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石湾陶塑技艺的前世今生 |
范文 | 张碧娟 摘 要:石湾陶塑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晚期河宕贝丘遗址的印纹陶,唐宋时期石湾陶塑技艺逐渐兴起,至明清时期石湾陶塑技艺更是成为岭南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其造型独特、釉色斑斓、技法多样、善仿各大名窑特点著称于世,它独特的迷人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显现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特有的美,本文站在石湾陶艺的历史性、艺术性、地方性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的使石湾陶塑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 关健词:石湾;陶塑技艺;历史;传承;发展 1 石湾陶艺的历史沿革 1.1 深厚的历史渊源 石湾的形成与发展,与制陶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初碑记中记述:“南海石湾一隅,前际大江,后枕岗埠,无沃土可耕,无货物贸易,居民以陶为业,聚族皆然。陶成则运于四方,易粟以糊其口。”[1]说明石湾区内丘陵遍布,可耕作地极其有限,农业生存不能满足其日益增多的人口需要,制陶业是其生命线。石湾制陶的深厚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岭南古越族先民所创制的几何印纹陶。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河宕贝丘遗址,位于石湾大帽岗西麓的河南村,在1960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1977年由广东省博物馆和佛山市博物馆对河宕遗址进行了联合挖掘,揭露面积约750平方米,其文化层厚1 ~ 2.2 m,包含着三层颇为丰富的文化遗存[2]。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物,包括了猪、狗、牛、鸟类、大象、牡蛎、螺等多种陆生、水生以及两栖动物的遗骨;出土的各类印纹陶片更是多达17000多片,拍印的纹饰主要有水波纹、圆圈纹、叶脉纹、s形纹、菱形纹、方格纹等各种组合的纹饰,总数多达四五十种。艺术通过塑形来反映生活,表达劳动者的思想情感,石湾河宕的印纹陶作为一种原始艺术也不例外。河宕印纹陶是石湾先民对岭南工艺的杰出贡献,是他们长期劳动智慧的结晶,也是先民们的生活在艺术上的表现和升华。此时的石湾陶艺创作还处于萌芽阶段,艺术风格朴实无华。 1.2 唐宋的兴起 秦王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据史载,秦汉时,石湾地区为南海郡番禺县属地。这一时期,也是我国雕塑艺术發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除了用雕塑艺术品装饰美化宫殿外,还盛行厚葬风气,用陶佣明器逐渐代替活人殉葬。秦汉时期北方民族大批南迁,传播了中原文化,石湾地区的制陶业也比以前有了较大进步,各种陶制人物、动物殉葬陶佣也得到相应发展。1964年广东省博物馆和佛山市博物馆在澜石发掘了10多座东汉墓葬,其中著名的“水田附船模型”,该模型呈横长方形,上面有水田六方,田中有扶犁耕田,磨镰收割,插秧堆肥的泥塑形象,水田后方有小船一只,生动的展示了东汉时期珠三角地区的农业生产情景[3]。唐宋时期石湾窑烧制的艺术陶器,除了直接塑造艺术形象,更多的是表现对器物的美化装饰上,使得日用陶器更具观赏性。此时石湾陶器装饰采用深浅浮雕方法塑造形象,然后堆贴与器物表面进行装饰,制作工整有序,繁而不乱,如唐代陶坛就是此类方法,还有另一种勾勒花纹装饰,表现有刻花、印花等,线条流畅,简练清晰,充分表现了民间艺人的创作才能,为明清时期的石湾陶艺繁荣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工艺基础。 1.3 明清的鼎盛 由于元代对工匠的残酷管理,因此不少在中原从事陶瓷业的陶工相继逃到岭南进行生产和创作,他们带来名窑的制陶技术和工艺,到明代时,累积世代经验的石湾陶工,进一步吸收了名窑成就,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凡各大名窑的产品皆能成功仿制,明代石湾窑所仿各大名窑作品达到了足以乱真的地步,“这类仿制品流传于国外者不少,如英国伦敦以收藏中国古文物著称的猷莫科波拉斯,其藏有一件所谓钧窑的红釉碗……查实这是石湾所仿制的牛血红器”[4]。明代石湾陶器以其新颖的艺术形式,斑斓多变的釉色和古朴的造型,赢得了市场。在成型上除了传统的手制、轮制最主要表现在行业的分门别类专业化生产;在釉色上,不但创制了黄、绿、青、蓝、红等十几种釉色,对窑变釉的运用更加熟练,为石湾陶艺开辟新的前景;此时石湾陶艺品类丰富,题材广泛,名家辈出,种类有人物、动物、器皿、建筑装饰等,并出现了苏可松、陈粤彩等名家。 清代的佛山各类手工都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其中冶铸业、纺织业、制陶业、民间工艺更是佛山的支柱产业,佛山也因此成为我国四个名镇之一。清代石湾陶艺兴盛,首先表现在陶艺种类名目繁多,有人物、鸟兽、器皿、山公等,还有园林建筑、日用工艺品、陈列观赏等,使用范围之光,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次表现在釉色的绚丽多彩,石湾仿各大名窑的釉色,其中以翠毛蓝、三稔花、雨淋墙、虎皮斑等最为著名,清代石湾的仿钧窑形成了“钧窑以紫取胜,广窑以蓝胜”,以至于被称为“广钧”[5];再次是石湾陶艺表现手法多式多样,清代创造了胎毛及搓睛等独特手法,使动物栩栩如生,人物形象则以形写意,寓巧于拙,充满意蕴之美。清代的石湾陶艺已是岭南地区最为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创作繁荣,硕果累累,不但为岭南艺术做出了杰出贡献,还为增强世界文化交流上发挥积极作用。 1.4 当代的繁荣 清政府瓦解后,民国时期特别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石湾陶业遭遇了严重的衰落,到解放初期,石湾全行业仅保存了十几座窑灶,其中仅七座可生产,陶工也不过千人。