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创新路径研究
范文 崔源
摘要: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作为近几年高职院校新开设的专业之一,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建设进展如何是文章的关注重点。通过对目前该专业课程反映出的课堂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支持信息化的软硬件条件不完善、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均有待提高等问题的分析,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创新的实施路径,即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普及优质校园网络和先进数字化教学装备以及激励师生共同参与信息化课堂设计等举措。
Abstrac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is one of the new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recent years. The progr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this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plus" is the focus of autho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dominating classes, the imperfect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nditions of supporting information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needing to be improved etc. reflected in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one to one place. They a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udent 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quality campus network and advanced digital teaching equipment and the motivation 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sign of informationized classes etc.
關键词: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创新;信息技术;信息化
Key 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curriculum innov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iz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0-0297-03
0 引言
为响应国家对于“打造高层次信息化会计人才”的号召,同时满足用人单位信息化发展需要,走在改革前沿的广东地区陆续于2015年前后在高职院校增设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该专业致力于培养面向中小企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会计核算、会计信息处理、财务软件应用能力,能胜任会计信息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1]。因此专业一经开设,受到不少考生的追捧。
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新的契机。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由此,在 “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创新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
由于会计信息管理的工作内容与会计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不仅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参照会计专业,而且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师资配备与会计专业相差无几。通过笔者对所任教的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在授课方式中“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做”和“老师讲,学生听”这两种采用的最多,占到85.83%和80.3%的比重。说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和布置任务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中仍占主流。在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长期处于被灌输知识的状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被大大磨灭,极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是免费共享的,学生可以上网获取想要了解的几乎任何知识和信息,伴随着诸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的课程资源的开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最优质的课程,获取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了解最前沿的学科动态。因此,传统授课方式已经面临着危机,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从教人员必须找到适应人才发展需要和时代变革的新的教学方式。
1.2 支持信息化的软硬件条件不完善
在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信息化的开展过程中,无论在校园网络环境、计算机以及数字化教学软硬件方面,都不尽人意。
在网络建设方面,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之一《教学企业(T3代理记账等项目)》为例,学校花大价钱购入用友“畅捷通”平台进行实训教学,却因校园网络环境差导致实训平台页面的更新十分缓慢,甚至出现死机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硬件方面,计算机设备陈旧且老化严重,几乎每个机房都有不同数量的计算机无法开启;教室的投影、音响设备超龄服役,时好时坏,效果不佳;且计算机没有配备耳机,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的需要。机房的数量也偏少,教师只能轮流使用仅有的几个机房,这给正常的教学安排及教学效果造成影响[2]。
在数字化教学软件方面,学校虽然开发了“得实”平台供教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课程,但因对平台的宣传推广不足和平台本身用户体验不佳,致使全校65个专业中仅有17个专业使用其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2000门课程中仅有10%使用其建设精品在线课程;硬件方面,学校暂时没有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课程制作装备,如现代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字化仿真实验室等。
1.3 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均有待提高
笔者对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调研中发现:在该专业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频率方面,有44.88%的学生认为“经常使用”;54.33%的学生认为“偶尔使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部分该专业教师已经意识到专业课程需要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但目前在该专业,信息化手段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手机答题APP或公众号”占到92.92%(见图1);因为这种手段对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而且使用这类软件可以及时展开学习测评,简单方便,所以它是目前该专业教师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次是“在线课程”,占到74.02%;接下来是“微课”,为37.01%。对于“慕课”和以信息化方式开展的“翻转课堂”,目前该专业课程基本尚未开展使用,处于理念的倡导阶段。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对部分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要掌握基本的课程建设、开发、管理与应用技能是一个困难和挑战。
