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构建简约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范文 叶冬梅
[摘 要]数学教师的教学难免会出现花哨有余、实效不足的情况。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在追求简洁高效、易于师生共同参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的教学。从注重数学本质,走向情境的最优化;新授简明充实,提高学生思维;练习要精,以训练来发展思维。
[关键词]简约课堂;简洁: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57-02
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说:“数学简单,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数学好玩,都来学数学。”然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却常常听到学生反映“数学好难”“学数学好枯燥”。如何使学生的状态从“数学比较难”的认识转变为“数学很简单,学数学真好玩”呢?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相关。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教育论著《学记》中即有“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的相关论述,这也表明,教师的语言要简约而通达,举例要少而说理却要明白透彻,如此才可让学生自觉地学习。数学课堂需要从繁琐走向凝练、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花哨走向实在、从肤浅走向深刻,学生需要的是简约的数学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效,才能落实“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一、注重数学本质,走向情境的最优化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而部分教师对情境的认识比较片面,情境其实是这样的:1.情境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创设,发挥一定的导向功能,而不能作为教学的点缀;2.其实教学需要的情境不一定都是生活情境,有时从数学本身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数学情境的创设不能流于形式而游离于数学的本质之外。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设计了生活中的情境: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学生列式如下:
方法1:6×9+4×9 方法2:(6+4)×9
=54+36 =10×9
=90(块) =90(块)
我请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并举出相似的例子,但是能举出例子的学生只有几个。我分析原因,乘法分配律虽然难,但本身是非常有趣的,从生活情境入手,在列出式子的过程中就浪费了一些时间,仅仅给出一个例子就让学生去探索规律,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我打算把数学问题本身视作一个特定的情境再次教学:
请第一、二组的学生算左边的算式,第三、四组的学生算右边的算式,比比看,哪一组的学生算得快。
(4+8)×25 4×25+8×25
(2+8)×5 2×5+8×5
(2+10)×3 2×3+10×3
(9+11)×6 9×6+11×6
(12+18)×5 12×5+12×5
匯报答案后,让学生再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
这样的情境与第一次的教学情境相比,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理想许多。通过观察这5对算式,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的冰山一角,为接下的教学打好了基础,也使得课堂更加简洁、明了、高效。
二、新授简明充实,提高学生思维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经历活动过程。”课堂教学还应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要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教师就要在新授过程中对活动设置进行简约处理,简约处理主要体现在:有层次性,深入且充实,不流于形式。
例如,教学“图形的旋转”时,我在新授环节设计如下活动:
活动1:分析线段a如何旋转到线段b。
引出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方向、旋转角度。
活动2:观察并分析方格纸上半圆的位置关系。
将图形由线段变成由一条线段和一段圆弧组成的半圆,适当提高难度
活动3: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旋转90°后的图形。
由于四年级大部分学生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还无法直接想象出旋转后的图形,所以可先让学生准备一些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或者旋转图形,把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再画出变换角度后的图形,逐渐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能画出旋转90°后的图形后,再提高活动难度,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旋转前后的三角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三角形每条边分别旋转到了哪个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这三个简洁的数学活动,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练习要精,以训练来发展思维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作业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千篇一律地重复。数学练习,应体现它的效度,突出实效性、发展性和活动性。
1.练习要具有实效性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巩固“双基”,使作业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用,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
2.练习要具有娱乐性
对学生来说,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集中注意力是很难的,这时应怎么提高学习效率呢?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娱乐性”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大家来PK”“勇夺ABC”等竞赛练习。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效果较好。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设计了“小火车等你来喊停”的游戏活动:在小火车上载着小数,当火车上的小数点与所要相加减的数的小数点对齐时,就要将火车喊停。这样的游戏活动突出了小数加减的重要注意事项——小数点对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提高学习效率。
3.练习要具有开放性
练习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双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能力,提升数学思维水平,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实践。
四、总结反思要灵活
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尾则使成功得以圆满。课堂总结不单单是对本节课内容或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还应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开拓延伸,提出发散性的新问题,将问题引向课外或者后继课程,课堂的结尾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整堂课在问题中开始,又在问题中结束,培养学生的设问、发问、敢于猜想的习惯。
简约教学不单单是崇尚形式上的简单,更追求思想上的深刻,总的来说,就是在努力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责编 吴美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