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焦枯病对桉树生长量的损失估计
范文

    周兴国

    

    摘 要:桉树易发生焦估病危害,当轻度危害时,桉树能恢复正常,生长量影响很小,杆型不受影响;当焦枯病严重危害,顶梢枯死时,桉树也可以恢复生长,但生长量受损严重,树干留下明显的弯曲痕迹。本文对造林后14个月时发生焦估病严重危害,后恢复生长的桉树林调查,结果表明:焦枯病通常不会使桉树至死,但生长量受损失严重,三年生的林分材积损失达到33.1m3·hm-2,损失率达到32%。

    关键词:焦枯病;桉树;生长量; 损失估计

    中图分类号:S7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030030

    桉树(Eucalyptus)是外来树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及塔斯马尼亚岛。我国于1890年引种桉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广泛栽培于广西、广东、福建、海南、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区),截止2018年底, 我国的桉树种植面积达到546万hm2,约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2.5%,人工林面积的6.8%,起木材产量查过3000万m3,超过全国商品木材总量的1/3[1]。

    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面积最大的省(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256.05万hm2,约占全国桉树人工林面积的1/2。2017年,广西木材生产总量达3059万m3,木材产量的45%,全区林业总产值5266亿元,成为全国木材生产第一大省(区)[1,2]。随着大面积桉树纯林的营造,我国桉树人工林受病虫害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各种桉树病虫害频发,例如食叶类害虫、蛀干类害虫以及青枯病、焦枯病等。其中桉树焦枯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桉树苗木、幼树的重要病害,给我国南方各省的桉树人工林造成严重损失[2,3,]。为了准确评估森林病害损失,加强预防措施,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森林病害防治能力,还可为监测病害发生,合理投入救灾经费,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多年来对桉树焦枯病损失估计进行研究,以期为合理制定防治指标、综合治理该病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样地基本情况

    样地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常乐镇,常乐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总时数1920h, 年均气温22℃左右,无霜期362d, 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2000mm,年均湿度74%~84%,是桉树焦枯病的高发地区。

    试验林地平坦,土壤属于砖红壤砂质土。试验林桉树于2017年5月份种植,品种为巨尾桉无性系,种植密度3m×2m,1667株·hm-2,试验地连成一片,总面积24.24hm2。2018年7月发生严重焦枯病危害,整个试验地桉树百分之百受害无一幸免,大部分植株树叶基本干枯、脱落,顶梢估死,植株受害程度非常严重,有少数植株受轻度危害,少量叶片脱落,植株部分绿叶没有病斑。2018年底试验地桉树重新长出顶芽,新叶,逐渐恢复生长。2020年4月对生长量评估调查时,林木枝繁叶茂,受害严重级的植株留下病害痕迹,生长矮小,树杆明显弯曲;受害轻微的植株生长高大,树杆通直。

    1.2 评估的方法

    1.2.1 样地调查

    在试验地内沿着中心成“之”字形随机设置10个样地,每样地面积100m2,共1000m2,每样地以1株树为中心,半径为5.64m的样圆。圆内所有植株发病时进行标记,记录桉树株数,于病害恢复生长后进行调查并测量发病时标记过的植株的胸径,树高。

    1.2.2 桉树焦枯病危害分级标准

    参考国内研究者的方法[3,4],将桉树焦枯病危害分为六级,用罗马数字表示即Ⅰ、Ⅱ、Ⅲ、Ⅳ、Ⅴ、Ⅵ。

    由于本试验地桉树焦枯病受害非常严重,发病调查时,大多数植株受害程度非常严重,发病等级为Ⅴ级、Ⅳ级,少数植株受害轻,发病等级为Ⅰ、Ⅱ级,调查时没有发病等级为Ⅲ、Ⅳ的中间等级,为了简化病害等级划分和数据处理,本文把桉树焦枯病危害分为两个等级:轻,1级;严重,3级。即:1级(轻):植株恢复后生长高大,树杆通直,焦枯病害对其影响微乎其微;3级(严重):植株恢复后生长矮小,树杆明显弯曲,焦枯病影响明显。

    1.2.3 损失评估

    采用广西桉树二元材积公式V=c0×D(c1-c2(D+H))×H(c3+c4(D+H)) 计算单株材积,公式中变量含义:V—立木材积(m3),H—树高(m),D—胸径(cm)。c0=1.09154145×10-4,c1=1.87892370 ,c2=5.691855.3×10-3 ,c3=0.65259805,c4=7.84752507×10-3,未发焦枯病时的估计生长量:以1级植株的单株材积,乘以样地全部树木的实际保存株数;试验地的实际生长量:样地调查得出的实际生长量;焦估病造成的损失量:未发病的生长量—试验地的实际生长量。用DPS软件统计分析病害等级1级(轻)和3级(严重)木的单株材积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情况

    共调查标准地样10个样点共134株样树,其中健康立木即发病1级的52株,染病立木即发病3级的82株,占总调查株数的61.2%。所有的样点都有1级与发病3级的植株,每个样点立木株数在8~16株,样点平均立木株数 13.4 株/样点,那么计算得到1340 株·hm-2,成活率 80%。植株死亡发生在2018年7月以前,焦估病没有造成植株死亡。

    2.2 1级(轻)和3级(严重)立木的单株材积差异

    用DPS软件对1级和3级立木单株材积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地差异(P值<0.01)。也就是说焦枯病严重阻碍桉树的生长。

    2.3 生长量损失估计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地桉树的实际生长量是69.7m3·hm-2,假设全部都是1级木,则其生长量为102.8m3·hm-2,由此估计焦估病造成的损失量是33.1m3·hm-2,损失率为32%。

    3 结果与讨论

    桉树发生焦枯病后当年秋冬季节就恢复生长,但生长量受损。轻度危害对生长量的影响很小,焦估病严重时树叶落光,顶芽枯死,三年生的幼林生长量损失可达33.1m3·hm-2。

    据估计,广西沿海地区桉树近年来每年发生的焦枯病在200hm2以上,损失的材积按33.1m3·hm-2计算,那么每年损失的材积量为200×33.1=6620m3,按照目前的桉树原木销售价格600元·m-3,那么年經济损失就是6620×600×10-4=397.1万元,实际上广西沿海地区每年焦枯病的发生面积远不止200hm2,焦枯病还造成树干变形,弯曲,影响木材质量。由此可见,桉树焦枯病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应对焦估病的措施以预防为主,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施肥抚育管理,化学防治效果有限,不宜提倡。本文仅对桉树焦枯病发病指数为Ⅳ级的、且三年生的仅发一次焦枯病的桉树人工林进行病害损失估计,对于不同的发病等级,例如Ⅱ、Ⅲ级或者重复感染焦枯病的桉树人工林的造成地损失到底有多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耀坚, 我国木材安全形势分析及桉树贡献[J].桉树科技,2018,35(4):3-6.

    [2]吴文霞, 陈帅飞. Calonectria 真菌在中国桉树上的分布和危害[J].桉树科技,2019,36(4):43-49.

    [3]朱建华, 郭文硕, 陈红梅,等. 桉树焦枯病对桉树生长量的损失估计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1(5):6-10.

    [4]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杜,1998: 8-18.

    (责任编辑 周康)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