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巧设情境 有效追问
范文 李华
【摘 要】怎样的练习学生更喜欢,很大程度取决于练习的情境是否引发学生愿意进入练习的场域,练习的追问是否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喜好”“心理喜好”和“认知喜好”出发创设练习情境,并通过“同与异”“算与理”“形与数”等方面的层层追问,探求练习的高效之策。
【关键词】练习 情境 追问
平时的教学中,时常听到教师为学生的练习情况犯愁:“这个练习并没难度,学生解题怎么就花费了那么长时间呢?”“反复强调 ,练习中要阐述清晰过程和思路,学生怎么总是做不好呢?”……显然,从教师的话语中,看得出大家很关注每次数学练习的效果。然而,效果的达成度往往是由学生对练习的喜欢程度决定的。上述拖延时间、答题过程不清晰等现象,都是学生对练习主观淡漠、情感懈怠的不积极反应。这些都将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这样的练习学生喜欢吗?怎样的练习能够真正引发学生“练一练”的兴趣,能够真正拨动学生“究一究”的欲望?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学生喜欢的练习应该包含“良好的练习情境”和“优质的练习追问”两要素。创设良好的练习情境,能引发学生自主进入练习场域,享受信息的渐入佳境之感;拟立好优质的练习追问,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热情,收获思维不断生长之力。
一、设“比较”之境,拟“同与异”之问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知异同。生活中的选择、评价等都是以比较为基础的,所以练习中我们可以尝试迎合学生的“生活喜好”,关注“比较心”,创设“比较”情境。同时,利用比较,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由表象推及本质。
例如,六年级“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教材呈现的例题教学层次清晰,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检验反思”为线索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此时,如果安排几个类似的练习题给学生做,学生依葫芦画瓢求出正确答案肯定是没问题。但这样的安排会导致学生对练习的欲望不强,对问题的分析不深刻,对解决问题经验的积累不丰富。为此,笔者以学生的 “比较心”为出发点,分别设计了“选择性比较”“求同性比较”和“求异性比较”三组练习,步步追问、层层深入。
第一组“选择性比较”练习:

