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桂玲家庭农场典型经验总结 |
范文 | 冯玉强 张桂玲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位于建平县白山乡东城村,农场主要劳动力3人,拥有15马力拖拉机一台及相关配套农机具,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家庭农场。2016年新增加流转面积105亩,流转耕地总面积达到411.39亩,总计支付流转费用18.5万元。以种植玉米为主,一年来农场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全方位谋划,做家庭农场项目的领头人,农场稳步推进,规模逐渐扩大,发展成效明显。 1? 发展历程 按照“发展一片基地,带富一方农民”的思路,不断扩大经营规模,2016年11月,新增流转邻地105亩,新增流转资金4.7万元,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流转耕地总面积達到411.39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依托科学技术和农业专业知识,实现种植集约化管理。农场把应用科学技术和农业专业知识,提高种植技术和质量当作第一要务,树立发展目标,全方位谋划,量身定做发展模式,为建场及长远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2? 主要做法 2.1 拓领域 在传统的耕种收“老三样”之外,开展秸秆回收利用、粮食烘干、测土配方施肥、青贮收获并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开展耕地、植保、作业,拓展服务领域,2017年实施耕地轮作,效果显著。 2.2 提高产品品质,突出“绿色”发展 转变以往施化肥、喷农药、加添加剂来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做法,确立“秸秆饲养、粪便施肥”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不但节省了购买化肥、农药及添加剂的费用,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农产品的化学物质含量。 2.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突出集约化发展 2017年农场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开展配方施肥,实施土地整理,提高土壤肥力;实施滴灌工程,使之“田成方,路相连,旱能灌”;在品种上,引进先进品种,提升品质,提高产量和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生产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安装农田滴管设施,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采用小型机械耕地、除草、施肥,减少对作物的伤害。 3? 取得的效果 2019年以种植玉米为主,其他作物为辅,收入32万元。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因病不能种地的农场高价流转耕地,解决其生活困难;因学致贫的农户帮助打理耕地,农场支付务工费用。 4? 发展规划 找准特色定位,针对当地的农业资源,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种植业;要熟悉市场运作,事先就要搭建好销售渠道;扩大种植规模,继续吸收部分农户的土地;计划购置部分新型农机具,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