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配施有机肥对红颜草莓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范文

    李春燕 张明 王道平 王若焱 郑明强 梁光焰 胡恩明

    

    

    

    摘要?以红颜草莓冷藏苗为试材,研究草莓大棚栽培中单施复合肥和配施有机肥对草莓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按1∶1配施有机肥,在品质方面,可改善红颜草莓的不均匀性,提高红颜草莓产量,同时,红颜草莓的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提高7%和11%;在风味上,配施有机肥组草莓的酸类成分降低,醇类成分增高,尤其是草莓中特有的香味成分橙花叔醇和芳樟醇显著增高,说明配施有机肥后,草莓的风味表现为更加的浓郁和香甜。因此,草莓种植中配施有机肥可提高草莓的品质和风味,应成为草莓施肥的更优选择。

    关键词?草莓;复合肥;有机肥;品质;风味

    中图分類号?S66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1)01-013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1.036

    Abstract?The effects of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organic fertilizer on the flavor and quality of strawberry in greenhouse cultivation were studied with Benihoppe strawberry cold-storage seedlings as test materia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at 1∶1 could improve the inhomogeneity and yield of Benihoppe strawberry. Meanwhile,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VC content of Benihoppe strawberry were increased by 7% and 11%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flavor,the acid content of strawberry decreased and the alcohol content increased i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especially the specific aroma components of strawberry,Nerolidol and Linalool,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avor of strawberry was stronger and sweeter after applying organic fertilizer. Therefore,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in strawberry cultiva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flavor of strawberry,and it should be a better choice for strawberry fertilization.

    Key words?Strawberry;Compound fertilizer;Organic fertilizer;Quality;Flavor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属于蔷薇科蔷薇亚科草莓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味美多汁、营养价值较高常被人们誉为“果中皇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果品,深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草莓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市场前景广阔,每年,我国草莓种植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为提高草莓产量,30%~40%的种植户长期采用传统的增施化肥的方法,虽然增施化肥对草莓的增产效果很明显,但长期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草莓质量下降也很严重,目前,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保的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农业生产中减少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药剂,增加农家肥、生物肥料和生物制药使用,已成为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肥料慢,单独使用有机肥也限制了草莓产量的增加。

    因此,笔者在保证草莓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化肥的使用,将一半的化肥代替为有机肥,在保证施肥量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比较2种追肥下草莓的风味、外观品质和营养物质,从多个指标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配施有机肥和单施复合肥对草莓风味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草莓种植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提高草莓肥料利用率,以推动草莓经济的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草莓品种为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主栽品种红颜草莓冷藏苗,每颗冷藏苗均根系发达,叶片数4片以上。有机肥为由青蒿、陈艾、金银花、苦参等经过一系列加工而成的本草土壤改良粉剂;复合肥为晶体尿素,购买于济南海伟化工有限公司,粒度为0.85~2.80 mm,总氮(N+S)≥46.4%,氮含量≥21%,锌(Zn)≥0.02%,硫含量≥24%,硼(B)≥0.02%,聚酶螯合钾≥0.06%。

    1.2?试验仪器

    梅特勒-托利多电子天平(型号:AG28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型号:HP8453E);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Agilent 1260);GC-MS联用仪(型号:HP6890/5975C);HS-SPME装置(填料及型号:2 cm-50/30 μm DVb/CaR/PDMS StableFlex);GC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填料及型号:HP-5MS 5% Phenyl Methyl Siloxan 60 m×0.25 mm×0.25 μm);HPLC色谱柱(填料及型号:Diamonsil Plus 5 μL C18(250 mm×4.6 mm)。

    1.3?试验设计

    试验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大棚内进行,海拔1 000 m左右。供试土壤为砂壤土,pH 6.86,有機质36.7 g/kg,有效态N、P、K分别为121.3、19.6、79.2 mg/kg,前作小香葱。试验共设2个处理,处理①:有机肥(本草土壤改良粉剂)+晶体尿素,2种肥料施用时按1∶1混合施用;处理②:晶体尿素,各处理分别设置3次重复,每次重复小区面积12 m2,长15.0 m,宽0.6 m,单垄双行,株距20 cm,每小区种植140株,随机区组排列,小区周围设置防护栏和试验标牌。每个重复组分别于生长期、开花期、膨果期各灌根施肥1次,每次施肥56 kg/m2,草莓整个生长期共施肥225 kg/m2。

