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航标维护管理模式探讨 |
范文 | 袁兴 摘 要:作为航行安全的重要保证,航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科技的发展,航标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这就对航标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航标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强化航标维护管理提出了几点意见,以期对航标维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形势;航标;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697 文献标识码:A 航标用于表示航道的方向、边界和障碍物等,能够给过往船只提供相关航道讯息,确保船只航行安全。因此,对航标的维护管理直接决定了航标效能的正常发挥,关系到了船只航行安全,为确保航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就必须对其采取维护和保养措施。 一、航标维护管理的内涵 航标维护管理主要分为日常养护、例行维护和应急修复,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检查维护工作。 一是对灯器的维护。目的是确保灯器没有受损,能够正常工作并对船只实施正确引导,需要对透镜、太阳能电板、电池、电线等进行维护检查。 二是对能源的检查。海上航标一般采用太阳能或风光互补发电技术,因此在检查中,主要检查太阳能电板是否保持完好,并对电路进行调试。 三是对外观的保养。主要是对航标外观进行养护,对航标的涂色、编号、油漆等进行检查并补漆,适时清理航标上附着的贝类、泥土和鸟粪,并及时除锈。 四是对结构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浮动航标是否有被船舶撞击而产生的形变,固定航标的固定物是否稳定,检查各个部件的螺栓固定情况,以及灯架、钢制结构、浮体等情况。 五是对内部的检查。主要看是否出现了漏水、渗水的现象,各个部件结构是否完整,转动部件是否灵活,有无锈蚀霉变的情况。 在进行检查后,要实事求是地将检查维护的内容和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登记,并及时对报废的航标进行更换。 二、航标失常现象分析 海上航标失常包括灯器、供电系统、标体的失常等,一般表现为灯器破损、供电线路短路、航标锚链断开等。由于天气、环境、潮汐等因素的影响,航标失常的现象比比皆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因素 一是恶劣海况。沿海水流不稳定,水位涨落快、冲击力强、表面流速急,同时,水流中会夹杂许多泥沙、植物和岩石,在水流和杂物的冲击下,航标很容易流失甚至沉没。同时,受潮汐影响,海洋航标较易漂移原先所在的位置,从而会对船舶的航行产生误导。此外,海底沙石底质对锚链的磨损影响较大,强海流水域也可能造成浮标移位。二是恶劣天气。寒潮、大风、风暴潮等恶劣天气是导致海洋航标出现故障的主要因素,由于航标大多设置在野外空旷地区或是航线折转位置,因此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很大。如台风、龙卷风可能会导致浮标沉没、岸标损坏;雷暴天气可能导致灯器失常;长期的阴雨天气会导致太阳能电源无法充分供电;洪涝灾害可能会将浮标卷走;在雷雨季节,如不能做好防雷击措施,航标可能会被雷电击毁。上述这些现象都会造成航标的失常,从而对航运产生不利影响。 2.人为破坏 (1)船只碰撞 船只的碰撞是导致航标失常的最普遍因素,一般而言,船只碰撞引起航标失常大多发生在清晨和夜晚,雾气导致视野不良的时候,地点则主要在航道转弯、港口出入口、浅滩航线这些水文条件相对恶劣的地段。 航标对船舶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水文条件较恶劣、船舶更加依赖于航标引导的地段,如果碰撞导致航标失常又未能及时修复,后续船舶缺乏引导,将更容易发生事故。 (2)盗窃、破坏 航标中的灯器、太阳能电板等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物品,加之海上浮标的监控难度较大,这就为预防盗窃增加了难度。在部分水文条件较好且管理相对松懈的地段,如果当地治安环境较差或是当地民众缺乏保护航标的意识,就极易产生人为破坏航标的现象。 三、新形势下航标维护管理的强化 1.做好巡查工作 在现行的航标维护管理中,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应用的最多,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定期对航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航标一直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其设备的可靠性。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航标的铺设范围也日益扩大,因此在航标巡查的过程中,要尽量引进新技术,如使用摩托快艇、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设备辅助巡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2.针对航标失常原因制定针对性办法 一是在水文条件较差,容易引发浮标被撞或移位的地方,应通过航道整治规范航道运行秩序,优化航标配置,降低航标被撞击的几率,从而减少因撞击而导致的航标失常。 二是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在天气变化可能导致寒潮大风和风暴潮来临之前,要及时检查补充应急物资器材,加强航标运行监控值班工作,必要时临时撤除部分航标,以降低损失。 三是在冰冻期来临前,冰冻港口、水域,可以采取更换冰区浮标和撤除部分浮标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其抗击恶劣气候的能力。 四是充分运用舆论宣传,特别是在渔船作业频繁的港口水域加强航标条例和法规的宣传,使周边人民群众认识到航标的重要性,督促他们自觉去保护航标,配合相关部门的行动,并对碰撞损坏、盗窃航道设施的行为予以制裁。 3.加强对先进技术的运用 航标遥控遥测是一种建立在传感测控、无线通信、GPS定位、航道电子图等多种高新技术之上的先進测控技术,该技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航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遥控遥测,掌握浮标位置,检测航标灯、电源、太阳能极板等设备的技术参数是否正常,在设备出现故障失常时及时报警。通过引进遥控遥测技术对航标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从而降低巡查成本,也能够及时发现出现故障的航标,快速更换,提高航标设备的工作效率。但目前该项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设备稳定性不高,有时会出现误警误报;检测精度距离技术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需要加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所以,采用该项技术时必须多加注意,尽量提高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在航标维护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航标维护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培训和评比竞赛,通过举办航标员培训班、开展青工技术比赛等方式,调动广大航标维护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既懂得计算机相关操作,又具备航海维护管理所需的高等专业知识,如航海知识、高等数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等,努力提高航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为航标维护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为航标维护管理打造一支高效、精干、爱岗敬业的队伍。 结语 为了确保航道运行秩序、提高航道运行效率,对航标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必不可少,在航标维护管理中,要及时引进现代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运用多种手段对航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监控管理,积极有效拓展航标功能,为航道正常通航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桂强,施劲松.航标遥控遥测系统异常分析与控制[J].西部交通科技,2014(8):92-95. [2]廖维勇.港口水域的航标管理分析[J].大科技,2013(8):147-148. [3]胡优.浅析如何提高航标管理[J].珠江水运,2016(12):24-25. [4]黄圣雄.航标维护管理工作和发展的设想[J].港口科技,2014(8):37-39. [5]朱景鹏.做好新形势下航标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天津航海,2014(3):45-47. [6]方开红,宋文广,邬春学.三维一体航标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4(4):391-3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