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与调整方法解析 |
范文 | 杨曼虹 摘 要:对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技术设计模型的基本状态,进行调整方案的确定,旨在通过调整方案的整合以及技术的优化处理,提高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的有效性,为装置的设计及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方案 在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的过程中,轴向心力的平衡协调可以保证离心泵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寿命。而且,在平衡轴向力维持中,多级泵设计是较为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多级离心泵轴使用中,存在着结构复杂以及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这些影响因素的出现无法实现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的准确性,降低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研究中,结合多级离心泵J421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轴向测量以及方法的调整,研究内容如下。 1 多级离心泵结构 在多级离心泵J421系统使用的过程中,冷凝泵是单壳结构泵。多级离心泵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中的外部使用螺栓将两端蜗壳以及导叶进行连接,并依靠驱动侧上的方法,确定泵入口。在系统高速旋转中,不同层级的叶轮轴向力呈现出叠加的状态,并在某种程度上增强系统的平衡效果。多级离心泵结构中,冷凝液泵主要采用了平衡盘与平衡鼓的装置,通过驱动运行,实现多级离心泵轴向的科学測量[1]。 2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及调整方法 2.1 多级离心泵转子窜量的测试及调整 在冷凝泵轴向平衡设施运行中,由于平衡盘的阻碍,会导致转子窜量相对复杂,应该在未安装轴承、平衡盘以及机械密封等状况下,进行转子轴向移动部件的判断,然后加入一个长度为“a+a1”的轴套进行安装,实现平衡盘的稳定协调,逐渐提升转子窜量测量的精确性。通常状况下,测量方法分为不同的方式:第一,转子窜量的监测方法。在该种测量方法构建中,应该确定后泵端确定为加工平面,然后进行测量基准的确定,将转子推向一侧,用深度尺测量基准平面轴头的尺寸,将转子推到另一基准面时进行轴头基准平面尺寸的测量。第二,半窜量测量方法。在该种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止推轴承的位置,并进行稳定安装,及时测量出轴头到泵体平面的距离,确定转子的旋转位置,然后拆除转子向入口侧进行最大位移的移动,实现半窜量测量[2]。 2.2 多级离心泵平衡盘间隙的测量及调整 在多级离心泵平衡盘间隙的测量及调整的过程中,对于间隙测量而言,其测量方法与转子窜量测量存在着相似性。测量轴头到泵体需要呈现基准平面的状态,然后确定转子的旋转位置,并在拆除止退轴承之后,将轴在转子的工作位置向侧方向移动,当达到平衡盘与平衡坐接触的状态,确定平衡盘的间隙,在这种测量中间隙值最小。通常状况下,在平衡盘间隙调整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以下几个方法:第一,运用旋动止轴推动轴承的内侧带动螺纹的轴承盖,保证转子移动到间隙的设计范围之中,当转子整体移动时,会使系统中的半窜量以及止推间隙发生改变,因此,在这种状况下,应该重新进行转子的半窜量调整,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第二,在平衡盘间隙调整的过程中,当平衡盘间隙过小时,应该确定车削平衡盘,并进行背侧以及端面的调整。当平衡盘间隙过大时,应该在平衡盘背侧增加轴向间隙,通过系统的调整及改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该种状况下,转子半窜量以及止推间隙的无需调整。 2.3 多级离心泵轴承轴向间隙测试及调整 在多级离心泵止推轴承箱结构分析中,将泵的轴承止推间隙设定为c,通过轴承外侧压盖的拆卸,可以提高测量的简单性以及操作性,这种测量方法与其他测量方式相比相对简单。但是,在轴承止推间隙测量中应该确定测量的准确性。冷凝液泵轴承止推间隙测量中,首先,在百分表测量法中,应该在驱动侧轴头架百分表中,进行转子的来回窜动,然后确定轴承止推间隙。其次,在深度尺寸测量法确定中,应该将转子推向驱动侧,确定深度尺寸测量轴承腔体尺寸[3]。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多级离心泵轴向测量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系统运行的状况,进行测量以及调整方法的确定,不断提升测量的准确性。在调整中,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良好性、稳定性,应该按照测量数据进行调整及时更换零件,避免车削加工的调整。而且,也应该进行配合间隙的状态,进行装配间隙方法的调控,逐渐提高多级离心泵轴测量的有效性,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杜辉.精调多级离心泵轴窜量以提高泵效的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06):189-190. [2]林玲,牟介刚,郑水华.平衡鼓间隙对离心泵轴向力平衡的影响[J].轻工机械,2013,31(06):13-15. [3]孙胜微.多级离心泵故障分析及解决办法[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2(05):87-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