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多证合一”企业登记业务技术实现方案的探讨 |
范文 | 王英剑++刘卫钢++李勇 摘要:为了进一步简政放权,国务院开始推行“多证合一”的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企业设立登记时由分别到工商、税务、质监等多个部门办理证照改为由只需办理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政府各部门之间协同受理审批业务、数据共享互认。基于SOA系统架构和消息代理技术可以对相关部门业务应用进行整合,为“多证合一”的企业登记业务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多证合一;数据交换共享;SOA;消息代理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10.028 1 相关背景 2015年6月23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按照现行的登记制度,企业设立时需要先后前往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到质监部门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证。实行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只需要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业务,领取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将社保部门的社会保险登记证、公安部门的刻制公章许可证明纳入到统一的证照办理,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登记制度。 “多证合一”的企业登记制度的实施,简化了行政审批的流程,企业无需再往返于各个政府部门,极大的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采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做为企业的唯一身份标识,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有利于强化对企业的信用约束,在简化市场主体准入条件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 登记制度的改革需要行政审批制度相适应,要求政府部门在业务受理过程中分工协作,完成企业登记受理,并实现企业登记信息的采集共享。这就需要以信息化手段做为技术支撑,探索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各政府部门业务上协同受理、数据档案及时传送、信息共享及应用。 2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业务受理与数据采集 由工商部门窗口统一受理登记审查业务。企业一次性提交登记审批所需全部的材料,由工商部门进行审核,对工商登记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且质监和税务部门所需信息提供齐全的,核发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完成企业档案信息的采集、实现档案电子化。 2.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生成 工商部门在登记审批完成后,在核发的统一营业执照上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共18位,用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共五个部分组成。 主体标识码由质监部门预赋足量、连续的组织机构代码码段。工商部门在登记审批完成后,通过主体识别码按照规则生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并发放打印有代码的营业执照。 2.3 数据交换共享 工商登记部门完成业务受理的同时,需要将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和其他部门需要的信息电子档案信息及时共享给地税、国税、质监、公安、社保等部门,做为其他业务办理的基础数据。同时,其他部门需要将业务数据回传给工商登记部门。如质监部门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校验情况、税务部门的企业清税等情况需要及时传给工商部门。 2.4 信用信息综合应用 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对各部门业务数据进行关联,并通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对企业基本信息和企业信用情况进行公示。在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条件的同时,加强对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对企业联合惩戒,对企业的违法失信行为及时进行公示,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约束。通过对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加以分析利用,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提供参考。 3 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设计思路 多年来,政府各个部门都建立了信息化的业务应用系统,满足了行政审批工作的需要,实现了档案的电子化。但各个部门之间的系统彼此孤立,无法实现业务上的关联和信息访问的互通。如果开发新的行政审批业务系统,不但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要重新对业务受理人员培训,对现有的行政办公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对相关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和业务受理流程,实现部门之间业务上协同分工和数据及时交换、共享,满足企业登记审批工作的需要。对现有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升级改造;对各部门信用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建设企业信用信息中心数据库,做为企业法人国家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门。 3.2 设计原则 (1)规范统一 制订科学、可行的业务流程和标准规范,打破部门之间系统的彼此孤立,确保业务受理过程的协同统一。 (2)信息共享 业务部门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保证信息及时进行共享和交换。 (3)可扩展性 保持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充性。有新的部门因业务需要加入时,可以随时实现接入,而不需要对系统做大的改动。 (4)安全性 确保业务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准确性,防止信息泄漏,避免数据共享过程中给系统带来的安全风险。 3.3 系统的总体架构 企业综合审批业务集成平台基于SOA系统架构对政府各部门现有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如图1所示),以数据交换中心为系统服务总线将各部门的业务应用连接起来,各部门之间可以按照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数据规范协同业务受理、进行数据交换。