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范文

    吴艳 王晓东 蒙天竣 赵云奎 任大云 张星朗 王胜宝 李万春

    

    

    

    摘 要:该文介绍了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分析了制约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因素,如技术服务支撑不足、苗种供应短板突出、土地流转滞缓、品牌建设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包括出台产业标准和政策、推动技术研发创新体系成型、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强化品牌建设、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以期推进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64.2;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6-0081-05

    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全市辖9县2区,总面积2.72万km2,人口386万,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坐拥汉江源头,市内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全市年均降雨量900mm,渔业资源得天独厚,是陕西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区和主要水稻种植区。根据汉中各县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全市宜渔稻田近26667hm2,具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优越条件。

    1 历史沿革

    我国是历史上最早进行稻渔综合种养的国家[1]。“稻田养鱼”是一种农耕文化,是多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这种传统的生态农业方式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粮渔共赢效果,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而被传承下来,并在稻作区广泛传播,成为极富生命力的农业文化遗产。

    1.1 起源 汉中从事稻田养鱼历史悠久。郭华清认为:“我国稻田养鱼最早见于东汉之前汉中勉县一带,而在塘库、陂池、冬水田中的人工养殖也多见于勉县出土的蜀汉墓中”[2]。1978年勉县老道寺镇沙家庄发掘出土4座东汉墓,M1出土红陶水田与动植物模型,红陶水田模型尺寸长39cm、宽22cm、高3.5cm,为典型的一稻一麦2季田模型,田中放置的鱼类等水生动植物当属人工放养。该文物现为勉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发现推翻了历史上关于“中国稻田养鱼始于四川郫县”的1700多年陈说,确立了“中国稻田养鱼始于东汉中期以前的陕西汉中勉县一带”的新观点,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反响,1984—1986年先后被国家水产总局和“亚太地区濙水养鱼研究中心”认可,1988年3月在美国召开的“世界淡水养殖研讨会”上被认可并引用,但向安强对“中国稻田养鱼起源于陕西汉中”提出了质疑[3]。

    1.2 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推动稻田养鱼的快速发展,陕西省政府把汉中作为全省发展稻田养鱼的重点,技术上大力支持,在汉中进行了稻田养鱼试验示范。为促进全省稻田养鱼的蓬勃发展,1983年、1985年“陕西省稻田养鱼经验交流会”均在汉中市召开,并在会上推广了汉中稻渔综合种养经验,推动了汉中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4]。由于各级政府重视,技术、资金到位,短短几年稻田养鱼的规模及技术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1983年小面积试验到1990年达到4000hm2,产鱼430t,占年度水产品总产量的79%[5]。

    1.3 滞缓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行为,稻田养殖的一些优惠政策及扶持资金逐年减少,再加上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水产种业欠发达,特色养殖品种不能繁育,稻田只养殖鲤鱼、鲫鱼,品种单一、规模小、效益低,致使稻田养鱼发展一时徘徊不前,种养面积大幅减少。

    1.4 转型升级发展阶段 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稻田养殖模式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品种优化和模式探索,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一个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共赢的产业链,全国上下掀起一轮发展热潮。2016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连续5年以文件、规划的形式明确支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汉中市也积极响应中央规划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19年陕西省稻渔综合种养现场推介会在汉中市召开,汉中市政府出台《汉中市推进渔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汉政发〔2019〕19号),有力推动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快速发展,种养面积从2016年的100hm2发展到2020年的1471hm2,种养规模位居陕西省首位。

    2 产业现状

    2.1 产业分布 截至目前,汉中市稻田面积80000hm2,其中适宜稻渔种养的稻田近26667hm2。2020年,除略阳县、佛坪县外,其他9个县区结合本辖区实际均有新增发展计划,新增种养面积800hm2,发展规模空前,主要分布在平川县区,受气候、地势和灌溉水源配套设施的影响,山区县零星分布;面积3.3hm2以上规模的经营主体有99家(表1)。

    2.2 主要种养和经营模式 目前汉中进行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有稻虾、稻鱼、稻鳅、稻虾鱼、稻鳖、稻蟹、藕鱼、稻蛙等9种生态种养方式,其中以稻虾、稻鱼、稻鳅为主要模式,分别占30.52%、21.82%、13.73%。除了藕鱼种植莲藕外,其他模式种植的水稻以优质稻品种为主,有黄华占、宜香優2115、川优6203等,水产品种有台湾泥鳅、台湾泥鳅、克氏原螯虾、澳洲岩龙虾、中华鳖、清溪乌鳖、中华绒螯蟹、美蛙、鲫鱼、鲤鱼、草鱼等(表2)。经营模式则以“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家庭农场+基地+贫困户”四大模式为主,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方式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2.3 稻渔品牌 目前,汉中本地稻渔产品品牌刚刚起步,产品附加值不高,特色不足,而且主要是水稻品牌,水产品品牌屈指可数。据统计,汉中开展稻渔综合种养中,注册有品牌一共12个,其中大米品牌7个、水产品品牌4个、公用品牌1个(表3)。

