河南省早在2005年就开始探索循环经济建设,鹤壁市也是国家首批试点。2010和2017年省政府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的通知》、《河南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鹤壁、周口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典范。在农业生产上,当前河南省已有三种循环经济模式:以沼气发展为核心的模式、庭院经济及优良果蔬示范园区相结合的模式、种植养殖及生产为一体立体循环农业生态模式。

    3 河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法制管理低效

    长期的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在涉及环境法规制定方面比较注重城市,农村得到的关注较少,这也是我国大多数省份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调研,河南省部分地区环保部门与乡镇各部门的协调性差,缺乏执法独立性,导致环保执法部门执法能力不足。在实际执行中,乡村的“地方保护主义”更为严重,环境执法中依然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同时部分地区环境执法人员思想陈旧,专业水平落伍,也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执法需要。

    3.2 农民生态文明理念淡薄

    河南作为“三农”大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教育滞后,导致多个地区群众依然存在着重经济轻环境的思想。一些群众往往追求乡村企业给自身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的乱排污水、废气等行为选择性忽视。另外,当遇到环境权利遭受侵害或威胁时,多数农民无法自然而然地守法和用法,甚至导致非法维权的案件滋生。

    3.3 垃圾处理手段滞后

    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对垃圾分类思想认知程度较低,缺乏管控措施和相关硬件设施。如大多数村庄没有垃圾分类的设施,村民习惯性的垃圾处理手段极大增加了垃圾处理成本,。另外,河南乡村政府对垃圾分类的引导和管理严重不足,这也是垃圾分类迟迟不能在河南乡村推进的重要原因。

    3.4 傳统村落的保护失衡

    由于河南省乡村的地域性差异,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依然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一些城市近郊的农村,相对得到重视,甚至出现过度开发的房地产化趋势;而豫北太行山、王屋山,豫西小秦岭、伏牛山及豫南的大别山脚下存在大量内部村落体系完整,文化底蕴深厚,但因年久失修而衰落的古村落。另外,有的地方“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益轻文化”,产生了文化遗产低俗化和过度商业化的不当倾向。

    3.5 生态资源优势利用欠缺

    河南省部分基层管理机构对当地乡村生态资源优势的挖掘还不到位,未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导致部分村落环境优美,却无人上门;农产品丰富却陷入滞销等现象发生……

    4 解决方案

    4.1 推进基层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在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首先需改革“唯GDP是论”的政绩模式,增加生态考核占比,甚至生态一票否决;其次,完善生态执法体制,建立权责明确、违法必究的基层法治体系;最后,加强政府和社会的生态监督职能,形成生态互动模式,保障村民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2 加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每一个河南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提升乡村民众的生态认知是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明问题的核心途径。基层政府在乡村进行大范围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宣传和讲座,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也应加强与高等院校等相关部门合作,邀请和引进专业人士,为农村生态文明出谋划策,培养专业人才等。

    4.3 实现城乡垃圾分类处理一体化建设

    第一,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乡村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提供垃圾处理基础设施,通过示范、监督和管理等手段保证垃圾分类的严格执行。第二,推进垃圾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发挥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先进性。第三,对乡村转运成本较高的垃圾,应在当地积极引入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和处理设备。如河南省大面积的秸秆处理,可以通过制作秸秆饲料,秸秆生物质能发电,秸秆食用菌生产等形式进行处理。

    4.4 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河南传统村落集中反映了中原传统风貌,体现了中原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河南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发展中,应紧抓当地特色,坚持规划先行。如洛阳市宜阳县的莲庄村就按照规划建设,突出了“古都官道、万亩荷塘”的文化古村形象。政府层面应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并加强监管,并对建设和监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创立和创新管理体系,确保乡村居民在保护和开发中的经济收益。村民层面,应了解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价值和意义,积极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形成和谐共生的秩序体系。

    4.5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河南省农村建设应立足当地资源,充分挖掘乡村生态优势,在乡村振兴契机下,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例,首先,地方政府应挖掘生态底蕴,选取示范村庄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根据规划,将乡村自然或人文景观、农家院落等改造成为乡村生态旅游景点、民宿、康养场所;其次,借助现代各种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服务的吸引力。最后,在行业和群众层面,要不定期进行生态旅游经营培训,鼓励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提高服务人群的专业素养。

    5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村和谐进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选取河南省典型村庄实地调研,深切了解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该类问题的措施。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区域政策发展需求,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行业、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才能齐驱并进,最终将绿色生态理念根植于乡村振兴建设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王东,王木森.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共享理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 (03):1-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

    [4]Erich Wei.联邦德国的乡村土地整理[M].贾生华,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李玉恒,阎佳玉,宋传垚.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典型案例剖析及其启示[J].地理研究,2019,38 (03):595-604.

    [6]

    Li Y H,Westlund H,Zheng X Y,et al.Bottom-up initiatives and revivalin the face of rural decline:

    Case studies from China and Sweden[Jl.Joumal of Rural Studies, 2016( 47):506-513.

    [7] Nordin S,Westlund H.Social capital and the life cycle model: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destination of Are[J].Tourism, 2009. 57( 03):259-284.

    [8]韩道铉,田杨,韩国新村运动带动乡村振兴及经验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 04):20-27+156.

    [9] Amsden A.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Industrializ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0]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N].河南日报,2018-03-28.宏观经济管理和产业链管理。

    [11]张月昕,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一浅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行政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8( 07):156-158.

    [12]牛建立.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l.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 05):113-116.

    [13]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河南日报,2019-03-02.

    [14]河南省生态环境厅.2018河南省环境质量年报[Z].2019-06-13.

    [15]河南省统计局.2017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8-02-28.

    [16]河南省统计局.201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9-03-02.

    [17]河南省林业厅.河南省2017年度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候选单位公示[Z].2017-12-01

    [18]河南省生态环境厅.2018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Z]. 2019-06-04.

    [19]祝乃娟,以多维立体的体系推动环保工作[N].2l世纪经济报道.2017-06-07.

    [20]陈琰.河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 (15):25-27.

    [21]程波,用法治力量保障乡村生态文明建设[Jl.人民论坛,2019( 09):66-67.

    [22]李赫然,乡村振兴中的生态文明智慧[J],人民论坛,2018( 26):70-71.

    [23]李泽宇,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的对策建议[Jl,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 14):192+194.

    [24]邓小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J],人民论坛.2018( 26):74-75.

    [25]张燕.生态文明构建视域下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的优化[J].农业经济,2018( 02):20-21.

    [26]陈佰霞,尹德志,绿色发展理念视角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困境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 (20):7-8+6.

    [27]李宇佳,刘笑冰.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9,15 (04):114-117.

    [28]曹子健,奉先焱,刘海力,等,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垃圾治理的路径探索——基于对湖南省娄底市的调研[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44( 02):35-39.

    [作者简介]范钦栋(1983-),男,河南洛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生态学及景观设计。

    [通讯作者]杜凤天(1995-),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