追问:通过交流,这两题大家都找到了“書的总页数-已经看的页数=还剩的页数、书的总页数-还剩的页数=已经看的页数、已经看的页数+还剩的页数=书的总页数”等几个数量关系,你在列方程时,分别选哪个数量关系比较恰当,为什么?
第二组“求同性比较”练习:
(1)一桶油,用去25%,正好用去2.5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2)一桶油,用去25%,还剩7.5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追问:这两题为什么都可以列方程解答?两题都是列方程解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第1题是简单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第2题是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为什么认为第2题稍复杂,它复杂在哪里?
第三组“求异性比较”练习:
(1)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共80个。其中篮球占45%,其余的是足球。买的足球有多少个?
(2)学校买来一些篮球和足球,其中篮球占45%,足球有44个。买的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
追问: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第1题不列方程解?
先后设计三组练习,第一组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数量关系,这是学习的关键;第二组引导学生思考已知量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对应关系,这是学习的重点;第三组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情况,这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在一定的比较情境中多次追问“异同”,很好地引发了学生进行自主比较。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能更好地掌握题目特征,更好地关注问题的核心,更透彻地分析问题。
二、设“互助”之境,拟“算与理”之问
互助合作是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取向,合作既能面向全体,又能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根据当下学生的年龄特点,沟通、交流、合作是他们的交往需求,所以,我们以学生该方面的“心理喜好”为契机,关注“互助情”,创设“互助”情境。在互助情境中,充分体验同伴合作的愉悦,在合作中对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动力。
例如,五年级“小数乘小数”是典型的关于数的运算知识,关于这方面的练习,有的可能是靠练习的题量来完成教学要求,有的可能是通过整理错题集有针对性地练习来达成教学目标。总之,这方面的练习要在形式上创新很难,而要在内容上能讨学生的喜好那就更难了。但特级教师张齐华设计的“小数乘小数”练习,无论是练习形式还是练习内容的追问都紧紧围绕“互助互学”展开,真可谓是精妙独到。
第一组“互推荐”练习:
复习巩固整数乘一位小数,教师出示以下几题:1.6×24、9×4.7、4.2×32、1.36×4、72×0.56、1.15×12。
追问:你推荐哪两道题帮助大家复习比较合适呢?
学生分组积极讨论后,基本都自主选择了第1、第6题进行练习,这两题既体现了练习的梯度,又迁移了整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第二组“互设计”练习:
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动性,教师请学生尝试互相出题:要想真正设计出好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可不容易,请大家试着设计三道小数乘小数的练习题,并说说为什么设计这几题。
一番思考后,学生都设计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比如有“7.5×3.7、7.5×0.75、6.5×4.4”难易层次比较明晰的三道练习,还比如有“9.13×1.18、9.99×23、1.15×1.2”计算量大且容易混淆的三道练习,这些练习为归纳和演绎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作了充实的准备。
第三组“互诊断”练习:
“爱找茬”是小学生的童趣心理特点,教师“奖励性”地设计了“王阿姨计算8.6×3.2得23.4”这样的练习,并追问:这个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
瞬间,学生的思维之花踊跃绽放,有的说:我估计了一下,这题的结果不可能比24小,因为整数8×3=24。有的说:我通过两个乘数的末位数相乘2×6=12得出积的末尾应该是2,不可能是4。还有的说:8.6×3.2的积应该是两位小数,从积的数位上判定就不可能是一位小数。学生从各个角度对练习进行了“纠错”。
师“乘胜追击”,出示“王阿姨儿子的口算方法(如右图)”,追问:结合图,你能看懂王阿姨儿子的口算方法吗?
三组的互助合作练习,很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热情。第一组的“互推荐”,学生从原先以为6题的“工作量”降低至现在只要2题的“工作量”心理中产生“获得福利”的兴奋感,因而推荐得特别起劲和认真。其实,这个推荐是对旧知的回顾整理,也是为新知的创作铺垫。第二組的“互设计”,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要“露一手”的激情。学生竭尽全力想让自己设计的练习既典型,又最好能够难倒对方,因而创作时极其投入。其实,这样的趣味性“刁难”,又何尝不是对创作者本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思维提升能力进行自我考验的良方呢?第三组的“互诊断”,真可谓是一箭双雕,既丰富了学生知识检验的途径,又通过竖式计算与图形结合,再次厘清了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三、设“探究”之境,拟“形与数”之问
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发现新现象,得出新思考,深层次剖析和解决问题。形象直观和猎奇探索是学生的“认知喜好”,我们不妨培养学生的“探究欲”,尝试创设具有探究情境的练习。同时,“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利用数形结合,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例如,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这是一节概念性的课,知识抽象,即使学生在新知学习时对分数的含义、读写及各部分的名称等都有较好的掌握,如果不安排进一步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对知识提炼、概括与深化,那么学生对分数的感知和理解将是很有限的。为此,对于该方面的知识,不妨设计一些颇具探究意味的练习。
第一组“究意义”练习:
(1)下面哪些图里的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2]。

追问:图1、图4的涂色部分怎样变化就也可以表示它的[12]了?从这些图中你明白了什么?
这组题使学生明晰:不管是什么图形,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1份都是它的[12]。
(2)如果下面的每一个圆都表示1,请分别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的涂色部分。

追问: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悟到:不管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都表示平均分的几份中的1份。
第二组“探大小”练习:
结合上图,比较同一个圆的[12]、[13]、[14]、[15]的大小。
追问:按顺序观察这些分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通过比较,得出:同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则它的每一份就越小。
第三组“悟思想”练习:
如果把[12],[13],[14],[15]……这些分数在分数条上表示出来,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追问:这个是[1( )],你是怎样想的?[14]有多大,[15]呢,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依次交流说出[16],[17],[18],[112],[116],[132])
逐渐地,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由许多单个分数条堆砌成的神奇分数墙,这样的分数墙的出现,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强大的震撼效应:“两个[14]是一个[12]。”“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像这样的分数我们还可以找很多。”……学生在数形结合方法的引领下,不仅直观感知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还深切体会分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更惊奇地发现分数个数的无限性。尤其值得惊叹的是,如此的数形结合方式,已悄悄地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数轴”的种子,函数概念已呼之欲出。
综上所述,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喜好出发,设计出具有良好情境和优质追问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学生会更喜欢。
(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21418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