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课在《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范文

    彭维危

    摘要:知识的传播方式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微课”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以其表現形式丰富、短小精悍、知识性强等特点深受教育工作者的欢迎。《中外美术史》课程是高校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但一直以来这门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和独特性并没有凸显出来。从实际需求出发,将微课引入《中外美术史》的教学对课程内容的丰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中外美术史》微课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7-0094-02

    引言

    中外美术史凝聚了人类文化中最伟大的艺术创作,对于提高我们的审美体验和了解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现今社会也是一个视觉社会,学习研究美术史又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视觉文化的认知能力。长久以来,部分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中,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把美术史教育当作辅佐艺术创作教育的工具,教学和考核方式都比较单一。这导致《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和独特性没有凸显出来,常常陷入一种困境之中,无法前进,又不能完全忽视。在美术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美术创作与美术史二者密不可分,各种艺术流派的产生都是以对前人艺术创作的不断学习为基础逐渐发展而来。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日渐明显,特别是与艺术相关的产业发展尤为迅速,培养美术史相关专业的人才,必然有助于建设当代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学院中传统理论教学往往会让学生觉得缺乏趣味,如何让学生对美术史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以往教科书式的填鸭,凸显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那么将微课应用在《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中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微课是“微时代”在线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以其易获得性、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等特点满足了广大用户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需求。随着移动技术、网络视频分享、网络传输速度等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以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微课教育应运而生。

    在教育领域当中课与课程的含义又不尽相同,关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美国学者塞勒(J.G.Saylor et al.)等人提出的三个隐喻来思考和考察这个问题的实质:(1)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不能混为一谈。

    (一)高校本科《中外美术史》教学现状

    《中外美术史》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依靠一本教材、一部投影仪,最后以一张试卷结束课程。大部分院校中中外美术史的教学方式只有课堂理论教学,基本没有实训l课程。课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在一间大教室中以幻灯片放映配合老师的讲解,可能所使用的《中外美术史》教材版本有所不同,但框架结构大都较为一致,具有特色和个性的并不多。一般依据历史发展或朝代的更替为顺序,如:《中国美术史》部分,先概况,后按工艺、绘画、雕塑、书法等分为若干小节。《外国美术史》部分按照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等直至当代。教师从早期的作品开始介绍,按照时间顺序不断推进,分析时代的总体风格,风格的发展演变,分析各重要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以及艺术家如何随时代改变个人风格,形式和内容的处理与阐释等。最后将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相互关联起来,以揭示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美术史的发展概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到文化传统的内涵,学习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积极的课堂讨论,最后通过一张试卷检验学习结果,考核内容也多偏重知识点的记忆,至于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和掌握效果不得而知。无形之中就引导了学生重记忆知识,相关综合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二)微课教学特点

    微课中以“微目标、微教案、微讲义、微练习”等要素沟通构成微课程。学习者以微课为介质与教师以在线讨论等不同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产生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即微“课”,属于教学论的范畴。

    微课关键核心内容是好的微视频,即课堂教学片段,同时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及教师点评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具有知识性强、简明扼要、主题明确、表现形式丰富等特点。“微”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微课是为了解决某一知识点中的重难点或疑点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小,是微小的“教学活动”,但另一方面内容又是完整的;其次,微课的教学视频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化简单为复杂,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学习起来非常轻松;第三,微课的资源容量小一般在几十兆,传播方式也十分多元,能够形成一种轻松随时的学习形式。

    通过对比:传统课堂在时间上约45分钟;知识点较多;师生互动较少;场地要求比较固定,多为教室。微课的时间约为10分钟左右;知识点单一;师生互动也比较多;资源储存量小,满足了移动设备播放以及上传下载的要求,对场地的要求非常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

    二、《中外美术史》微课的教学设计

    (一)明确微课设计对象

    微课的制作必须扎根于现实课堂,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大部分院校中《中外美术史》作为必修基础课程开设在大一或大二阶段,学生平均年龄在18-20岁左右。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从小学至高中教育存在非常明显的“功利性”思维,对艺术的认知非常少。综合各种原因,长期以来,学生甚至家长形成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艺术专业没有或不太具有文化性。结果是学生在大学也不重视文化理论课程学习,加上设计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客观上形成了学生重视技法学习而轻视艺术理论的修养。所以他们也不了解学习美术史还必须要掌握历史、心理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课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无法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专业美术人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陈丹青先生曾经说过:“十八岁的感知功能,是全息的。好比崭新的电脑,下载功能搜索功能,反映功能都是一流的。一个少年看世界,那简直浑身都是摄像头。”此时也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最佳时机,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语道出了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之”。这种兴趣的养成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在不断的求知中慢慢培养。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见过很多学生对本该认识或了解的艺术作品发出由衷的赞美和惊讶,其实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学习中能学有所得,综合素质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微课教学内容设计

