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地方营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范文

    梅雪芳

    摘 要:该文分析了地方营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营造林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造林量与采伐量之间的矛盾、公益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以及缺乏后期管护保障等。提出了地方营造林工作的改进策略,主要包括:充分融入科技理念,保障造林数量与质量兼顾;适当扩大造林面积和规模,保障造林与采伐数量兼顾;加强造林后期管理,保障造林与后期管护兼顾;充分考虑市场化运作,保障造林经济与生态效益兼顾,以期为改进和完善东至县以及其他地区的营造林工作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造林;问题;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S7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9-0063-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ocal Afforestation Work

    Mei Xuefang

    (Muta Township Forestry Station of Dongzhi County, Dongzhi 247200,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first analyzed the bottlenecks of local afforestation, mainly includ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fforest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mount of forestation and harvest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ublic welfare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lack Issues such as later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Further proposed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local afforestation work, including: fully incorpor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cepts to ensure both the amount and quality of afforestation; appropriately expanding the area and scale of afforestation to ensure that both afforestation and logging are taken into account; strengthening late-stage afforestation management, ensuring afforestation and later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Give due consideration to; take full account of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s to ensure that both afforestation economic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t has a positive referenc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the forestation work strategy of Dongzhi County and other areas.

    Key words: Forest plantation; Problem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林業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在各地生态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经历多年牺牲环境换经济的发展模式之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地发展的共识。为此,国家专门提出“新林业”的概念,主要是倡导保护原始林的效益,同时也允许林农收获木材以及开发林副产品,最终达到缓和木材的收获与木材的采伐之间的冲突[1]。因此,进一步强化天然林保护和顺利推进人工造林工作就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及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而随着营造林工作的开展,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包括: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不成比例、重采轻造、后期抚育管理不到位、缺乏定向培育和商业运营考虑等。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地方营造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东至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地方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思路,旨在为解决东至县以及其他地区营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1 地方营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东至县是全省重点林业山区县之一,在全县20余万hm2的林业用地中,人工林面积占近30%。长期以来,林业主管部门多措并举,为推进全县的营造林工作发展,虽已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从总体情况看,仍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不断增长的需求。就目前而言,营造林工作本身更多地还是从公益性角度考虑,更多是考虑其生态效益,导致从顶层设计营造林工作时就缺乏对市场的需求,而且大部分营造林工作都是单一的由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开展,这虽然保证了营造林工作的系统性,但也缺乏活力和积极性。笔者通过对地方营造林工作系统分析发现,目前各地营造林工作的瓶颈主要集中在营造林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造林量与采伐量之间的矛盾、公益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以及缺乏后期管护等问题。

    2 地方营造林工作的改进策略

    2.1 充分融入科技理念,提高造林数量与质量 充分发挥科技在造林工作的作用,合理有效地运用新的林业、农业科研成果,对推进营林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价值[2]。比如,反季种植技术、石质山地林木种植技术、旱地种植新技术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加速造林进程,扩大造林区域。但当前很多地区的营造林工作依然停留在多造、多占扩大面积和规模的层面上。不少地区造林面积和规模都不小,但实际上由于树木种类搭配不合理、后期管护不到位、缺乏现代管理和运营理念等,导致造林效果不理想。比如,杉木与拟赤杨混交可以改善土壤孔隙度和通气度,而与火力楠混交则可提高养分归还量,提高土壤水分含量[3];再比如,在盐碱地上进行绿化时,可以结合“乔、灌、草”这样合理的搭配,形成强大根系,吸收大量水分,从而起到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2]。

    2.2 加强造林后期管护,确保造林成活率 东至县是重点林业大县,自“七五丰产林基地建设”以来,全县营造的人工林面积近6.7万hm2,在营造林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这也使不少乡镇盲目追求场面和造林成绩,尽可能地大规模开展人工造林,追求短期内快速绿起来的情况。结果造成一些地方年年植树,年年补,即便树成活了,也是长势纤弱,难以达到预期的造林成效。后面的抚育管护也跟不上,疏于管理,导致大量樹木枯死,造林实际的保存情况并不理想。因此,今后在拓展造林面积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后期管理,包括后期适时的封山育林、间伐抚育、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都对保障人工造林的成效有着较大影响。比如,对成活或保存率不高的造林地,可根据山场实际,开展块状或带状补植;针对东至县人工造林以杉木等针叶树为主的状况,尽可能地补植阔叶树如枫香、木荷、马褂木、浙江楠等,促其形成林分质量较高的混交林分。对于人为活动过度的天然起源林分,对林中空地或“天窗”,可补植一些适宜林冠下生长的经济树种如毛竹、南方红豆杉、浙江楠、薄壳山核桃等,促进林种结构的优化调整。

    2.3 实行市场化运作,兼顾造林经济与生态效益 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加快造林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并列入《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人工造林首先服务于生态建设这是大前提,但适当合理地开发其经济价值,对于保障营造林工作可持续发展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比如,以往造林工作中,都是种植以直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树种,考虑经济树种的情况极少。而实际上,很多经济树种完全可以胜任涵养水土、净化空气、滞尘抑尘的作用[4],如花椒树、核桃树、杏树、青檀等。另外,根据市场对木材原料的需求,在林木生长达到一定的工艺成熟后,采取逐步进行株间、行间或带状采伐等模式,发展林粮、林药间作,形成短周期、小径材的速生丰产林;也可通过间伐后直接引入针叶树或其他珍贵阔叶树,将其培育成复层混交林。

    2.4 适当扩大造林面积和规模,保障造林与采伐数量动态平衡 虽说目前在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发展思路引导下,人工造林工作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每年都有不等规模的造林,但实际上我国整体森林覆盖率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人工造林工作的数量和规模具有实际意义。为此,一方面要加大人工造林规模和数量,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现有森林资源的质量,积极开发木材替代品,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消耗。对此,国家在“十二五”期间也专门启动了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实行森林抚育,并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对森林抚育生产进行资金补贴,这都是促进各地造林工作发展的良好契机。从地方来说,了解各地森林资源总量的布局结构,合理配置可用资源,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略有增长状态下的消耗与增长的动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选择。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上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其中,开展好营造林工作在保持和恢复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5]。由于营造林工作不仅涉及其本身的技术积累,也涉及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和市场化运作,要使营造林工作走上健康的发展路径,形成一个螺旋式规律性的完整循环。相关环节所涉及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管理、制度,也包括林区群众的认同、支持等诸多因素。因此,各地需从大局考虑,从高处着眼,全面地看待营造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各地营造林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应有的份额。

    参考文献

    [1]杜启军.浅谈现代林业营林方法与措施[J].民营科技,2010(3):312.

    [2]陈光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5):119.

    [3]郭清越.华乐地区盐碱土改良和绿化技术的研究现状[J].今日科苑,2008(18):25.

    [4]葛凤琼,江丽君.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2(11):253.

    [5]洪雪,郝彦喜,陈丽娜,等.加强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设绿色生态林业[J].民营科技,2011(6):63.

    (责编:张宏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