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要点 |
范文 | 张雷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在随着社会趋势而改变工作方向,工业产品的质量风险监测工作也要在这个时代随之得到改革。工业产品作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产品,更要确保其质量过关,而质量风险监测则是为确保其质量而必须要落实的一项工作。为了确保监测的精准性,该文将针对工业产品的质量风险监测要点展开思考,促进工作改革。 关键词: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志码:A 工业产品是广泛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基础产品,工业产品的质量检测决定着其能否更好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作中,而质量监测则是关系到其实际应用成果的重要一环。要进一步完善质量风险监测体系,才能保证工业产品的质量问题得到更明确的体现,方便后续进行完善,文中将对此展开深入分析,以促进监测体系的完善。 1 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1.1 产品信息的收集 任何风险的防范,都要以充分的信息为基础,如同防范与治疗疾病的过程,必须要事先对病患的各方面身体机能信息进行了解。因此为确保工业产品的质量风险监测结果更加精准,首先必须要做好信息的采集。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应当首先从多个渠道全方位地收集产品信息。只有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后续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目前的产品信息收集过程当中,网络自然是最为常用的信息收集渠道,借助信息渠道,能够更快且更加全面地收集到产品的多方面信息,并且能够更快地完成信息的分析与整合,所有的信息在后续工作过程中,都是重要的依据,因此必须要对信息的收集提起重视。为了获取更多的、更加准确的信息,首先必须要针对各网站、各媒体报道的产品质量信息进行搜索与分析,同时要进行对比。其次是要进一步开展对于信息的日常跟踪检验、监督抽查、日常检验以及对异常产品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等。在信息收集过程当中,最应关注的是产品消费者的投诉与举报,这能够体现出产品实际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此外也包括产品的召回信息等,在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下,更能够收集到来自各国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国外检测标准更新的情况与各类产品在各国的抽查信息等。对于这些信息的收集,要注重实效性,由于信息的获取必须要以当前为主,过时的产品质量信息并不具备实际的参考与分析价值。 1.2 信息的筛选 产品质量风险的检测分析,不但需要有很大的信息量,同时也要确保信息的精准性,提升信息的有效性,因此在真正开始监测工作之前,必须要对风险信息进行区分与整理,做好信息的分类筛选,排除不必要的、雷同的信息,这些不重要的或是重复的信息,不但不会给产品质量风险的监测分析提供依据,反而会加大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必须要通过严格地筛选分类,将不同的信息整合到不同的区块,保留有参考价值的有效信息,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工作推进更加顺利。为了保证信息筛选的准确性,应当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首先筛除重复信息及失效信息等,将有效的信息产品进行分类,并且划分好风险等级,将数据根据不同的等级或是类别录入数据库,建立起检索的目录,这样才能在需要时更快地调取信息。 1.3 信息的分析 如上所述,信息质量风险的监测是以信息为基础的过程,对于信息的分析,主要是指对前期收集到的信息去进行初步研究,此外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还要积极关注国外的贸易技术发展动态,要进一步强化对于出口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反馈、发现问题时才能及时召回产品、并且也要充分重视消费者不良反馈等非官方的质量问题信息。要依照国内外所关注的产品质量热点问题,跟随质量监管发展的趋势,分析问题出现的频率、问题的类型等,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地得出产品风险信息。 2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的实施策略 2.1 产品风险现状分析 我国的工业产品风险分析工作体系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已经建立起了大致的框架,相应的工作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在当前的监测方案体系当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即该区域产品与行业市场的概况、引发质量问题与事故的典型案例、近年来对于工业产品的全国范围抽检情况、各地小规模的抽检情况、国外的不合格产品召回信息以及国内外的产品质量问题对于业务影响的实际数据等。这些工作都是确认风险的必要工作,目前依然随着工作的开展而不断得到完善,只有经过更加全面的信息收集,细致地进行信息分类与分析,才能够最终得出更加可靠的风险信息,并且事先采取对应的措施去排除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2.2 开展风险监测的必要性 对于风险监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首先必须要从相关的事故案例与业务影响相关数据入手进行着重分析,这些都是不合规范的产品信息,如果产品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则会引发安全隐患,甚至更可能对大众的人身健康或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简而言之这些问题信息能够反映出风险的源头,因此要根据这些问题信息去分析风险类别以及风险的影响程度等。其次是要从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入手进行分析,象产品参数以及外界影响等,这些信息能够为风险的评估分析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为后续监测工作提供保障。最后是要对监测产品的购样数量、范围等相关指标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更加完善可行的产品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这样一来,相关的检测机构便可以依照监测的方案去进一步开展后续的实际产品监测工作,可见产品风险检测方案是重要的工作基础。一般情况下,风险监测的取样主要是通过市场购样的形式去得到样品,而生产取样则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方案。为了确保相关监测数据的精准性与全面性,购入样品的区域应尽可能广泛,要涵盖网络购物平台、超市、商场、批发市场与零售摊点等,档次应也全面涵盖高中低档。 2.3 风險因子的风险等级评估 风险因子是引发风险的要素,而风险等级是指风险因素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以及处理的紧急程度。这在工业产品风险监测工作过程当中是重要的基础信息,为了确保风险监测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必须要做好对风险因子的风险等级评估。作为工业产品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满足预判性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途径。从前期所收集到的大量风险信息当中,能够全面获取相关的风险因子,而后可以借助对问题产品的购样监测,去对问题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等进行验证。如果发现了安全隐患,象产品包括不该添加的物质,或是某一批次受到了过多的投诉等,专业的评估人员可以依照监测所得的数据去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判定。可用的评估手段有很多,包括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矩阵分析法等,这些都是常用的风险矩阵分析手段。为了得出风险信息,首先应当尽可能地列举出所有可能存在影响的潜在问题,并且要对潜在问题发生的概率进行判断,其次是要对这些潜在问题发展可能产生的人身安全影响或是社会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能够得出风险因子的实际分级信息,通过对比自然能够准确地定位风险等级。 3 结语 工业产品当前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现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风险监测则是确保工业产品得到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该文主要针对工业产品监测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分析要点以及实施措施展开了分析,完善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欧阳华.基于风险监控导向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8. [2]伊博.北京市公布2018年人造板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计划[J].中国人造板,2018,25(4):40. [3]施京京.守好安全底线先要怼住风险——全国质监部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纪实[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7(2):8-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