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饲料生产运输使用等全封闭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和标准的研究 |
范文 | 卞大伟 董延江 刘再胜 李延山 陈侠 摘要:在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背景下,生物安全愈发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建立养殖场及其投入品全链条的封闭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仍是疫情防控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文章从生产实际出发,总结细化了实践中从饲料原料、加工生产,运输转运和使用全链条的闭环生物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点,以期为后续的标准制定和体系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饲料;全封闭;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2018年8月,非洲猪瘟(ASF)疫情在辽宁沈阳首次暴发,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各省,对我国生猪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加之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生物安全受到了各行各业的空前高度重视。当前,在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商品化疫苗问世之前,建立养殖场及其投入品全链条的封闭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仍是疫情防控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研究表明,许多病毒诸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非洲猪瘟病毒(ASFV)、猪瘟病毒(CSFV)、口蹄疫病毒(F米DV)和A型塞内卡病毒(SVV)等都可在豆粕、赖氨酸、玉米酒糟、氯化胆碱和全价料的跨境(区域)运输中存活下来。一些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等)、霉菌也在饲料及其原料中也时有被检出报道,这对饲料及畜禽产品生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而言都是重要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所以,构建饲料生产、运输和使用环节全封闭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刻不容缓,具有十分紧迫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饲料生物安全的概念 饲料生物安全(feed biosafety)是指饲料通过动物进入食物链后对食物链成员特别是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影响性质和程度。陈代文等认为饲料生物安全包括3层含义,一是指饲料中本身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或饲料在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生成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动物的健康和生长不造成危害。二是指动物采食饲料后生产出的畜产品作为人的食物对人的健康无直接或潜在的危害。三是指饲料被动物采食后,未利用的物质通过环境再作用于动物或人后对动物和人的健康无不良影响。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标准。养殖场(户)防疫条件建设主要根据原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2010年1月4日颁布)。该办法对养殖场选址布局,防疫设施,配套的执业兽医或乡村兽医,免疫用药、检疫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等制度及养殖档案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当前对于饲料生物安全的讨论尚未成系统,只是散见于部分学术论文和讲座论坛,对于饲料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和标准的系统研究国内趋于空白。 2 饲料全封闭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建立 饲料全封闭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是系统的、立体的、全面的闭环系统,包括了饲料原料、生产加工、运输转运和使用等多个环节。 2.1 饲料原料采购是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关键源头 按照2018年农业农村部第91号公告要求,饲料原料应评估其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方式,防止交叉污染。对于猪血浆蛋白、血球蛋白、肠膜蛋白、肉骨粉等猪源饲料原料要实施特别评估,以确保这些原料的生物安全性。所以,应对饲料原料进行充分的生物安全评价,对原料供应商建立评估制度,以有效规避源头污染风险。比如评价饲料原料是否来源于疫区,核酸检测是否呈阳性、是否为猪源性原料等。在使用进口饲料原料时,尤其注意尽量不要选用ASFV等疫情国原料,禁用可疑动物性饲料原料。 原料采购入库前,要对库房做好消毒防护措施,入库后须在干燥、常温条件下隔离至少45天,随后通过膨化、发酵、热处理等措施消除病毒污染的潜在风险。对于可疑原料,要做好分区隔离,并做好原料采购记录。 2.2 加工和生产是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重中之重 按照农业农村部64号公告要求,不得使用餐厨废弃物(泔水)及任何猪源饲料(废料)饲喂生猪。在实际生产中,饲料厂一是增加热处理、膨化、熟化、发酵等原料前处理工艺,降低病原微生物数量和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消化酶活性和饲料乳酸含量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对ASFV的灭活温度确定了标准,60℃20分钟可灭活病毒。采用85℃以上高温制粒工艺,可保障饲料安全,但要注意高温制粒后成品的后续污染。王丽等认为高温高压蒸煮、高温喷雾干燥等前处理工艺在56℃70分钟、60℃30分钟、85℃3分钟可有效灭活ASFV。也有部分企业要求调制及制粒温度须达到91℃2分钟。二是增加二次制粒步骤。玉米、豆粕或大豆的单独膨化或全膨化处理也可达到很好的灭杀效果。三是对酶制剂、维生素、微生态制剂等热敏物质增加后喷涂工艺,以弥补高温制粒过程中的损失。