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策展的移动资源管理工具设计研究 |
范文 | 邵玲真 摘要:目前,移动学习是学习者进行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手段,然而移动学习环境下产生的碎片化资源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为了解决学习者移动资源管理问题,尝试在策展概念基础上构建集资源管理、学习、社交于一体的移动资源管理工具设计方案。基于策展的移动资源管理工具不仅能够辅助学习者有效地管理移动资源,而且能够提高移动资源的学习辅助性、促进学习共同体的交互。此外,为提高移动资源管理工具的使用性和用户满意度,扩大其应用范围,对移动资源管理工具的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策展;移动资源管理;移动学习 DOIDOI:10.11907/rjdk.151636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8015503 0 引言 数字化时代下,移动资源越来越多,移动学习的发生变得更加容易。然而,移动学习的分散性也使得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来自互联网世界的各个角落。移动学习环境下知识混乱情况越来越多,学习者开始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工具,如利用博客、云盘等传统资源管理工具。然而,这些工具较难实现移动学习环境下资源的有效管理,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1)缺乏资源采集工具。传统资源管理工具需要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手段(如下载、上传、调整格式等)才能实现资源的采集。 (2)缺乏辅助梳理资源结构的功能。数字化时代下,资源的碎片化使梳理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结构完善工作变得非常关键。然而,传统资源管理工具对同一主题下的资源是以时间发布的顺序排列的,不仅难以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且其形成的知识也是非结构化信息流,不利于知识的再学习、利用。 (3)缺乏学习辅助功能。传统资源管理工具主要以资源的存储为主要目标,忽略了存储资源对于学习者的再学习、再利用作用。 本文基于策展理念,构建移动资源管理工具,为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资源管理提出一个可行性工具设计方案,实现资源有效管理和增值。 1 策展 策展最初源于艺术领域,是指对艺术展览活动的构思、组织、管理工作[1]。随着其在互联网中的应用,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互联网中策展的定义。策展应用软件Curata的CEO Pawan Deshpande[2]认为,策展是为一个针对某个题目去寻找、组织以及分享最佳的、最精准的内容的做法;华南师范大学焦建立[3]教授指出,策展就是发现、组织和分享在线内容的过程,它是人们赋予任何搜集、组织而得的信息以“定性判断”,从而增加这些信息的价值的活动。 虽然目前关于策展还未有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对其定义描述都涵盖了策展的关键特征——数字化资源、主动参与、共享、增值。因此,本文认为数字化时代下的策展指的是学习者主动对数字化资源整理组织,包括存储、描述、评价、总结、结构组织等一系列活动,以结构化的知识信息流共享至网络,实现知识的增值。 策展过程分为3个阶段,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各种渠道采集感兴趣、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其次,发挥用户创造力,整理组织所收集的信息,形成具有主题的结构化信息流;最后,将具有主题的结构化信息流分享至网络,以促进资源的再循环、组织。 图1 策展过程 2 移动学习环境下的策展价值分析 (1) 提升信息素养。数字化时代下,我们时常被淹没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信息流里,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筛选、过滤、评价和鉴定信息等素养,以实现信息的有效组织、管理。而对资源的策展作为一种实践形式,能促进学习者在策展过程中获得信息素养的发展。在策展实践中,用户选定主题,筛选与此相关的资源,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剖析并完成有意义的组织,进而发起基于主题的交流和互动,在这整个过程中,相关信息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4]。 (2) 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促进知识结构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移动学习的发生十分容易,但也使得我们获得越来越多的碎片化知识,导致知识结构处于松散状态。利用策展,学习者可以聚合碎片化知识,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同时,在资源管理过程中,能够帮助学习者梳理移动学习下混乱的知识分布情况,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 (3) 提高资源的学习辅助性。通过策展的资源具有结构化特征,这些有序的资料能够让用户循序渐进地理解问题,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有效渠道。 3 基于策展的移动资源管理工具结构设计 构建基于策展的移动资源管理工具总体设计思路有:①通过多种手段聚合用户的学习资源,允许用户对其采集的资源整理、组织,使之成为具有主题的结构化资源,并分享至网络,形成取之网络、用之网络的有效循环;②通过记录用户的资源学习情况和评价用户的工具应用情况,提高移动资源管理工具辅助学习的功能;③允许用户对结构化资源开展评论、转发、收藏等交互活动,形成有效的社交互动,促进学习共同体形成与发展。 基于策展的移动资源管理工具共有6个模块,如图2所示,分别为资源浏览模块、资源策展模块、交互模块、学习模块、个人中心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 图2 基于策展的移动资源管理工具结构 3.1 资源浏览模块 资源浏览模块是呈现资源界面,主要分为两个层级结构:一是学习面板,二是学习素材。学习面板是一级界面,显示用户所关注的相关主题资源,而学习素材是二级界面,是集合多个帮助用户理解学习面板主题的资源集合。可以说,学习面板是学习素材的容器,可收纳多个学习素材[5],并且是对同一主题学习素材的概括、描述。资源浏览模块分为两个部分呈现不同的移动资源内容,一是用户个人资源呈现,二是用户所关注的主题、用户的资源呈现。 3.2 资源策展模块 资源策展模块是用户对个人采集的移动资源进行管理的功能模块,包括资源采集功能、资源组织功能和资源分享功能。 资源采集功能:用来帮助用户采集其感兴趣的、可再利用的移动资源。实现资源采集主要通过3个手段:①提供网络资源采集插件工具,自动化解析目标网页,获取标题、图片、策展人选择的内容等信息,辅助用户随时随地采集网络资源[6];②通过上传本资源实现资源采集;③通过工具内部的资源转发、收藏等功能实现资源采集。 资源采集过程分4个步骤:①判断资源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是否需要采集;②用户选择适宜的手段采集资源;③用户对其采集到的资源进行精炼、标注、评价以赋予资源更多的价值;④用户将采集的资源进行整合。整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归纳到新创建的个人学习面板中;二是发布到个人已有的学习面板中,成为该主题面板中的一部分[7]。 资源组织功能:用来帮助用户对采集的移动资源进行集中性的创造组织,是移动资源管理工具的关键模块。实现资源组织的手段主要是在线编辑工具。在线编辑工具不仅允许用户对学习面板、学习素材进行一般化的操作(如增加、删除等),而且允许用户对采集的学习素材进行结构顺序调整,以揭示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添加理解阐述、评价、总结等信息,体现策展过程的价值创造。 资源分享功能:用户有权控制学习素材、学习面板的共享程度,即用户对其所整理归纳的资源具有权限管理,允许用户设置不同的开放程度。 3.3 交互模块 交互模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用户与用户、用户与资源。通过设置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收藏等功能实现以“内容”为中心的交互,如图3所示。以“内容”为中心的交互过程是指以内容为中介进行,用户通过分享其资源成果,引起其他用户对资源成果的评论、转发、收藏等活动,通过系统自动产生信息回复给用户,由此产生用户之间的交互,促进共同体的形成和知识的流通、再生成。以“内容”为中心的交互是基于用户的需求产生的,用户只要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转发、评论,就可产生交互行为。 3.4 学习模块 学习标记模块是移动资源管理工具的辅助性功能模块,包括学习标记功能和学习评价功能。 图3 以“内容”为中心的交互过程 (1)学习标记功能。允许用户对每一个学习资料进行标记,以记录用户的学习进度,以便用户能够继续浏览、学习。学习标记功能能够促进工具内结构化资源的增值以及提高结构化资源的利用率。 (2)学习评价功能。是指对用户的资源组织情况的评价,包括对学习面板和学习素材的数量、学习面板和学习素材的点赞、评论、转发等交互情况、学习面板成为用户学习资料的情况这3个维度进行评价。学习评价能够反映出用户利用工具促进其碎片化知识结构调整、完善的情况,提高移动资源管理工具的利用率。 3.5 个人中心模块 个人中心模块是用户对个人信息进行管理的模块,包括描述个人信息,设置用户昵称、头像等。 