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施工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评估研究 |
范文 | 徐鹏++卢才武![]() ![]() ![]() 摘要:依据相关管理方法,分析现有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的15个核心评价指标,构建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评价模型的目标层、准则层及方案层,计算核心指标的合成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应急救援预案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修改预案的工作重点;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评价方法可以为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正提供依据。 关键词: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U445.32 文献标志码:B 引言 在各种生产建设形式中,建筑工程所占比例及其事故发生率、人员伤亡率都位于前列;而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起重机械一直被视为重大危险源。起重机械事故一般具有事故大型化、群体化、事故类型集中、事故后果严重、事故发生率高、事故涉及面广等特点。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起重机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十分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筑起重机械作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也对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出了要求。 为了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适用性,避免粗放式管理模式下盲目编制应急预案,建立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模型,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价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 当前施工项目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看似较为完善,但如果仔细分析,仍存在一些问题。 (l)不能和整个安全管理形成系统。应急救援预案应该涉及事故的预防、控制和削减等内容,贯彻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不应该只是考虑事故发生后所要面对的事情。 (2)应急救援措施落实不到位。目前,各施工单位的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大多是单位资料员或安全员制定出来的,能够熟悉该预案的也大多是施工单位的领导和一些管理人员,预案的内容不能贯彻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这样,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或是发生事故,工人需要先上报而不是第一时间按照预案内容正确地处理现场情况,从而延误时机,后果不可估量。 (3)内容上缺少风险辨识的方法。现在大多数施工单位在编制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时,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预案的意义只是在事故发生后体现出来,所以忽视了没有发生事故时对安全隐患的辨识。所谓“急”,不只是事故发生后的“急”,更多的情况应当是起重机械出现安全隐患时的“急”,这就是预案中缺少风险辨识的内容。 (4)信息不能及时更新。现阶段施工单位通常只是在安装或者使用起重机械之前编制起重机械的应急救援预案,之后几乎不再对其进行修改。如此一来,应急救援预案就成了一次性的文件,很多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在长时间的施工过程中,其适用性就会逐渐降低。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时变更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信息,尤其是救援物资、通讯方式以及救援路线等内容。 2 建立起重机械应急预案评价模型 建立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的实际目的就是把一个多指标的问题化为单指标的问题。依据对现行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其涉及的因素有定量和定性之分,其中定性因素是较为复杂的,需要凭借评价者一定的经验和阅历,不可控性较大。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此类定性评价的问题,有效地量化定性指标,达到评价结果相对可靠的效果。 2.1 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重要指标 根据上文中分析的起重机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漏洞,将应急预案的行动方案贯彻到事故发生的前、中、后各个环节,分为事故预防、信息监测、应急救援、事后恢复等部分,进而详细选取出15条重要评价指标。其中,预防准备阶段包括制度与标准、危险辨识和应急资源;信息监测阶段包括信息监测、培训演练和信息报送;救援响应阶段包括事件预警、指挥协调、现场救援、人员安置、治安交通和专家支持;事后恢复阶段包括善后处置、事故调查和恢复重建。 2.2 建立层次结构 依据AHP法,将起重机械应急预案评价指标分为3层,在目标层之下是4大模块层,最后是15项职能层。建立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评价层次结构,如图l所示。 2.3 构造判断矩阵 由起重机械应急预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的职能层,比较同一指标下的各个子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见表l。其中子指标Bj(j=l,2,…,m)属于同一个指标Ai,此判断矩阵是一个,m维方阵。 利用萨蒂提出的l~9比率标度法,可以确定同一指标Ai下的各个子指标bij中,指标z目对于指标j的重要程度。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如表2所示。 2.4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上面的判断矩阵A=(aij)有以下特征 该矩阵有最大特征值ιmax、,其他特征值为0。计算几种影响因素权重,采用方根法近似估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每一行元素按行相乘得到一乘积Mj=bi1×bi2×…×bin(i=l,2,…,n)(1)将Mi开n次方,得到 2.5 一致性检验 为确保权重的合理性,需要对每一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检验不合格,需要修改判断矩阵,直到符合一致性要求为止。检验公式如下式中:R,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由MATLAB编程得到,其值如表3所示。 2.6 计算合成权重 计算合成权重应从上到下逐层计算,直到算出最底层各个元素的权重值,计算方法如下式中:W(K)为第K层的nk个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合成权重排序;p(k)为第k层的nk个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所有元素的合成权重排序;W(-1)为第k-l层的nk-1个元素对于总目标的合成排序。 3 评价结果 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计算评价结果,应根据专家的评分,并利用下式得到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综合评分。 式中:Z为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综合评分;”为专家人数;Fij为第j个专家对指标i的评分,O≤Fij≤1OO;Ui为每个指标的合成权重值。 计算得出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客观评分后,应制定相应的得分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修改措施。评分等级如表4所示。 在得到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综合评分之后,应确定修改措施的工作重点。除了对那些专家评分较低的指标整改以外,还可以按照线性关系计算出每个指标对于修改起重机械应急预案工作的贡献程度。计算方法如下δ的值越大,说明该项指标对于修改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重要性越强。 4 实例应用 该项目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如图l所示,以矩阵A-B为例,得到的判断矩阵如表5所示。由3位专家对各个指标进行评分,得到权重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由式(1)~(5)可得,λmax=4.103 2,R1=1.03,CR=0.0228<0.1满足一致性要求。 根据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合成权重 0.0995,0.1612,0.0704,0.1331,0.1871,0.0959,0.0123,U= 0.0096,0.0111,0.098,0.0178,0.0163,0.0081,0.0069,0.0065 根据式(6),得到该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综合评分Z=60.74分。等级划分为三级,需要修改。 根据式(7),得到δ=2.13,3.09,1.53,3.23,4.37,2.29,0.25,0.27, 0. 24,0.45,0.32,0.24,0.14,0.18] 其中可以看到,δ2、δ4、δ6的值比较大,因此增加危险辨识、加强信息监测和传递的能力对于起重机械应急预案的改进较为重要。δ5的值最大,说明对于现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以及定期的事故救援演练,对起重机械应急管理尤为重要。 5 结语 (l)根据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指出了现有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这些不足之处补充了应急预案中应该包含的措施,为构建评价指标层次模型打下了基础。 (2)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起重机械应急预案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是起重机械应急预案修改工作的重要依据。利用这种定量的评价方法,避免了起重机械应急预案工作的盲目性,改善了起重机械应急管理的粗放性。 (3)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当前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利用评价模型,探索出新的应急管理模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