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艺犹如枯木逢春获得新生,逐渐成立了合作社,随后又成立美术陶瓷厂,变为集体化的生活管理,同时将无数为谋生计而流落他乡或转行的民间陶塑艺人请回石湾,给予政策扶持,让他们继续陶艺创作,刘传、区乾等一批老艺人这段时间加入了美陶厂,同时他们培养新生力量,后来陶艺大师庄稼、刘泽棉、廖洪标等就是刘传大师培养出来的徒弟。这段时间石湾陶艺从题材、造型到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提高了石湾陶艺的新水平。文革时期,石湾陶艺遭受了严重摧残和破坏,不少优秀工艺美术珍品被毁掉,许多创作人员,艺人、技术人员深受迫害,造成全行业生产急降,品种锐减损失惨重。十年浩劫结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迎来了工艺美术行业的春天,石湾陶艺发展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和创作,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不少作品被选送到香港、澳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博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和高度评价。石湾陶艺在造型、表现手法以釉色上都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著名诗人郭沫若曾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石湾陶艺。 2 石湾陶艺的特色 2.1 善仿善创,形成独特风格 石湾陶艺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工艺基础,历代相传,同时又善仿各大名窑产品,充分发扬我国传统名窑制陶的优良传统,博取众长,从而形成石湾陶艺自己独特的风格。我国宋代的定、汝、官、哥、钧等诸多名窑的产品各具特点,都被石湾窑模仿的惟妙惟肖。汝、官、钧窑都以釉色见长,哥窑以冰裂著称,定窑则有丰富精美的装饰花纹,明清时期的石湾即能仿制这些产品了。其中以仿钧窑数量最大,从花瓶、水洗到香炉、挂壁等,不胜枚举。对于石湾善仿全国各大名窑成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的教授梅健鹰曾给与高度评价“石湾集宋代各大名窑之大成,仿钧而青出于蓝,独创石湾自己的艺术风格”。如石湾仿钧窑“雨过天青”釉色时,石湾艺人利用蓝釉发葱白点的窑变现象,烧成独特的“雨洒蓝”,犹如夏日蔚蓝的天空突降一阵骤雨,《陶雅》中称它“较之雨过天青尤极浓艳”。石湾陶艺在模仿名窑中不断升华和提高,成为我国陶瓷艺术百花园中的亮丽的一朵。 2.2 造型生动,充满生活之美 石湾陶艺的特色之一是造型生动,产品不论人物、动物、器皿的刻画,都致力于艺术典型化的塑造 ,每件作品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各种造型达到了“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较少雷同,自明清至今,历代艺人塑造了数以百次的《屈原》、《钟馗》和《关公》的形象,面貌长相,大同小异,各具特色,绝无相同。这是艺人们强调自己的艺术理解,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互相抄袭照搬的缘故。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石湾窑从来都是民窑,生产性质与官窑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为市场和群众需要而生产,不是为帝王权贵服务,因此它的创作具有更多的自由性和原创性。石湾陶艺是属于民间工艺的一种,它的主要使用对象也大都是社会中下层劳动者,绝大多数艺人本身就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十分了解群众的爱憎与苦乐,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创作出来的产品,散发着芬芳的生活气息。 2.3 技法多样,具岭南地域特色 技法多姿多彩是石湾陶艺的重要特色,在陶艺作品的成型技法上,至今还保留传统的手印原作方法,同时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采用了现代的注浆成型技法;在产品造型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刀塑、按塑、捏塑、贴塑、刻塑等方法,使各种造型具有生动的艺术效果,其中的微塑山公,是用手工搓捏出来,再用特制的工具刀刻塑出来,以微小精细著称,人物小如米粒,但五官俨然,衣冠俱全,比例恰当,文理清晰,是石湾民间陶塑艺人的一大创举。施釉技法方面,上釉的方法有:搽、涂、荡、泼、浸、淋等十多种方法。石湾陶艺的作品饱含岭南人特质,如劳动群众往往都是裸身、短裤、蓑衣、笠帽,作品“抽竹筒水烟”、“好大靓蕉”、“夏夜招凉”等岭南群众生活寫照,使岭南人观赏时犹觉亲切。 3 石湾陶艺的传承与发展 石湾陶塑技艺发展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现实的生存环境令年轻人难以把这门技艺当成终身职业。在此情势下,如何更好的使石湾陶塑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是我们目前所要研究的方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3.1 建立完善对石湾陶艺人才的保护机制 石湾陶艺发展至今拥有庞大的创作群,呈现空前兴盛,一批陶艺家在陶艺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先后产生了刘传、庄稼、刘泽棉、廖洪标、曾良、黄松坚等十几位国家级的陶艺大师,以及冼有成、刘国祥、苏美颜、霍秀银、何毅青等五十几位省级大师、还有八十几位市级大师如潘超安、柴乾龙、吴满炽、宋敏等。