    2.4 经济效益 据核算,汉中市常规稻谷价格2~3元/kg,稻田综合种养的稻谷价格4~6元/kg。单一种植水稻,汉中以产量9000kg/hm2、稻谷销售价2.4元/kg计算,收入21600元/hm2,扣除种子、肥料、人工、农机等费用11700元/hm2,年平均纯收益为9900元/hm2;进行稻渔综合种养后,稻谷产量7500kg/hm2左右,较单一种稻略有减少,但稻米价格翻番,加上鱼的增收,年平均增收30675元/hm2以上(表4)。

    3 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服务支撑不足 稻渔综合种养需要同时掌握种植和养殖技术,而全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普遍存在懂种植的不懂水产养殖,懂水产养殖的缺乏种植知识等问题,缺乏种养殖复合型技术人才。目前全汉中仅有110名渔业工作人员,其中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33人,且渔业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龄化,40岁以上的占到79%。目前,除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6个平川县区有独立的渔业工作机构外,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5个山区县均无专门的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尤其是机构改革后,部分县出现了渔业技术推广工作非专业、零编制、无机构的状况,难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综合服务能力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社会化服务仍是短板,苗种供应、养殖技术、病害防治、市场信息服务等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制约了汉中稻渔综合种养的推广。

    3.2 苗种供应短板突出 汉中是陕西省渔业大市,但苗种繁育体系薄弱。全市有11个省级水产苗种良种场(其中2家繁育苗种为大鲵)、3个县级苗种场,但自给率远远不能保障养殖需要。除大鲵外,其他水产苗种大部分需要从湖北、四川等省引进,特别是随着种养面积的不断扩大,种苗市场供应不足的矛盾逐渐显现。由于本地种苗供应量有限,不能满足种养大户的需求,不少种养户到外地选购苗种,致使苗种品质良莠不齐、品种杂乱,而且存在疫病风险。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省水产苗种无法运入。为此,2020年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农办牧〔2020〕14号),开辟了运输“绿色通道”,但由于各地市分流管控、湖北是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等客观原因导致苗种无法运入,苗种供应短板显现,导致购销关系重组、苗种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

    3.3 土地流转滞缓 一是土地流转信息渠道不畅通。一方面一些有经营副业或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户有减少或放弃承包土地的愿望,另一方面经营者有建立或扩大经营的需求,但由于缺乏信息渠道,造成土地流转困难的局面。二是土地流转意识不强。农民担心流转土地后会失去生活依靠,因此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即使流转,大多也是采取短期转包方式,不利于产业发展。三是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地方相应的稻渔种养土地流转配套政策尚未出台,无具体操作办法和指导性文件,流转方式大多处于无组织、盲目状态,多数由群众自发进行,流转合同不规范,甚至有些无合同,仅口头约定,双方权责无法保障,导致农民担心失去土地,而经营者担心农民反悔要回土地,产业发展存在后顾之忧,加之受耕地管理政策影响等,导致土地流转滞缓,制约了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发展。

    3.4 财政资金支持有待加强 2019年汉中仅有南郑区有稻渔综合种养项目资金,而且扶持资金要求必须带动贫困户。2020年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设立了省级专项财政资金扶持稻渔综合种养,但要求种养规模6.67hm2以上,覆盖面有限,许多中小规模种养户无法得到支持,尤其部分水稻种植农田位置偏远,水、电、路、渠设施落后,小田块、小环沟,规模小,不适合机械化作业,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低,田间工程改造费和苗种购置费较高,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影响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3.5 品牌建设不足 汉中自然环境和历史资源优越,地处汉江源头,水质优良,水产品品质较高,洋县是朱鹮的故乡、有机米产地,甚至有学者认为“勉县是我国稻渔综合的起源”,具备“有稻渔故事讲”“有稻渔品牌创建”的能力。但目前汉中的稻渔综合种养产品并未实现优质优价,合作社分散,无标准化生产规程,导致产业化能力不足,没有形成众所周知的稻渔水产品品牌,产品质量和价值未能得到体现,使得稻渔产品缺乏信任度、忠诚度、追随度,没有市场核心竞争力,销售渠道建设方面多为养殖户各自摸索。2020年12月21日“味见汉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专门成立了该品牌的运营公司,但由于时间短,目前稻渔综合种养的生态溢价并未完全体现。品牌建设和宣传有待加强,示范推广和带动力度仍待提高。

