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辽西地区杨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范文

    摘要:杨树是辽西地区主要绿化及经济树种之一,文章介绍了杨树在辽西地区生长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技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关键词:杨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杨树是杨属的植物,在我国约有60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华北、西北地区。杨树因其树干笔直,枝繁叶茂遮阴效果好等特点,作为绿化树种能起到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的作用,又因其生长期短、出材率高还可作为经济树种起到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1 基本情况

    建昌县地处辽宁西部丘陵地带,属北温带亚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2℃,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建昌县境内有大凌河、六股河等多条河流,所以有大面积的河滩地可以用于栽植杨树。1999年开始建昌县响应国家号召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努力带动农民栽植杨树,杨树栽植形成较大规模。

    2 常见病虫害种类

    建昌县常见的杨树虫害可分为蛀干害虫、食叶害虫两类,蛀干害虫主要有杨干象、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和光肩星天牛,食叶害虫主要有舞毒蛾、杨毒蛾(柳毒蛾)和白杨叶甲。常见病害主要有烂皮病、溃疡病和锈病。

    2.1 杨干象

    杨干象在辽西地区1年发生1代,幼虫在树干中蛀道,表皮形成刀割状裂口,尤其幼树最易受害。杨干象以卵或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9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

    2.2 白杨透翅蛾

    1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1~2年生枝干,被害状为瘤状虫瘿,易風折。白杨透翅蛾以幼虫在被害枝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危害,5月下旬出现成虫。

    2.3 青杨天牛

    1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1~2年生幼树树干和大树枝条,幼虫围绕树干环食形成纺锤状虫瘿,虫瘿上有倒马蹄形产卵刻痕。青杨天牛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

    2.4 光肩星天牛

    1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大树或过熟老树,一般在树干大侧枝以上树干上为害,坑道蛀成U形、S形。光肩星天牛以卵或幼虫在树皮或枝干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蛀道危害,7月为成虫盛期。

    2.5 舞毒蛾

    1年发生1代,多发生在郁闭度较低而没有下木的林分中,白天下树潜藏,傍晚后成群上树区事业片为害,舞毒蛾以卵在树干,树皮、落叶层中越冬,翌年4~5月孵化为幼虫,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

    2.6 杨毒蛾(柳毒蛾)

    1年发生1~2代,二者成虫形态和习性相近,且常伴随发生,杨树展叶时上树危害,一般在夜间活动,气温低时白天也上树取食。杨毒蛾(柳毒蛾)以1~2龄幼虫在落叶层或石块下越冬,翌年5月上旬上树为害,6月中旬开始羽化。

    2.7 白杨叶甲

    1年发生2代,对苗圃苗木及新植幼林危害较重,成虫、幼虫均食叶危害。白杨叶甲以成虫在表土层或枯枝落叶中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5月上旬产卵、6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9月下旬下树越冬。

    2.8 杨树烂皮病

    杨树烂皮病属弱寄生菌,在早春气温变化大、降雨较多时多发,且抗寒性低品种容易发病,可造成树木枯枝枯梢,病斑围绕树干一周即枯死。该病菌以子囊孢子、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皮上越冬,每年4月借风雨或昆虫从伤口侵入,5、6月份为发病盛期,9月停止发病。

    2.9 杨树溃疡病

    杨树溃疡病可分为水泡型、大斑型、细菌肿茎型3类,病菌易在弱树、树木伤口处、含水量低的造林苗木上侵染发生,以风、雨传播,多从伤口和皮孔侵入,主要危害主干和大枝,病斑环绕一周时造成枯梢或死树。一般4月发病,5月进入高峰期,8、9月份又有病斑出现,10月进入休眠期。

    2.10 杨树叶锈病

    杨树叶锈病又名黄粉病,通常在降雨较多年份发病重,危害严重时可造成全部树叶感病,提早脱落,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对种植密度大、透光不良的苗圃苗木和新植幼木危害大。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杨树冬芽或病叶中越冬,翌年发育成为夏孢子后反复侵染,一般5、6月份出现第1次侵染高峰,9月出现第二次侵染高峰。

    3 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该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苗木检疫

    加强苗木检疫执法,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和调入苗木的复检工作,严禁携带病虫害的苗木用于植树造林。

    3.2 加强监测

    认真开展虫情调查工作,及时发布预测预报,准确发布病虫害发生区域、危害程度等信息,科学指导防治工作。

    3.3 选择适生树种

    要栽植适合本地生长的杨树品种,实践证明107、108等速生品种在辽西地区容易感染病害,而赤峰36、沙兰杨、小青杨等品种则比较适合。

    3.4 加强抚育管理

    合理栽植密度,适时浇水施肥增强树势,及时清理病树、染病枝叶,初冬时树干涂白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5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或产卵等生活习性开展灯光诱杀、草把诱杀,也可采取减除网幕、人工捕捉成虫等方法进行防治。

    3.6 生物防治

    有条件的林地可以采用悬挂鸟巢招引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益鸟的方法开展生物防治。

    3.7 化学防治

    杨树蛀干害虫可采用侵入孔注射敌敌畏、乐果乳油的方式进行防治,注射药剂之后用泥或塑料封闭侵入孔;食叶害虫除了喷洒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之外,杨毒蛾等具有白天下树夜间上树危害习性的害虫可以采用绑毒绳的方法进行防治;杨树病害可以采取早春喷布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杀菌剂进行预防,在发病初期将发病部位用刀划破涂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药液进行防治。

    作者简介:王德辉(1980-),男,硕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