3.6 后台管理模块 后台管理模块是保障移动资源管理工具平稳、有序进行的重要模块,主要包括活动组织功能、秩序维护功能和技术维护功能等。 (1)活动组织功能。指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官方主题活动,发动用户共同构建同一主题的学习面板,提高移动资源管理工具的活跃性。 (2)秩序维护功能。是指后台管理员对工具中的资源进行审核,防止非法的网络资源在工具中展示。此外,后台管理员还应维护社交活动的秩序,如屏蔽不良语言等。 (3)技术维护功能。是指后台管理员需维护工具的平稳运行,降低移动资源管理工具的出错率,如在大量用户访问服务器时能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等。 4 基于策展的移动资源管理工具可用性设计 可用性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9241-11(1998)定义为:当用户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产品完成具体任务时,产品所具有的有效性、交互效率和用户满意率。通过可用性设计能够提高用户的主观满意度、提升用户的体验感、降低用户的跳出率。 (1) 多终端同步。可移动性是指移动资源管理工具应能够满足用户利用多种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需求。数字化时代下,移动学习发生的场地、学习工具都不是固定的。因此,移动资源管理工具具有移动端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帮助用户随时随地将学习资源存储下来。此外,为适应用户多个学习工具的同时应用,保证移动资源管理工具的终端同步也是非常关键的。 (2) 瀑布流形式的信息呈现方式。基于策展的移动资源管理工具中含有大量的、多样化的资源,且用户对内容的获取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需要大范围筛选。因此,采用瀑布流形式呈现资源内容,对用户快速、偶然获取信息的浏览方式更加便利。 (3) 内置框架形式呈现学习素材。学习面板中的学习素材以内置框架的形式直接呈现,不需要用户再跳转,有助于保持学习连贯性[8]。资源具有两个层级结构,一是学习面板,二是学习素材,这意味着,如果不以内置框架的形式呈现学习素材的内容,用户从浏览学习面板开始需要跳转3个页面。此外,学习素材之间具有逻辑结构关系,以内置框架的形式直接呈现学习素材内容,能够保障学习的顺序性和逻辑性,提高工具的学习辅助性。 (4) 提示资源更新。指用户通过对学习素材来源设置关注,只要来源中有相关数据更新即会显示提示信息,使用户所发布的资源保持“活”的状态。 (5) 运用tag标签。通过为每一个面板、素材添加tag标签,能够帮助用户快速搜索到工具内部的相关资源。用户开展主题策展时,能够及时、快捷获取到资源,提高策展效率。 5 结语 策展以其数字化资源、主动参与、共享、增值等特征受到广泛关注,得到快速应用。例如Flipboard、Learnist、Gibbon等国外应用以及花瓣网、微刊、搜知客等国内应用。为更好地实现策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我们仍需在以下3个方面开展研究: (1) 用户策展积极性。快速消费的大环境下,人们对知识结构进行整理和组织普遍缺乏耐心。如何促进、提高学习者进行策展的积极性,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2) 互联网版权。用户进行内容策展的基础是需要大量的互联网信息,这意味着互联网资源潜在的版权问题将会影响用户的资源获取。因此,开发企业应与互联网企业(如社交媒体)建立资源共享策略,以解决扩大资源获取范围和互联网资源版权问题之间的矛盾。 (3) 技术问题。移动学习最主要的终端是手机设备和平板电脑,但是,基于移动终端下的网络资源搜集辅助工具并不像电脑终端那样灵活运行。如何解决这一技术困难,也是移动学习终端应用企业开发移动资源管理工具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策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286525.htm. [2] SOCIALBETA.内容策展的4个成功案例[EB/OL].http://www.socialbeta.com/articles/contentcurationcasestudiesfrombrandsuccessstories2013.html. [3] 关中客.从搜索到聚合到策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 (1):2627. [4] 唐瑶,余胜泉,杨现民.基于学习元工具的教育内容策展工具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4 (4):8793. [5] 36氪.教育分享社区 [EB/OL].http://36kr.com/p/150032.html (责任编辑:杜能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