同时通过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对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的汇总,建立企业信用信息中心数据库并进行分析挖掘和开发应用。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是一种系统集成的逻辑方法,通过将先前独立的不同的应用定义为服务,服务之间通过良好的接口和协议联系起来,实现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的通信。SOA架构通过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业服务总线)将不同的应用连接起来。采用了“总线”这样一种模式来管理和简化应用之间的集成拓扑结构,以广为接受的开放标准为基础,来支持应用之间在消息、事件和服务的级别上动态地互联互通。 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可以将不同政府部门孤立的信息资源整合成一个政务基础信息应用平台,实现系统内信息资源的有效流通,对外提供标准化的信息服务。通过对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满足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的需要,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信息服务,为提升政府服务和管理水平提供支持。 4 系统的实现 4.1 准备工作 (1)编制业务流程和数据共享目录 按照精简、效能原则,以部门之间协同、互联审批为目标,重新编制统一的企业登记业务受理流程。同时按照各个部门的业务需要,编制需要共享的数据指标项目录,做为制订数据交换策略的依据。 (2)制订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 由各部门制订统一的数据规范和编码规则,尽量采用已经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数据规范,对于一些部门之间无法统一的数据规范,要建立数据及代码的对应关系,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网络建设 建立相关部门与数据交换中心之间的专用网络连接,用于数据信息传递,网络带宽要保证业务受理工作需要。 (4)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制订全局的安全管理策略,确保数据交换共享的安全,对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数据获取方必须经过系统的身份授权、认证,提供系统的安全审计功能。 4.2 对各部门系统的升级改造 工商、地税、国税、质监等部门对原有的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按照协同办理的工作流程,修改各部门现有业务应用中业务受理、数据采集功能,同时修改相关业务功能,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做为唯一性标识,实现与其他业务的关联。例如工商部门的应用系统中在增加财务负责人、联络员等涉税信息的采集功能、新营业执照赋码及打印等功能。 各部门需开发系统的应用接口,实现与数据交换前置机的通讯,在有业务数据更新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交换前置机,同时通过数据交换前置机接收数据导入本地应用系统。 4.3 数据交换中心建设 数据交换中心是整个系统运行的中枢,主要功能是做为服务总线将各个部门业务应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可以通过Webservice或者JMS/MQ的消息中间件等技术实现。 本文通过消息代理来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功能。消息代理(Message Broker)是一种中间件技术,也是系统服务总线的具体实现方式。相对传统中间件,消息代理采用“发布/订阅”模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主要功能是消息路由、数据格式和传输协议的转换,可以实现不同应用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 以工商部门向其他部门的一次数据传输过程为例(如图2),实现过程如下: 1、工商部门在业务数据更新时将数据封装为XML文件格式,并通过前置机发送到消息代理。 2、消息代理按照事先约定的“发布/订阅”规则,将消息转发到已订阅该消息的税务、质监和其他部门的前置机。 3、相关部门接收到消息并完成对XML文件解析,将数据导入本地业务应用系统完成数据更新。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数据交换过程。由于数据传递都是通过消息代理转发,各部门的系统之间完全是松耦合的。通过消息代理可以实现同时将数据传输给多个部门的应用系统。数据发布后保存在消息队列中,直到被订阅方接收或过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数据在传递过程中采用XML文件格式。XML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存储语言,使用一系列标记来描述数据。XML具有自描述性、可扩展性、跨平台性等特点,是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通过将转换为XML格式,可以实现在各种不同数据结构、不同种类数据库之间传输数据。 4.4 信用信息库建设和应用开发 编制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目录,将各部门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并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关联,建立企业信用信息中心库。由于各部门业务数据存储所采用的数据库种类、数据结构、代码标准各不相同,数据集成需要通过抽取、转换和加载(ETL)等过程(如图3),转换成标准格式并汇总到信用信息数据中心。由于数据中心汇总数据的实施性要求不高,可以采用按预定时间更新的方式。 建设企业信用公示系统,将企业的信用信息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开,实现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企业基本信息和综合信用情况,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约束;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手段,通过对信用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挖掘,为政府部门政策制订、有效进行市场监管、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5 小结 本文基于SOA的系统架构对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进行集成,提出了实现“多证合一”行政审批制度的具体解决方案。SOA是一个开放的框架,基于此技术框架进一步扩展,可以满足更多政府部门更复杂的系统集成需求。同时要积极依托互联网做为政务办理的平台,加快实现网上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多证合一”的电子营业执照等应用的开发工作,充分利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推动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建设和开发应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