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 |
范文 | 吴建国+吴海燕 摘要:通过调研北京市属院校发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发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这对于健全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完善教学监控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来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信息,能够有效地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关键词: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质量评价;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049-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全国普通高校应尽快加快信息化管理进程,掌握和积累基础资料,加强动态实时监测,提高效率,促进学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教学质量监测报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对于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信息,完善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采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实现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监控,是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 《纲要》规划目标的必要手段。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是高等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进度,把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关系组织并收集起来。通过对这些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分析,形成一个能够真实反映学校在某个时间段教学运行基本状态的监测报告,以利于实时监控教学质量。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从而使学校快速实现自我诊断,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1]。 一、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来源与收集 教高[2007]1号文中明确指出[2],加快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逐步建立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检测体系,高校应当定期发布教学基本信息和数据,接受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督,真正建立教学评估和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制度。这也是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确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来源和数据的正确性尤为重要。 在高等院校中,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由学校各部门、各教学单位负责收集,定期上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对数据分析,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意见。原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评价,进而影响到学校领导对教学管理的决策。因此,在数据的收集和采集过程中,各部门都会委派专人负责,一般由该部门的教学秘书负责,所涉及的部门一般按职责归口,具体包括人事处、科技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图书馆、财务处、学生处、团委、计算中心、教学评估中心、各系院等部门。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数据不应当出现耦合现象。比如,应该是团委提供的数据,学生处不应再提供同一类的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唯一性。 原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应当以表格的形式收集,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年度统计表和学年统计表两大类。为确保数据合理、有效,在设立数据指标时,还应当结合“高等教育统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科技统计报表”“教学评估支撑数据”等数据指标,保证数据指标的一致性。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汇总一般由学校教务处评估中心完成,该中心主要负责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确定数据指标和数据内容。评估中心主要是协助做好学校规划,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通过改善和修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3]。 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构成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一般由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教学管理、教学经费、教学效果、学风建设与学生管理六个方面组成。部分状态数据统计表如表1。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运行与保障措施 教学质量监控运行体系一般有常规监控和专项评估两种[4]。常规监控是指学校教务处对教师平时课堂教学的监督,包括对课程教案、教学日历、教材、讲义等教学文件的检查,一般在新学期开课之初进行,同时还包括教学督导员或者教学评估中心的随机听课和抽查。专项评估主要由教育部统一组织专家对高校办学质量、教学水平进行全方位检查和评估,并发布办学质量评估报告,从而通过社会力量加强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为保障教学质量监控的正常运行,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一)加快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教育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容量越来越大,单靠手工收集和统计数据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开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和教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迫在眉睫。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教学状态基础数据,并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这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教学监督的必要手段。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为高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高校,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促进高校往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条件。因此,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已成为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5]。 作为高校教师,应当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掌控和自我管理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和沟通协作能力。作为学校主管管理部门,首先应当严格把好教师的入口关,选聘教师,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名头衔,更重要的应该把教师的专业特长与学校的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引进教师。其次,做好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师的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优化教师队伍,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第三,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认真做好师资培训计划,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 (三)完善教学管理队伍 教务管理队伍是教学质量监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校教务处作为教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从学校层面负责制订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形成评价体系相关文件。各院系层面负责制订实施细则, 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检查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的落实情况。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务管理部门都成立了教学督导队伍和教学评价队伍。教学督导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实行听课制度,特别是对刚入职的高校教师和35岁以下青年教师,要确保教学督导员每学期听一门课,从而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全程督导。