    1.4?试验方法

    1.4.1?草莓外观品质评价方法。采样天气为晴天,气温10~12 ℃。按“S”型采样方法采集果实表面着色达80%以上的成熟果实,用电子天平称量草莓果实质量;用游标卡尺测量草莓果实纵径及横径;组织10人以上的评价小组,对草莓果实的外观品质进行评定。

    1.4.2?草莓风味评价方法?样品处理方法:分别取处理①和处理②草莓,将其用自动匀浆器打成匀浆,快速称取匀浆0.3 g,置于50 mL三角瓶中,用塑料薄膜将三角瓶封口,并向三角瓶口插入HS-SPME装置,80 ℃顶空萃取30 min,迅速将HS-SPME萃取头注入GC进样口中,进样。

    GC-MS检测条件及数据处理软件:初始温度40 ℃,程序升温,以5 ℃/min逐渐升温至270 ℃;载气流量1.0 mL/min;溶剂延迟1.5 min;汽化室温度250 ℃;不分流进样。EI离子源,温度230 ℃;接口温度280 ℃;四极杆温度150 ℃;质量范围20~450 amu。采用Wiley275和Nist2008标准质谱图软件对总离子流图中的各峰经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检索及核对,确定不同类型的风味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分别求得各风味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1.4.3?草莓营养品质评价方法

    1.4.3.1?有机酸含量测定。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1-4]。均匀取一定量的草莓匀浆,过100目的中药滤布压汁液于三角瓶中,搅拌均匀,称取5 g汁液于25 mL量瓶中,加煮沸的冷蒸馏水定容至刻度,于4 000 r/min离心20 min,精密吸取上清液15 mL,加1 %酚酞指示剂2~3滴,用已标定准确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终点为浅红色(15 s内不消失),结果以柠檬酸百分数表示。

    1.4.3.2?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用蒽酮比色法测定[1-4]。称取0.3 g草莓匀浆,加20 mL蒸馏水,封口沸水浴60 min,过滤,滤液加蒸馏水定容至50 mL量瓶中,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 mL于25 mL试管中,依次精密加入蒸馏水1 mL,蒽酮乙酸乙酯0.5 mL,浓硫酸5 mL,振摇均匀,沸水浴中放置1 min,冷却,于620 nm处测定,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标准曲线法测定草莓中可溶性糖含量。

    1.4.3.3?VC含量测定。用HPLC法测定[5-8]。均匀取50颗草莓,称重,加2 %草酸10 mL,用匀浆机打成浆,称取5 g匀浆加2 %草酸溶液稀释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摇匀,离心,即得供试品溶液。VC的HPLC色谱条件:Diamonsil Plus 5 uL C18-A(250 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0.05 %草酸-甲醇(95 %:5 %);柱温25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7 nm;在此条件下,以VC为对照品,用外标法测定草莓中VC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草莓外观品质评价?2个处理组的草莓,在外观品质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由表1可知,处理①与处理②果型均为圆锥形,整齐度较好,香气上均表现为浓,口感上均表现为甜,果实平均横径和平均纵径基本一样。单果重上,处理①单果重平均值较处理②大0.22 g,处理②单果重范围相差28.16 g,处理①单果重范围相差16.60 g,说明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复合肥能提高草莓产量,且改善草莓果实的不均匀性。

    2.2?草莓风味评价

    草莓风味既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又是衡量草莓质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图1可知,处理①与处理②红颜草莓色谱峰个数不同。由表2可知,处理①中风味成分共检测出32种,占总峰面积的88.16 %,处理②中风味成分共检测出29种,占总峰面积的87.24 %,处理①与处理②共有的风味成分有26种,处理①中共有风味成分占总风味成分的95.80%,处理②共有风味成分占总风味成分的98.15%,说明配施有机肥后,草莓中的风味成分增多,但同一品种草莓,不同的施肥,其风味成分的种类差异较小。

    由图2可知,处理①与处理②中所含的风味成分有酸类、醛类、酮类、酯类、烯烃类和醇类成分,其总含量均有差别。处理①中酸类成分较处理②低,说明处理②中红颜草莓在酸味上表现为更重;处理①中醇类成分较处理②高,说明处理①中红颜草莓的香味较处理②浓郁。由表2可知,草莓中特有的风味成分橙花叔醇和芳樟醇[9-12],处理①中分别为40.05%和10.79 %,处理②中分别为32.10 %和9.61%,处理①中较处理②中高,因此,从风味成分方面来看,配施有机肥组草莓的酸味降低,香甜味更加浓郁。