最后对饲料成品须定期开展ASFV的PCR检测,如检测呈核酸阳性则视为不合格。 2.3 饲料转运是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重要环节 ASFV为有囊膜的DNA虫媒传播病毒,生产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戊二醛、10%苯酚、乙醇类及碱类等。饲料厂建立二级洗消制度,对运输车进行全面、立体、彻底的消毒,必要时可对驾驶室、车轮等部位进行PCR检测。其中,一级洗消点要求距离工厂0.5~2公里,最远不超5公里;周边500米范围内不允许有养猪场;地面须水泥硬化,不使用河流水或洗消污水循环使用。洗消点要对成品車辆、人物信息进行核对确认,确保将车厢内部清扫干净、喷淋清洁剂,着重对车辆底盘、车轮、挡泥板及车头等有污泥的位置喷洒覆盖;静置15分钟后清水彻底冲洗,待烘干后再行车辆消毒;车辆消毒时,对车厢内部、车辆四周、车轮、挡泥板、底盘、车顶、篷布进行湿润式喷液消毒,确保车辆消毒液静置10分钟;随后人车凭开具的消毒合格凭证前往二级洗消点,中途不允许他往,超过有效时限须返回一级洗消点重新洗消。 在二级洗消点,严格区分车流、人流和物流。在厂区大门外50~100米处设置缓冲区,入口处设立喷雾消毒过道、洗手脚踏消毒、物品暂存消毒和车辆洗消等功能。饲料原料运输车辆要严格执行专车专运、定点清洗和出入记录等制度。不从疫区采购原料并禁止车辆从疫区经过。进入工厂、养殖场、经销商仓库等三处的车辆、人员及器物均需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运输过程中,饲料要用帆布或塑料布进行封闭覆盖。此外,厂区内要加装防鼠灭蝇设备,驱逐猫狗等外来动物以降低病毒带入风险。 2.4 饲料配方是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 传统意义上,饲料配方主要参照美国NRC的《猪营养需要》(2012版)和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版)。在满足营养均衡需要的同时,还需要考量动物机体免疫、饲料加工工艺、储存时间等因素,精准饲养,节约用料。尤其伴随着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的出台,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基于此,在后抗生素时代,部分饲料企业积极开展了低蛋白日粮,精油、抗菌肽、微生态制剂等抗生素替代产品和免疫因子研发等探索尝试。同时临床实践证明,饮水和饲料中添加适量酸化剂(有机酸、柠檬酸、乳酸等)也有助于灭活黏膜接触的ASFV,并提高饲料消化率。此外,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维生素、防霉剂、抗氧化剂,也可有效防止因饲料熏蒸和延长放置导致的霉变和过氧化。 2.5 厂区环境是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基础保障 厂区要严格区分生产区和生活区。不同功能区原则上不允许串区,如行政后勤区域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行政后勤区与生产区须建立物理隔离栏切断。宿舍区所有通道及宿舍内每天消毒1次。生产区上班人员要经过洗澡消毒更换生产区专用衣物。建立进入车间专用消毒通道,所有人员必须浸泡洗手1分钟、刷鞋底方可进入。原料库与成品库车辆、工具等不允许交叉。叉车等主要设备每2天消毒1次。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须经过专用通道,浸泡式洗手1分钟、刷干净指甲缝、浸泡鞋底。成品库每2天消毒1次,不允许存放回机料、烂包、地脚料等。成品库与原料库车辆、工具等不能交叉。除特定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入成品库。取样时,须将工具清洗消毒,佩戴一次性手套,工具不可重复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装样工具在使用前需臭氧+紫外线灯熏照60分钟才可使用。送检环节,所有原料、成品样品需严格遵循有關送样规定。 此外,食堂统一配备餐具,每餐高温消毒。员工个人餐具也要每餐高温消毒,所有餐具不允许带出食堂。剩饭剩菜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对厨房进行消毒。 3 讨论 传染病防止措施通常认为有3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在有效的ASFV疫苗研发出来之前,饲料全封闭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主要围绕前两者进行。ASFV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囊膜的DNA虫媒传播病毒,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故而,一方面可通过化学有机消毒剂破坏病毒囊膜,过酸或过碱破坏病毒生存环境达到消杀清洁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物理隔离,如严格区分人流、物流和车流,场内加围墙护栏,在风机进风口增加空气过滤系统,运输途中加盖塑料布、帆布等以降低气溶胶传播的距离和概率。 当前国内针对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的文章主要围绕畜禽养殖场来构建,内容集中于生物安全概念的阐释和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2个方面。作为畜牧养殖业重要的投入品,饲料的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和标准的系统研究国内尚趋于空白。通过查阅文献、标准,北京市地标《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72部分:饲料生产企业》(DB11/T 1322.72—2019)主要对设备仪器等生产安全做了详细规定,对于生物安全只是提及“发酵、发酵后加工、包装工序的墙壁和天花板应避免产生滴漏、剥落,应有防霉措施,防止霉菌生长”。在辽宁省地标《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第1部分:饲料生产企业》(DB21/T 2883.1—2017)中,则未提及生物安全内容。 本文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着眼行业未来,总结细化了从饲料原料、加工生产,运输转运和使用全链条的闭环生物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点,以期为后续的标准制定和体系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金项目:辽宁省农业重大专项“饲料质量安全控制及低蛋白饲料”(2019JH1/10200002)。 作者简介:卞大伟(1988-),男,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禽疾病防治诊断,畜产品安全监督与服务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