    经过多年的学习,大学生均具有一定的自主學习能力,学习方式多元。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更多的是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就微课而言,根据不同的需要可能个别学生需要一节完整的视频,但大多数学生更多的是需要某一片段的学习视频或相关资料。相关研究曾表明,学生学习的最有效时间是最初的五分钟至二十分钟,随后注意力就会下降。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以“微”作为第一准则。

    首先表现在课程时间上的缩减,确保学习者刚好在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间内进行学习;第二,微课内容的精简,微课的内容是教师根据微课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状况、现阶段教学实际状况等,有针对性地对《中外美术史》教学内容综合设计而成。确立主题之后,必须理清微课所呈现的内容与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到适合学生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小范围的同时又能有趣完整地表达学习主题,从而达到微课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依赖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正确处理好内容与大纲的关系。课程基本内容、范畴和大纲应该相一致,这一点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够做到;另一种内容属于补充性的,即教师讲授的是教材上不曾提到内容;还有一种情况是微课中的观点同教材观点是相左的,如可以适当考察过去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现在是否有所不同,这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有好处的。

    微课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原则。只将知识点泛泛而谈,或者是将课本中知识点原封不动的转述,必然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若教师知识面开阔,授课时可将画家生平趣事告诉学生,或者从另外的角度另辟蹊径分析画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便能使学生对这段美术史产生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把学习当作一种艺术的享受。例如西方美术史教学中介绍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作品《最后晚餐》,这幅作品描绘的是耶稣在知道自己被人出卖了以后,把十二个门徒召集在一起来吃最后的晚餐,当他说出有人出卖自己后,十二个门徒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的紧张场面。传统教学中教师会从作品时代背景、构图布局、内容赏析、保存情况等几方面展开分析。在微课设计中则可利用生动有趣动画的形式辅助表达,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画中每位人物的身体语言,结合日常生活情感经验用排除法分析出谁是犹大,学生必然会兴趣盎然,更加深切地去欣赏理解这幅画作。或介绍哥特式艺术中的经典建筑作品巴黎圣母院,教学图片只能展示简单的里面或侧面,建筑物的内部结构、细节雕刻都难以得到细致的呈现,学生只能产生模糊的印象,想要想成整体的认知是非常困难的。在微课制作中可穿插著名电影《巴黎圣母院》,既能感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从多方位、多角度领略了这座哥特式教堂的风采。又或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常会向学生介绍传统水墨中的各种皴法、描法。以往的讲授法中,通过静态图片的展示学生往往难以真正领会,微课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适时通过动态图像演示、局部放大或动态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对于学生理解掌握中外美术史是大有裨益的。

    三、微课在《中外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首档艺术类的脱口秀节目《艺术很难吗》,主持人用轻松愉悦、平易近人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艺术表现出来,让人在不超过十分钟的节目里,轻松了解艺术。目前已拥有百万粉丝,年轻群体占大多数,单集播放量为800-1000万,目前已创造超过1亿4千万的播放量。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适合采用学生自学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绝大数学生也有自己的手机和电脑,并且都能上网,这就充分满足了微课实施的基本条件需求。

    (一)微课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微课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也可以在供学生个别学习运用。在一节课程中,时间是有限的。通常教师的讲解就占用了很多的时间,学生可能只是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过滤,没有太多实际的效果,想学又不知从何下手。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总体来说能够详细地进行知识点的剖析。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视频来反复学习,对难点实现突破,形成一种在线学习模式,也是一种系统性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微课提前预习,课前将前期搜集与课程相关的微课视频资料上传班级微信平台,课中可减少基础知识的讲授,再挑出知识重点和难点进行互动和讨论,有效地节约了课堂时间。课后还能利用微课的形式再复习有关课程重难点,让学生不受时间与场地的限制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微课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微课的特点决定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将制作形式丰富的微课应用到中外美术史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观察对微课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进而不断完善微课案例使之更好地促进教学,在简单、有趣中享受教学。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相关软件,拓展相关知识点,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丰富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互联网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结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在大力推广微课辅助教学的同时,也要继续重视传统课堂教学,微课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应合理吸收传统讲授法的积极因素,合理配置微课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