    2.3?草莓营养成分评价

    2种施肥方案的草莓在营养成分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由表3可知,可溶性糖含量上,处理①含量高于处理②;可滴定酸含量上,处理①和处理②相同;VC含量上,处理①含量远高于处理②。对处理①和处理②草莓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个处理草莓在可溶性糖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在VC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在可滴定酸含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2种施肥方式对草莓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大,配施有机肥可使红颜草莓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7%,VC含量提高11%。

    3?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外观品质上,处理①和处理②相比,说明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复合肥能提高草莓平均单果重,且能有效改善草莓果实的不均匀性。风味上,第一,配施有机肥后,草莓中的风味成分增多;第二,配施有机肥组草莓的酸类成分较低,醇类成分较高,尤其是草莓中特有的香味成分橙花叔醇和芳樟醇显著增高,说明配施有机肥后,草莓的风味表现为更加的浓郁和香甜。营养成分上,处理①和处理②相比,说明配施有机肥可使红颜草莓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7%,VC含量提高11%。

    草莓的外观品质、风味和营养物质是影响草莓市场价格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增施复合肥是传统地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方法,但长期大量地施用复合肥可能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营养元素失衡,最终导致草莓果实产量不稳和质量降低等问题[13],而配施有机肥既可以改善草莓果实的不均匀性,又可以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增添草莓的风味,且有机肥中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多糖、黄酮、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皂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14],其通过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可提高土壤酶活性[15],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植物的根系结构,增强土壤肥力,通过提高植物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16-17],且目前有机肥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堆积、掩埋、焚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18],已成为我国中药产业面临的重要难题。有机肥开发为一种新型肥料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许多本草土壤改良粉剂开发的有机肥已面世[19-20]。因此,从土壤长期保护和农作物长期高效生产的方面考虑,配施有机肥应成为草莓施肥的更优选择。

    参考文献

    [1]沙春艳.5个草莓品种果实品质的比较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2(2):37-39.

    [2]王宇娟,王连君,宋来金.不同草莓品種果实品质的综合比较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64-66.

    [3]侯玉茹,李文生,王宝刚,等.不同品种草莓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研究[J].食品工业,2015,36(3):65-68.

    [4]刘中良,郑建利,孙哲,等.麦秸、稻壳及菌渣还田对设施菜地的青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1):98-102.

    [5]扶庆权.HPLC法测定草莓、蓝莓和黑莓中维生素C的含量[J].食品工业,2015,36(11):283-285.

    [6]程振玲,定天明,孙春艳,等.HPLC法测维生素C注射液有关物质[J].中国药师,2013,16(3):390 -392.

    [7]程炜.浅谈Vc含量的测定方法[J].河北企业,2014(7):106.

    [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237.

    [9]阚建全.食品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330-344.

    [10]丁耐克.食品风味化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199.

    [11]张运涛,王桂霞,董静,等.草莓5个品种的果实香味成分分析[J].园艺学报,2008,35(3):433-437.

    [12]张运涛,王桂霞,董静,等.33个欧美草莓品种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分析[J].果树学报,2011,28(3):438-442.

    [13]齐长红,路河.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27(11):30-31.

    [14]黎智华,祝倩,姬玉娇,等.六种中药渣的营养成分[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7,29(1):91-95.

    [15]陈美兰,申业,杨光,等.中药渣有机肥对丹参的促生作用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6,46(11):1296-1303.

    [16]周修腾,陈美兰,杨光,等.不同中药渣有机肥对膜荚黄芪生长以及根系结构的影响[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3):335-338.

    [17]陈美兰,申业,周修腾,等.施用不同中药渣对甘草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0):1811-1814.

    [18]孟小燕,于宏兵,王攀,等.低碳经济视角下中药行业药渣催化裂解资源化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32(6):32-35.

    [19]张殿兴,火明勤.一种以中药渣为主要原料的草莓栽培基质:CN201610499527.2[P].2016-12-07.

    [20]张璟璟.一种中药渣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CN201410508169.8[P].2015-01-0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