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读懂教材 |
范文 | 潘丽 [摘 要]教师只有读懂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才能在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紧密相连,并有意识地将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前后相连、左右逢源的良好的知识结构提供支撑,让我们的教学走向深入。 [关键词]读懂教材;数学思想;动态情境;超越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63-02 特级教师沈重予曾说:“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教材上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例题中的每一个要求、问题,其背后都蕴含着特定的意图。” 一、“有形中求无形”——从有形文字中体会无形的思想 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材,在有形的文本里包含着无形而又丰富的数学思想,如类比思想、集合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等。有形的文本是外显的一条明线,而数学思想是隐藏在其中的一条暗线。外显的明线容易理解,而隐藏在其中的暗线却不容易看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才能灵活而有效地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流程,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例如,为了给学生渗透“变与不变”“转化”等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后,设计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活动一:把一块不规则的石块放入正方体水槽中,让它完全浸没,水槽水面升高,求这块石块的体积。这是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正方体水槽中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 活动二:选一个封闭的长方体容器,容器底面的长和宽都是10cm,高是20cm,水深是8cm。接着改变容器的摆放方式,使容器的底面长是20cm,宽和高是10cm,求这时水深是多少。通过这一活动过程,使学生理解封闭容器中除了水的体积不变之外,还有容器的容积和空余出来的那部分体积也不变,从而引出第三个活动。 活动三:取一个主体是长方体、上部分是不规则形状的玻璃瓶,装入大半瓶的水。先把玻璃瓶正立着放,量出底部长和宽以及水的高度,再把玻璃瓶倒立着放,量出玻璃瓶空余部分的高度,最后計算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这一活动过程,是前两个活动的进一步提升,当玻璃瓶正立着放时,空余部分是不规则的;当玻璃瓶倒立着放时,空余部分是规则的,而空余部分的体积相等,从而计算出玻璃瓶的容积。 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何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变成规则的物体,再计算它的体积。教学中,教师要能灵活地处理教材、合理地重组教材,在活动中抓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并将这一思想渗透到这节课的全过程。 二、“静态中求拓展”——从内涵理解中感悟丰富的外延 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出现,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教师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数学活动。那么,如何使课堂化静为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呢? 1.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多媒体引进课堂,通过动态的、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有效的数学思考。如教学“厘米、米的认识”时,教师先利用课件演示《淘气学艺》的童话故事。淘气到一间裁缝店向师傅学艺。有一天,一位客人要求做一件上衣,师傅用手量了客人的身长后对淘气说:“上身长4札……”淘气很认真地照着师傅说的话,用自己的手在布料上也量了4札……很快衣服就做好了,可是衣服太小了,客人根本穿不下。淘气非常的懊恼,他想:“我是按照师傅量的尺寸来做的,为什么做出来的衣服会小了这么多呢?学生看得很投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得出“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的结论。 2.注重师生互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在情境的展开和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中,还能积累下许多数学信息和数据,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素材。如教学“长大我也去航天”时,教师先运用教材中的情景图,给学生讲述杨利伟乘着“神舟”五号飞船飞天的故事。接着,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挑战杨叔叔——从小要做宇航员。将学生每6人一组,其中一人做记录员,记录下小组内每位学生原地转圈的圈数,并统计出本小组一分钟转了多少圈,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获得了教学所需要的数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交流,适时引入表格和统计图,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掌握统计的方法。 “知识”若被认为是静止的,那么教学知识的过程可以是活动的。越能激活学生内部心理活动的,就越能在他们的心中发芽、生长。只有以动态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静态的知识,才能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拥有一个充满灵气的活动空间。 三、“封闭中求飞跃”——从平淡的素材中挖掘个性的教学 新的教材观强调:“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加工和完善教材,并赋予个性化的教学思想,使学习素材更加丰满而生动、浅显而易懂,从而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如教学“圆柱”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认识圆柱特征的环节。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柱,现在请你们拿出带来的学具(圆柱),认真观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自学学习单”。 2.学生自主合作,教师巡视并及时捕捉信息。 3.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利用课件适时演示圆柱的相关特征。 4.教学圆柱的“高”。 (1)将圆柱横放和竖放在桌面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圆柱的高。 (2)动手操作:用手指一指圆柱的高,用尺子量一量圆柱的高,进一步体会圆柱的高的特征。 (3)课件演示:通过课件演示,从一条高演示到无数条高,理解圆柱的高的特征。 (4)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演示生活中熟悉的硬币、接力棒、水井,进一步拓展圆柱的高在生活中的原型。(物体的厚度、长度和深度就是它们的高) (5)拓展理解:课件演示把一个圆柱沿底面直径从上到下切成两半,得到的切面是什么形状?把一个圆柱沿中间横向切开,得到的切面是什么形状? 以上教学,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利用直观模型、实际操作和动画演示去加深印象。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圆柱的特征和内涵,还利用各种图形变化去拓展圆柱的外延,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 总之,如何读懂教材是教师要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文本的过程。读懂教材与其说是一种教学实践的体验,不如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升华。教师只有把读懂教材当成一种理念时,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作为教师,只有真正的读懂教材,成为课程创生的主角,为学生搭建主动发展的平台,我们的课堂才能达到活力无限的境界。 (责编 李琪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