随着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教学评价机制逐步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对一堂课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自评、学生评教、专家评教、督导员评教四个部分,从而形成了一个由教师、学生、管理者三者有机联系的完整系统。因此,教学评价应当从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加强日常教学过程的评价,形成动态监测机制,从而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和评价。 因此,为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打造一支具有较强政治素质、较好心理素质、较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监控正常运行的有力保证。 四、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详实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真实信息,对基本状态数据情况加以分析和反馈可有效指导教学管理。 (一)宏观层面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和通知,要求高校逐步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便于教学过程中收集和分析教学数据,查找问题和原因。同时学校还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学校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是数据的收集都是由学校下属的二级学院、实验室、研究中心等下属机构来完成,要求各下属机构首先进行自评,编制本科教学学年或年度质量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客观反映学院实际情况,紧扣本科教学工作,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突出教学改革亮点、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全面展示本科人才培养状况和教学质量,反映本科教学状态的支撑数据。 学校根据各下属机构的自评结果,组织下属机构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交流会,并聘请专家结合各下属机构提供的统计数据,对评审结果进行汇总,对各单位进行整体评价。最终学校根据自评结果、专家意见、现场交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定,并确认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对各单位进行表彰,并在教学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等方向给予适度的倾斜与奖励。 (二)中观层面的指导作用 在很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教学评估中心,该中心的职责是对全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估。在教学质量评价中,评估中心不仅根据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得出的评价结果来表彰各下属单位,而且还经常组织学校教师、专家、督导员参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估,并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学校专业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专项评估。在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评估中心既对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也对学校下属各教学单位执行教学管理政策、教学任务、人才培养目标的计划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最终实现教学管理目标。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完成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保障,教学质量评价反过来又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教学质量监控不仅是教学评估中心的工作,学校各二级学院、实验室、研究中心都要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监控的正常运行。作为学校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估中心,通常开学前两周、期中两个时间段进行常规工作检查,除此之外,还要组织专家对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专业建设等进行专项检查,以确保各项教学管理目标得到落实。学院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一般通过日常教学检查、阶段教学检查、学生课程补考与重修情况检查、专家听课等多种形式,检查和落实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结果通过学院办公会向各系反馈意见。 无论从学校层面,还是从教学单位层面,每一个层面的教学监控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都遵循“监控—评价—反馈—调整”的循环规律,同时,教学单位的监控体系又被包含在学校的监控体系之中,教学单位的监控体系运行情况又是学校监控体系中进行监控评价的对象。这就实现了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质量评价的互动,从而保证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微观层面的学生学业指导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来源于各学院的本科教学各项工作落实的情况和效果,强调日常教学状态,大部分数据收集来自平时的各项日常教学工作,反映本科教学实时和在线状态,由此本科教学评估也由水平评估改为状态评估。实行状态评估可以避免学院将本科教学工作停留在以往的成绩和成果层面,促使学院注重日常教学和管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特别是在一些主要观测点上实行常态监测,以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因此,保障教学质量监控正常运行就必须保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前,学校各二级学院应当根据学校的指标体系和评估要求,收集本学院的实际教学状态数据,形成二级学院学年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报告,此后,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研讨,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改进评估过程。高校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应当首先完善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报告和教学基本数据的发布制度,使基础数据更加准确和具有时效性[6]。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选取,应遵循可操作性、代表性和共享性原则,便于专家评估时一目了然。此外,学校应当定期发布全校的部分基本状态数据,一方面有利于常态监测机制的建立,另一方面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正常运行。 随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在实施过程中要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及时收集基础数据,规范数据处理方式,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收集、测评、反馈、统计、调整等功能,从而准确、快速完成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各项具体任务。 五、结语 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监控已经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运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来探索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高等院校长期面临的一个共同的实践课题。由于某个时期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只能反映当时高校的教学工作运行状况和教育质量,而高校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也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不断完善创新的过程。为此,各高校应当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充分发挥和拓展该系统功能,并积极应用到教学质量管理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兵令. 浅谈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4(6):64-66. [2]邓谦,蔡铁军,彭振山.实验室开放与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 59-60. [3]胡海建, 曲中林.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视角下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J].高教探索,2013(1): 10-12. [4]李景宝,陈应侠. 对独立学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2(3): 95-96. [5]袁磊,张艳丽,赵鹏. 社会性软件支撑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3 (10): 62-69. [6]聂晓霞,刘铁雄,赵晓霞. 基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本科教学分类评估[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1): 56-5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