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注学习过程,让“图形与几何”教学更有效 |
范文 | 许明坚 [摘 要]“图形与几何”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教学板块,其中有很多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操作、感悟、延伸等多种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深层理解,提升“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理解过程;学习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45-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是一个重要板块,也是难点之一。 “图形与几何”中有很多适合进行操作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操作、感悟、延伸等多种形式,强调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和理解,关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让操作与思维在动静交替中融合起来,促进学生对“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深层理解。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形与几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看到学习知识的多重可能性,并且能够运用知识,基于理解性学习展开探究。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比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材要求学生搭一个长方体,这是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起始阶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了实現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先出示了三个袋子中的小棒情况(如下表)。 [小棒长度 1号袋 2号袋 3号袋 8厘米 6根 5根 2根 6厘米 5根 8根 3根 4厘米 4根 2根 10根 ] 随后,笔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哪一袋小棒能够搭成一个长方体。学生根据长方体的棱的特征,先判断各袋小棒能否拼成长方体,然后通过想象,说出自己具体要选择哪些小棒搭建长方体。大部分学生都想要通过操作来验证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迫切想了解其中的奥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动手操作是一种有效的理解性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比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选择了哪些小棒以及选择的理由。选1号袋的学生认为,相对的棱长相等,所以要选取8厘米的小棒4根,6厘米的小棒4根,4厘米的小棒4根;选择2号袋的学生认为,相对的棱要有4条才行,所以要选择6厘米的小棒8根,8厘米的小棒4根;选择3号袋的学生没有拼成长方体,因为必须要有三组分别相同的棱,但他们只找到了两组。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长方体棱的特征有了深刻的体会,亲身感受了长方体的特征,对长方体组成的条件有了初步的认知和理解。教师设计的动态操作,不仅促进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棱的特征,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让学生体验了探究学习的过程。 三、感悟内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而言,动手操作是一种动态的学习,而感悟内化则是一种静态的学习。动手操作可以为感悟内化提供外部信息,而感悟内化则可以让动手操作得到升华。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动中求静,及时感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几何形体特征以及相关知识,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比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设计了想象和感悟内化的环节。 师:如果去掉长方体的一条棱(如图1),怎样想象原来的长方体的大小? (学生通过动态想象,认为可以将与去掉的那条一样长的棱移过去) 师:如果将长方体再去掉两条棱(如图2),怎样想象原来的长方体的大小? (学生进行动态想象,认为将与去掉的一样长的两条棱移动过去即可) 师:如果只剩下三条棱或两条棱(如图3),你还能想象原来的长方体的大小吗?你是怎样想象的? 学生经过动态想象认为,如果只剩下三条棱,可以把每一条棱移动一下,就能够想象原来的长方体的大小;如果只有两条棱,就只能想象出一个平面,想象不出有多高。由此学生认识到,长方体中的三条棱决定了长方体的大小。此时,笔者用多媒体出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这三条棱分别被称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反复让学生进行想象,使学生不仅理解了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而且感悟内化了长、宽、高决定了长方体的大小,由此激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延伸应用,生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巩固的练习途径,设计有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几何学习能力。 比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如图4所示,在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单位:厘米)下面画“√”。 [(1)][(2)][(3)]这道习题包含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层次一,先让学生判断是否能够围成三角形。层次二,让学生说出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理由,学生通过动态想象,认为第(1)、第(2)和第(4)组小棒能够围成三角形,因为它们的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而第(3)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因为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层次三,针对第(4)组小棒进行变式练习:变式①,如果将5厘米的小棒换成其他长度的小棒,有几种换法?学生展开动态想象,认为有4种方法(如图5);变式②,如果将其中一根3厘米的小棒换成其他长度的小棒,怎么换?学生继续展开动态想象,并用图形描述出来(如图6)。 以上练习设计,教师将应用延伸作为主要目标,不断进行变式,层层递进,先让学生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在学会正确判断之后,让学生想象怎样能围成三角形,再通过变式设计,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其中的一条边换掉,使之仍能围成三角形。这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冲击,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点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的严谨性。 总之,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理解的过程,让学生手脑并用,让操作和思维同步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不断提升,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责编 吴美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