另外,在调研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接受程度方面,如图2所示,57.48%的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表示“非常愿意”,39.37%的学生表示“一般愿意”,3.1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再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频率和学生态度之间的关系(见表1),认为目前专业课程中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频率为“经常使用”的学生,有70.18%对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表示“非常愿意”;而认为“偶尔使用”的学生,只有47.83%对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表示“非常愿意”,46.38%表示“一般愿意”,另外5%表示“不愿意”。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整体上对信息化教学持乐观和欢迎态度,但对信息化不甚敏感度学生对信息细化教学手段的接受程度较低。究其原因,普遍的高职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往往不肯花费一定时间主动求知,加上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差不大,学生已习惯于会计相关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参与课堂学习。一旦新的教学方式伴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部分学生会产生不适应,因为需要跳出原有的“舒适圈”,學生被迫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所以此部分学生对信息细化教学手段的接受程度较低。
2 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创新实施路径
鉴于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目前仍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支持信息化的软硬件条件尚不完善,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均有待提高的现状,笔者认为,专业课程改革要以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为基础,一方面加紧完善信息化的软硬件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和接受程度的新举措。因此,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创新实施路径如下:
2.1 整合信息技术,实现 “自主、探究、合作”新型教与学方式
学生需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逐渐转变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为课堂的设计者、管理者、引导者和辅导者[3]。例如通过有效组织学生自学财会知识、演示流程操作、小组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意识。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使用现有的信息化教学工具,比如手机答题软件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或者在各种移动终端上共享学生学习成果,比如凭证的制作和装订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成就感通过互联网被传递和放大。总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基础,配合以信息化手段的巧妙运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
2.2 推进教学环境建设,普及优质校园网络和先进数字化教学装备
众所周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无论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微课、亦或是慕课,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离不开完善的网络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软硬件配备。
在网络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应组建专门的网络运行和维护部门,引入优质的网络运营服务,定期维护网络线路和相关设备,对于大面积断网和网络不畅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处理,以保障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对于教学装备的配置,高职院校需加大资金投入,升级计算机及相关设备,逐步淘汰陈旧、老化严重的设备,使教学硬件全面升级。升级计算机设施设备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以下途径:其一,学校动用自己的资金,分批次逐渐更新落后的设备,实现升级换代;其二,借助校企合作的契机,借助企业的部分资金完成对计算机设备的升级换代[4]。
在数字化教学软硬件方面,积极引进优质的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装备。以制作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例,现代网络多媒体教室是一个教学资源采集、整合、传播的交互式网络教学环境,适用于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多媒体录播系统操作简单,可以非常智能地整个课堂教学情境多方位实时摄录下来,生成有音频和电子文档的多路高清流媒体文件[5],并且能够实现在网络环境下自动上传至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因此,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应起到牵头作用,主张学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应为信息化的普及提供足够的支持,同时提倡高效、先进的教学设备配置,为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更好地服务。
2.3 加大对师生的培训力度,同时激励师生共同参与信息化课堂设计
在对教师培训方面,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支适应课程信息化改革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此学校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培训,如Moodle、Blackboard等知名教学平台的开发与使用、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微课的制作与应用等一系列的研修活动,让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教师能够掌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思路;独立完成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的开发,具备独立设计与制作核心资源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各环节的应用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生方面,要提高学生对信息化的接受程度,方法是让学生了解信息化课堂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可以向学校申请,开设一门有关“信息化教学工具使用”的选修课,主要讲解几款有关微课录制和编辑软件、思维导图绘制软件等。学生学习过后,引导其尝试为本专业的某些课程设计课程小结,归纳重点难点,以及设计练习题等;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在预习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制作新课程内容的讲解视频,课前播放给所有学生,供大家在课上进行探讨,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此一来,教学设计不单单是教师个人的事,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教学团队,都想方设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这样做既提升了师生双方的信息化素养,实现了教学相长;又为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3 结语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未来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6]。会计信息管理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将“互联网+”下的先进技术手段与会计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深度融合。对于该专业的师生来说,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变革过程,只有在教与学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可以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袁雪飞.基于“岗课证赛融合”融合的高职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J].会计教育,2017,3(5):120-122.
[2][4]常培文.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Moodle 教学平台为例[J].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18(4):41-45.
[3]邵秀英,刘敏昆.浅谈混合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轉变[J].中国教育信息细化,2015(22):70-73.
[5]潘立华.多功能录播教室在精品课程录制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412.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http: / /www.moe.edu.cn /publicfiles /business
/htmlfiles /moe /s7056 /201504 /186490.html.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