另外石湾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普通陶艺家,光是石湾地区就近三百位陶艺家,他们用辛勤的艺术劳动,推动陶艺艺术的发展,为石湾陶艺赢得了荣誉,是石湾宝贵的财富。近些年来,石湾地区陶瓷业迅速发展,对陶艺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大,石湾顺应潮流,成立了人才智力市场,吸引了大批陶艺人才,有成绩显著的高级工艺师、工程师、艺人等,同时石湾积极大力培养本土的陶艺创作力量,涌现了一大批青年陶艺家,把石湾陶艺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石湾陶艺家是石湾陶艺的明珠,在历史上他们照耀着艺术的发展历程。在今天,他们仍然是陶塑艺术的丰碑,为石湾陶艺和岭南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3.2 始终坚持陶艺的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刘传在《论传神》中说:“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首要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艺术就不能自立起来”,石湾陶艺家就是以“源于生活,来于自然”,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潘玉书的人物作品细腻雅致,含蓄典雅,尤以仕女最具特色,具有深邃的艺术魅力,其代表作《贵妃醉酒》只见贵妃秀面微倾,双目低垂,肩披轻盈,丝带飘拂,形态丰盈,雍容自若,把似醉非醉的美人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使人联想到《长恨歌》中“云鬓花颜金步摇,侍儿扶起娇无力”之句[6]。任何艺术大师,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凭空而来的,都必须经过刻苦的磨练,认识材质特征,熟悉工艺流程,认识和掌握制作技巧,才会达到一种得心应手,自由发挥的境界。陶艺大师们的创作实践正是来源于此,例如黄炳善于塑造各类动物,尤其他的陶鸭惟妙惟肖,生态活现,好像浴罢归来,一摇一摆走着,张开嘴巴嘎嘎的欢快叫,故被人称“黄炳鸭”。黄炳塑造的动物形象如此传神,在于他自觉向大自然学习 ,师法自然,对生活体验深刻。 3.3 引导、支持、鼓励民间作坊的兴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石湾,石湾传统的手工作坊悄然兴起,这种兴起与当时的开放政策有关系, 特别是家庭个体户民间小作坊的出现,逐渐成为石湾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手工作坊相对比陶瓷厂的大批量生产,因为是手工艺品,价格自然比机械产品高,利润也高许多,往往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内在技艺含量取胜。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陶艺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品,有了艺术和技术等方面的附加值,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资本累积的重要源泉。石湾新一代年轻陶艺家加入,使得石湾传统艺人队伍血液在改变,对他们来说,未来的竞争不是资本,也不是劳动力,而是新技术、新创意和新的设计,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知识、经历去给产品更多的附加值。民间作坊的兴起,它代表了一种文化、价值的趋势,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延续,同时也是对未来石湾发展方向的折射。他促使我们对传统做出重新的认识,也促使我们对未来更好的展望。 3.4 加强对石湾陶艺的大力宣传和教育 技艺精湛的石湾陶艺是岭南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它优美的造型、和谐的比例、流畅的线条、多姿多彩的色彩,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石湾陶艺的宣传,一方面政府可以牵头为陶艺家搭建各种展示平台,加强对石湾陶艺的宣传报道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出一批德艺双馨、群众认可的陶艺家和优秀陶艺作品;另一方面利用陶艺教育,让青少年走进陶艺世界,全面了解陶艺知识,亲手创作陶艺作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德育和美育教育的良好途径。 如今佛山市不少中小学正在不遗余力的推动陶艺教育,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陶艺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让他们在劳动中收获乐趣,很好的实践了“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使石湾陶艺文化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顺治十六年(1659)《三院革私抽缸瓦税饷示约》,现存祖庙,高127厘米,宽65厘米 [2] 杨式挺.谈谈佛山河宕遗址的重要发现《岭南文物考古论集》 [M].广州地图出版社1998.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 文物出版社, 1984. [4] 张维持. 广东石湾陶器[M].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57. [5] <<石湾艺术陶器>>编委会. 石湾艺术陶器[M]. 岭南美术出版社, 1987. [6] 林明体. 佛山工艺美术品志[M]. 佛山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 198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