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寿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范文 | 张晓明
摘 要:该文分析了寿县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寿县农作物秸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效;对策;寿县 中图分类号 S21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2-0150-02 安徽省寿县耕地面积18.51万hm2,是粮食生产大县,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秸秆产生量大,综合利用任务艰巨。近年来,寿县坚持标本兼治、禁疏相济,建立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基本情况 2019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30.31万hm2,据此分类测算理论上可产生秸秆237.6万t,可收集秸秆180.79万t(表1)。 寿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途径为秸秆还田、秸秆发电、秸秆多级分离、秸秆生产沼气、秸秆固化、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等。据统计,2019年全年秸秆综合利用量达171.75万t,综合利用率达95.0%,比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率94%提高1个百分点(见表2),虽然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秸秆利用还是以农业领域利用为主,占比高达71.83%,工业化利用占比不高。 2 秸秆利用成效 2.1 市场化收储运体系初步形成 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19个,其中2019年建成13个;收储主体发展到83个、打捆机保有量达106台、秸秆临时堆放点达635个,秸秆收储运体系已初步形成。 2.2 利用主体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秸秆利用提升项目带动,2019年共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42家,其中秸秆机械化还田农机专业合作社7家、燃料生产企业2家、沼气化利用服务网点20家、秸秆收储企业13家。秸秆“五化”利用重点企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019年重点培育安徽驰纵生物燃料科技有限公司,已投资9500万元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由生产单一的秸秆固化燃料向生产秸秆生物质燃料、木焦油、木醋液转变,新的生产线已经投产运营。中信格义循环经济有限公司改进并采纳绿色生产工艺生产;国能寿县生物发电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切实提高发电燃料中的秸秆占比。全县已建立了以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为主,秸秆肥料化、沼气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利用多元并进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 2.3 利用模式呈现多元化 结合秸秆利用项目的实施,广泛开展试验示范,提炼总结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基质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沼气化利用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及配套技术规程。储备秸秆利用项目13个:农村秸秆沼气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利用工程项目1个、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6个、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4个、秸秆基质化项目1个、秸秆工业化项目1个。安徽驰纵生物燃料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申报2019年度秸秆产业化利用秸秆3.43万t,其中,利用水稻秸秆2.97万t、利用小麦秸秆0.34万t、利用其他秸秆0.12万t。 2.4 运行机制逐步完善 一是建立产业化利用奖补细则。县农业农村局和生态环境分局联合下文,对奖补对象、条件、标准、依据和运行监管、主体责任进行明确,通过规范产业化利用程序,奖补资金省市县三级分担,有效调动了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二是实行禁烧奖励和惩处并行,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实施、农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围绕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切实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责任,明确秸秆禁烧工作的问责情形。实行保证金制度,对出现问题的严肃追究,对完成任务的退回保证金并加倍奖励,有效推进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三是扶持利用经营主体。按照“自主申报、镇村推荐、县领导组审定”的程序,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对较多主体申报同一类项目的,由相关责任单位牵头采取竞争的办法确定;初定的实施主体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所有实施主体的项目用地、环保、消防等符合国家要求。最后,确定19家项目实施主体。 2.5 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通过秸秆还田项目实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提高,土壤质量明显提升。据全县144个监测点连续4年定位监测,结果显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7%。同时,秸秆利用提升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避免秸秆焚烧、废弃引起的大气、水体污染或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据环境监测和卫星监视,2019年全县未发生一起因秸秆焚烧、废弃引起的大气、水体污染或交通安全事故。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指标制约秸秆产业项目建设。部分项目主体建设用地办理手续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个别项目主体因土地指标问题停建。二是秸秆收储环节没有奖补支持。按照省市有关规定,秸秆奖补政策只针对利用企业,收储企业未能享受奖补扶持。三是秸秆产业化利用占比低。寿县秸秆工业化利用、能源化利用的主体企业消化秸秆数量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秸秆工业化利用、能源化利用主体不多。 4 对策建议 坚持秸秆农用优先、多元利用原则,围绕秸秆“五化”利用,继续探索有效、可复制的利用途径,夯实秸秆收储等社会化服务基础,发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作用,优化秸秆农业利用方式,提高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探索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稳定运行机制。 4.1 提升秸秆利用技术水平 首先,秸秆农用,尤其是秸秆还田仍然是目前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渠道,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着力解决秸秆农业综合利用领域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其次,需要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基质化、基料化、饲料化、沼气化利用等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再次,需要构建秸秆农用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加强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沼气化利用等技术培训指导,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秸秆农业综合利用技术水平。 4.2 壮大秸秆利用产业经营规模 一是推进新建生物燃料联产生物炭、木醋液、木焦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建成后,严格按照程序,委托第三方按照项目建设标准进行验收,确保项目建成后发挥作用。二是继续引进一批秸秆原料化、能源化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入驻。扩大秸秆高层次利用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推动秸秆产业化发展。三是保障现有秸秆利用企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利用秸秆产业化奖补资金,保障现有秸秆利用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培育出众多大中型秸秆利用企业。 4.3 建立健全秸秆收储体系 按照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收储点的“1+X”秸秆收储体系模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扶持为辅助、农民积极参与的秸秆收储市场体系,并引导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参与秸秆收储网点体系建设。 4.4 继续强化秸秆禁烧措施 一是严明禁烧责任体系,落实镇、村、组3级网格化管理,田块监管责任到人。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村级堆场建设补贴和禁烧工作经费支出。三是强化巡查执法监管,在重点时段组成应急处置组。四是综合运用技防措施,乡镇村落实24h巡逻值守,利用住建、交通交警部门监控资源并增设视频探头,在县人防办设立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各乡镇接入数据建成监控平台,实现24h值班监控。五是营造禁烧宣传氛围,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以及综合利用的好处。六是严格考核奖惩,明确问责情形,对出现问题的严肃追究。 4.5 强化资金分配和管理 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秸秆利用、焚烧工作成效,合理分配资金,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严格奖补资金管理。县财政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实行专账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和套取补助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责编:徐世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