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大自然里探寻设计的厚度 |
范文 | 对王柏仁而言,探索事物的本质是重要的创作元素之一,他认为建筑必须靠双脚走出来,并不能只靠阅读。因此,他旅行,开启感知、探究文化的训练;热爱登山与探险,培养了对环境与空间敏锐的观察力;收集各式各样军用品与登山设备,从这些收藏品的实用功能,他理解到设计的厚度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走访建筑大师作品,看见不同于台湾这片土地的辽阔尺度与冲击,这让他持续思考身为一位设计者,该如何创造出诚实的建筑。 “风厝”为两栋建筑体,一大一小,外观相似,因此有了“大风厝”与“小风厝”的命名,是王柏仁从设计到施工监造,首次完整执行的作品。这也是继台东“野房子”之后,王柏仁再度以“风厝”入围2014年第二届ADA新锐建筑奖,这栋位在“风城”的建筑,以风为名,贯穿了整体设计,也落实了他对于自然与环境的思考。不同于其他邻栋建筑大多以小开窗阻隔“风”的灌入,风厝透过开口方向的配置,与种植植栽以减缓风速。为了符合业主希望房子里不会有建材味道的需求,开启了王柏仁更加深入探讨材料与建筑、基地环境的关系,以台湾当地、无多余加工的建材为主,空间中避免有过多的修饰,让材料本身具有的质感,表现空间的生命力。 Q:是什么动机,让您想参加第二届ADA新锐建筑奖?您投了3个案子参赛,评审说这3案都超过您上届参加的作品水准,请问这3个案子您最喜欢哪一个? 王伯仁:会参加第二届ADA是因为朋友的询问,刚好事务所也有3件作品完工了,因此就去投稿。这3件作品是“台中红点文旅”、“金门炮阵地战争地景博物馆”,以及“风厝”,结果是风厝入围,让我满晾讶的。 我最喜欢金门炮阵地战争地景博物馆,因为再也不会有机会做相同议题的案子。这个案子里,共有7个不同基地分布在大小金门,都是将废弃的军事设施、阵地或建筑物活化为观光用途。7个基地串联起金门的战争地景与时空记忆,独一无二的特质,越在地似乎也越国际。 Q:怎么会选择在新竹成立事务所? 王伯仁:我因为到国外工作、旅游,离开台湾很多年再回来,其实对台湾各地都不熟识,因此没有特别对哪个地方、区域感觉是困难的或容易的。刚回国时,我在台北租了一个办公空间,那段时间完成我的第一个案子“很久很久以前故事屋”的图面后来新竹工地就成为我的办公室。 Q:是什么机缘,接到风厝这件案子? 王伯仁:风厝的业主是一对姊妹,在找我之前,她已经问过20几位的建筑师了,却都不满意。与业主讨论事情时,我都很直接地说出问题点,业主说:“碰过那么多位建筑师,只有你说有问题。”于是就决定把案子交给我了。因为有好的业主,比较容易成就好的建筑。 Q:作品的设计灵感从何而来? 王伯仁:对我来说,灵感难以速成,都需经过累积,但考量环境因素,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在风厝这个案子就是如此。新竹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而有“风城”之名,在地的房子因为风大的关系,大多是开小窗,人们常因为风的关系,紧闭门窗,反而影响室内的通风,或有潮湿的问题。 设计上便以这个看不见、却影响当地人生活与文化的“风”为出发。风向是看不见的基地条件,但我们观察的角度不能只用眼睛能见的来做判断,这就像是在海底潜水时,肉眼看不见的潮流会带来不同的循环与生物。一开始来到新竹时,发现大部分的住家选择缩小开窗,下雨天更是关得密不透风。不过不管什么季节,都需要开窗,如此一来室内才能有对流,也比较不会有味道。 因此我在基地现场都尽量待长一点的时间,感受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对应。这介案子顺着宝山当地的缓坡来设计,方位坐北朝南,从开窗的大小与位置,都是顺应着季节与气候来找到适当的位置。 Q:为了因应新竹气候的变化,材料或施作的方式是否有什么样的考量? 王伯仁:材料在设计初期时就要有方案,做模型与画图都是帮助思考的工具,藉由和各方的合作,像是业主、施工者,不断地讨论,就会有不同的方案出现。 我不太喜欢用国外进口材料,所以尽量找在地现有的建材。材料是很有趣的,我很喜欢研究不同材料的特性,像是木头、砖石都有独特的魅力,甚至对应到生物、昆虫的特性,以生态的方式来克服环境虫害等问题。 为了有冬暖夏凉的居住空间,建筑外墙用花莲的蛇纹石,带墨绿色的蛇纹石呼应了四周的自然环境,屋瓦以水泥制成,时间久了会逐渐变黑,也会越来越漂亮;户外材料考量耐候性,例如露台使用婆罗洲铁木,并将地面架高,水平向的遮阳,如此一来可以解决室内的微气候问题。 内部空间采反棵设计,让居住者有更宽阔的视觉感受。我以物理性的思考来操作设计,避免用昂贵的材料、大量的空调系统。2014年夏天,风厝甚至从未开过一次空调,这都是因为建筑本身有很好的对流的缘故。 风厝里没有采用一般市售的标准厨具,设计空间时,我一并把家具给完成了。例如:不同高度的地板可做为桌子、床板,椅子下方可以是储藏空间,厨房流理台面用灌浆制成,让室内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这些纯粹而诚实的材料能带来最真实的身体感知。空间整体状况越诚实,越没有其他的化妆(装修),其实人就会越想要宅在家里。 对我来说,建筑就是不要违背环境的本质,我慢慢觉得不能只局限在“建筑”这个盒子内,看待事情不能只看局部,而是应该拉高格局与角度,看到本质,才能设计出诚实而具有厚度的建筑。本质的探究我认为是永远无止尽,形式的操作只是暂时的。如果我们对任何一种材料都能有深度的认识,就会产生更多更好的设计方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