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人体生物节律的人员警示研究 |
范文 | 姬祥+薛景仰+杨文明![]() ![]() ![]() 摘要: 人类对自身活动周期性的认识,自古就已开始,近代人们逐渐摸索到生命物质的运动遵循特定的时空规律,提出了生物节律的概念。人体生物节律是以每位员工身体为研究对象,揭示人体体力、情感及智力规律的周期理论。基于此,本文在简要叙述人体生物节律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人体生物节律的计算方法,并从本单位员工生物节律展开了详细分析和探讨,提出人体生物节律的应用,有利于对人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警示。 Abstract: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began to understand the periodicity of their own activities. In modern times, people have gradually found out that the movement of life matter follows the specific laws of time and spa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biological rhythm. The biological rhythm of human body is a periodic theory that takes every employee's bod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eveals the laws of human body's physical strength, emotion and intelligence. On the basis of briefly describing the theory of human biological rhyth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human biological rhythm, analyzes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from the staff, and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 biological rhythm. It is advantageous to make correct judgment and warning to human behavior. 關键词: 人体生物节律;计算;人员警示 Key words: human biological rhythm;calculation;personnel warning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8-0228-030 引言 一个优秀的企业可以修建现代化的厂房,购置一流的设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安全的生产工艺,同时,招收熟练的员工并进行系统的培训,目的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企业能够健康、高效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无论企业的硬件如何完善,但凡是涉及到人员操作的部分还是会有意外的出现,例如在实际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员工生产经验丰富,操作技能扎实,在工作中也能遵章守纪,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和程序,但是在某些时刻却身不由己的干出一些违反作业规程和违反质量规定的事情,以至于引发安全或质量事故,从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了人体生物节律上。1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 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循环。早在上世纪初,奥地利心理学家斯瓦波达和德国医生菲里斯就对此进行过研究,长期的临床馆观察他们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中情绪周期是28天,体力周期是23天。之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通过研究大量的大、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发现,人体生物节律的智力周期是33天。国际上最早召开生物节律会议的时间是1937年,直到1960年,在美国专门为生物节律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正式确立了生物节律这门学科。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认为,人的一生会受到三大节律周期的影响,分别是情绪、体力、智力。情绪节律周期为28天,体力节律周期为23天,智力节律周期为33天,每个节律周期又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高潮期、临界期和低潮期。 高潮期是能量释放阶段。临界期是人体机能的转化阶段,低潮期是能量蓄积补充的阶段。高潮期与低潮期的转化日叫临界日。临界日时,人体由高潮期向低潮期转换,此时身体各部机能处于调节之中,人体能量释放和积累过程相互干扰,导致不稳定,此时人的机体通常会感觉不太好,不仅协调能力会降低,思维记忆和健康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其效率低,情绪容易波动。当两个周期的临界日或三个周期的临界日重叠在同一天或非常接近时,比单临界日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这时极易出现各类不利于自身的事件,比如言行不当、决策失误、伤亡事故、行车事故、竞赛失利等,因此,科学安排好好临界日是十分必要的。2 人体生物节律的计算 ①先算“总天数”即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 公式:t=(365.25×周岁数)± x。 式中:“x”表示除周岁数以外的天数, “t”表示总天数。 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 要计算1987年1月29日的这天生物节律,t=(365.25×52)-259=18734(天)。 ②再算“余数”,将前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23、28、33(它们分别是体力、情绪、智力节律周期的天数。)然后得到余数。要求必须用手算,禁止使用电子计算机。 18734/23=814……12(体力钟余数) 18734/28=669……2(情绪钟余数) 18734/33=567……23(智力钟余数) ③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23/2=11.5……(体力钟半周期数) 28/2=14.0……(情绪钟半周期数) 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 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余数小于此種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 了解自己“智力、情绪、体力”三节律的运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临界、低潮期早作准备,以防不测。本文将试图通过一个企业某车间10月份员工人体生物节律的运行情况来说明临界日的确定,从而对员工进行安全警示,合理安排临界期的工作,从而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3 本单位员工生物节律的分析 根据上部分的讲述,编制了人体生物节律计算器,下面将用生物节律计算器所生成的曲线对本员工的生物周期进行分析。 3.1 员工基本数据(表1) ![]() 3.2 人体生物节律曲线 ![]() (图1-图10)利用人体生物节律计算器多生成的曲线,可以更加直观的对人物的节律周期进行判断。 3.3 曲线分析 通过对以上曲线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表2。 ![]() 3.4 分析结论 纵向分析:我们要对出现三重临界日和五项低潮期的员工进行安全警示; 横向分析:我们要对同时出现双重临界日、三重临界日和四项低潮期、五项低潮期的员工进行安全警示。 在本月的生产中,我们要对2、6、9号,三名员工格外进行关注。首先,从曲线上可以看出,2号员工和6号员工,全月存在5个阶段的低潮期,2号员工在三天内要经历两个临界点。其次,6号员工的情绪节律临界点和体力节律临界点在同一天重合,尤其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对于人体三种节律来说,情绪节律是最重要的,它既对人的情绪影响巨大,也能够在高潮时对体力和智力产生有益影响。一般情况下,智力和体力同处临界日出现的事故要远小于情绪和体力同处临界日所发生的事故。最后,9号员工虽然没有出现双重或者三重临界日,但是,他在全月出现了5项低潮期,尤其是月末,情绪节律和体力节律同时出现下降,在下个月初必然会出现一次情绪节律和体力节律重合的双重临界日。 在日常的安全人机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自身因素有压力、疾病、抵抗力、注意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等,它们都会对员工的安全行为造成影响,我们虽然不能完全依赖人体生物节律对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起指导性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参考人体生物节律的变化规律,对日常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员工进行安全警示,在智力节律的高潮期多从事计算、研发等工作,在体力节律的临界期避免从事重体力的劳动,在情绪节律低潮期避免对员工进行批评和指责,避免他们的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人体生物节律的应用,不但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使我们掌握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从而对人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警示,还可以充分体现出安全管理中的人性化,是安全人机工程中对人的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柴业林,胡金花,林香民.人体生物节律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安全与健康,2005(01). [2]Alison G V.Organizational safety: Which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most effective in reducing employee injury rates.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2002. [3]袁永强.生物节律在化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3(12). [4]王喜富,王振军,王天奇,全明珠.人体生物节律理论的应用──实现对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预报[J].露天采煤技术,1999(03). [5]柴业林,胡金花,林香民.人体生物节律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安全与健康,2005(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