    3.6 “渔米价值”体现不够 稻渔综合种养的种植和养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认为一个是主体、一个是附属,目前种养过程中存在重养殖轻种植的现象,甚至缺乏种植环节,浪费土地资源。稻渔综合种养过程中,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大幅减少,是较好的减肥减药生产模式,甚至可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满足生产有机产品的条件,加上汉中是生产高档优质籼米的最佳生态区之一,拥有成熟的、适宜的高档优质水稻品种,稍加引导,汉中有机优质稻米的经济效益便可大幅增加,但目前“渔米价值”还未完全体现出来。

    4 发展对策

    4.1 出台产业标准和政策 结合汉中实际,政府牵头,科学合理规划,建立健全符合汉中实际的稻渔综合种养相关产业标准和政策,鼓励规模化经营,提倡标准化生产,主张产业化发展,促进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出台引导作用强、扶持力度大的促进稻渔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性文件,营造良好的、充满活力的产业氛围;发挥村、镇两委职能,积极与土地、农户、新型經营主体沟通协调,在保障农户与经营主体利益双赢的基础上,解决稻渔综合种养土地流转困难等问题。

    4.2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加强渔业技术推广人才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时代渔业技术推广人员。汉中市农村农业局牵头组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发创新体系,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团队和联合协作机制;针对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加快主导模式和配套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针对本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指导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汉中市水产试验站和农科所为依托,加强良种生产体系建设,筛选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品种,开展技术试验,提高优良水稻和水产品种覆盖率,形成适合汉中的一套高效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4.3 加大科技服务力度 加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既懂种植又懂养殖的新时代农民,线上线下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为从业者传经授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公众号、手机信息等多渠道向种养户推送相关技术和市场信息。扶持和建设稻渔综合种养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种苗引进、病害防治、产品销售和市场渠道拓展等服务,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4.4 强化品牌建设 通过政策扶持、奖补推进、市场开拓、示范带动等方式,培育和建设稻渔综合种养自有品牌,建立健全稻渔综合种养产品标准,加强质量管理。加大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稻渔综合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扩大产品知名度,利用稻渔共养模式提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汉中大米”的“产品优”和“产地优”的双重属性,或赋予“有机渔米”的健康理念。打造汉中市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稻渔知名品牌,切实将汉中的资源優势、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掌握主动权。

    4.5 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方式,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政策措施刺激生产。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关键发展能力、激发内生活力,开展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带动小农户进入市场、增加收入。通过出台优惠政策、优质服务、技术支撑,吸纳社会资金和经营人才,扶持一批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打造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农户为基础的农业稻渔产业化联合体,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地农民和在外务工返乡人员有脱贫致富、改变家乡的基本愿望,重点培育有意愿从事稻鱼综合种养的人员,技术部门和村镇两委做好坚强后盾,给政策、交经验、传技术,着力培育。

    4.6 加强种质供给保障 种质资源是产业的根基,切实做好种质供给保障工作,以汉中市水产发展中心和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加强良种生产体系建设,筛选水稻种植与培育水产养殖品种,开展技术试验,提高优良水稻和水产品种覆盖率,确保苗种质量安全。通过加强苗种的生产与管理,保障适合汉中稻渔产业的水稻品种,提高特色水产苗种的质量及自给率,推动全市稻渔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7 构建融合发展新模式 以推进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为工作目标,在南郑、勉县、洋县、城固、西乡等县,结合“两汉历史”“朱鹮之乡”“大鲵之乡”“红色旅游”等元素,打造形成汉中东部地区大面积稻渔生态种养综合示范区和西部地区高标准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东西互动、类型互补、集中成片、效益明显、示范带动”示范基地和特色小镇,与旅游产业、水稻产业、大鲵产业以及其他渔业产业相互促进发展,推进汉中渔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安强.稻田养殖起源新探[J].中国科技史料,1995,16(2):62-74.

    [2]郭清华.勉县出土稻田养鱼模型[J].农业考古,1986(1):252-253.

    [3]向安强.稻田养鱼东汉起源说质疑[J].中国农史,1996,15(4):79-86.

    [4]张佑民.陕西省稻田养鱼发展迅速[J].中国水产,1985(5):11.

    [5]杨永斌.汉中市稻田养鱼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水产,2000(10):19. (责编:徐世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