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农民工的问卷调查
范文

    刘春霞 王芳

    

    

    

    摘要 利用河南省538个返乡农民工的调研数据,采用 Probit 模型回归方法,分析了农民工再教育意愿水平,并研究了影响农民工再教育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接受再教育培训意愿较高,且再教育意愿受自身特征、再教育认知、再教育内容和制度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从影响结果来看,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农民工现代性、再教育了解程度、再教育技能认知、再教育费用承担、政府对再教育重视程度和补贴政策对农民工再教育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龄、务工年限、自身状况满意度、再教育时间等因素具有负影响。为此,从准确把握农民工实际需求、加强政府补贴力度和提升农民工现代性水平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再教育意愿;影响因素;Probit 模型

    中图分类号 G7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4-024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4.06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mpirical Research on Willingness and Effect Factors of Reeducation for Returned Migrant Workers—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Migrant Workers in Henan Province

    LIU Chunxia1,WANG Fang2 (1.School of Business,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118)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survey data of 538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to their hometown in Henan Province, adopts Probit model regression method, analyzes the level of migrant workers reeducation willingness, and studi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willingness of migrant workers to reeduc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willingness of 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 to receive reeducation training is high, and the willingness of reeducation is affected by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cognition of reeducation, content of reeducation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rom the impact of the results, level of education, monthly income, modernity of migrant workers, reeducation understanding, reeducation skills cogni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expense, the government for reeducation emphasis and subsidies for rural migrant workers continuing education will have positive effects, and age, working fixed number of year, the condition of their own satisfaction, reeducation time have negative effects.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actual needs of migrant workers,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improving the modernity level of migrant workers.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Willingness to reeducate;Effect factors;Probit model

    隨着国内外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及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农民工返乡滞乡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为了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人社部下发了《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主要面向返乡农民工、农村贫困人口等群体开展大规模的职业培训,国家的政策红利对返乡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农民工再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果。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多数返乡农民工难以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创业更是力不从心。这就迫切需要发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的教育功能,促进农民工再教育,提高农民工技能,以适应新时代岗位的要求。

    返乡农民工的真实再教育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直接关乎返乡农民工再教育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基于此,笔者选取河南省5个市区30个行政村的600个返乡农民工为调研对象,了解返乡农民工关于再教育的真实意愿,探讨影

    2.2 农民工再教育认知

    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再教育了解程度变量和再教育技能认知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再教育整体感知变量不显著,但是三者都对农民工再教育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随着农民工对再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再教育技能認知的增加,其接受再教育的意愿越强烈。调查中也发现,认为“再教育技能对个人职业发展及工资提升有很大作用的”农民工群体,其对再教育培训的兴趣和热情更高。

    2.3 农民工再教育内容 再教育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均会影响农民工再教育意愿,但影响方向相反。随着农民工接受再教育培训时间的增加,其再教育意愿降低;而随着农民工自身负担费用的降低,其再教育意愿增加。调查中发现,“自己无需承担费用”再教育意愿是“自己全部承担”意愿的5.8倍,而“自己承担小部分”是“自己承担大部分”意愿的3.9倍。对农民工来说,付出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来参加再教育培训无疑是一项冒险行为。因此,对他们来说,培训的时间越短越好,付出的费用越低越合适,即农民工希望在较短时间内看到培训效果,追求高性价比。

    2.4 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两因素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正向影响农民工再教育意愿。这说明当地政府对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补贴力度都会对农民工接受再教育造成影响。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该研究利用河南省返乡农民工再教育情况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农民工接受再教育培训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总体来看,返乡农民工接受再教育培训意愿较高,部分农民工可能受自身条件限制、认知水平的局限及制度环境的影响,接受再教育意愿不强。从影响因素来看,农民工接受再教育意愿受自身特征、再教育认知、再教育内容和制度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农民工现代性、再教育了解程度、再教育技能认知、再教育费用承担、政府对再教育重视程度和补贴政策对农民工再教育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龄、务工年限、自身状况满意度、再教育时间等因素具有负影响。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准确把握农民工实际需求,实施精准再教育[17]。结合实际调研情况,挖掘农民工真实需求,分析其需求的差异性,设计出以农民工为需求导向的培训主题,由此才能达到再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多元化的培训目的。二是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再教育补贴力度。调研中发现,培训费用成为影响农民工接受再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强化政府在农民工再教育培训中的作用,通过发放补贴、降低税收等方式鼓励相关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降低农民工再教育培训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三是提升农民工现代性水平,积极鼓励参与再教育培训。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对自身状况越满意、现代性水平越低,其参与再教育意愿也越低。因此,要改变农民工“小富即安”的传统惯性心态,提升农民工改变自身的勇气和动力,就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主体多管齐下,引导农民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乡土走向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提升其现代性水平,加强其融入现代化生活的信念,增强其改变自身境遇的愿望,进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参加再教育培训。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

    参考文献

    [1] 吕莉敏,马建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及策略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3):67-71.

    [2] 和震,李晨.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高培训意愿与低培训率的困局——从人力资本特征与企业培训角度分析[J].教育研究,2013,34(2):105-110.

    [3] 郑立梅,张默,朱善植,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分析:基于昌图县的调查数据[J].辽宁经济,2014(4):26-27.

    [4] 谢建社,黎明泽.农民工教育研究综述[J].学习与实践,2007(4):121-130.

    [5] 谢勇,黄承贵.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代际间差异分析[J].调研世界,2011(10):30-33.

    [6] 袁庆林,陈毅辉.试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农业经济,2012(3):104-106.

    [7] 王竹林,吕默.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动力机制探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26(3):87-91.

    [8] 黄德林,陈永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及影响机理研究:基于武汉市、厦门市、沧州市的实证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3):68-75.

    [9] 陈艾华,孔冬.农民工培训效果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基于对浙江省农民工培训调查的内容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2(4):237-239.

    [10] 宋月萍,张涵爱.应授人以何渔?——农民工职业培训与工资获得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5(1):81-90.

    [11] 王秀芝,孙妍.转移劳动力培训效果研究:基于个人培训、企业培训与政府培训的比较[J].软科学,2016,30(1):100-104.

    [12] 李实,杨修娜.我国农民工培训效果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35-47.

    [13] 袁旭,张晖,赵熙,等.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5):161-162.

    [14] 齐小兵,侯景娟.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西省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6):65-69.

    [15] 杨国枢,余安邦,叶明华.中国人的个人传统性与现代性:概念与测量[M]∥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台湾:桂冠图书出版公司,1989:241-301.

    [16] 梁帅,陈明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3,33(8):67-69.

    [17] 王东毅.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需求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J].成人教育,2019,39(4):56-5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