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少有人走的路
范文

导语: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杰出的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2015年9月22日上午9点,即将举办BICES 2015开幕式的南登录大厅,入口处的汹涌人潮开闸未几便难以为继。人们围在几处填表台旁边,从容地填写着表格。已经有人开始谈论九华山庄,以及2009年展会前夕下的那场雪。那时候,初雪未化,人们热情不减,因为有“4万亿”刺激计划护体;如今,人们穿着短袖,却发觉这个大而无当的新展馆,处处透着寒意。
这一次,我们总算直观地看到,所谓的“新常态”,对于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我想,我们要踏出的第一步,是认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描绘的现实——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慢,而且是结构性的放慢。结构性调整的困难决定了新常态的长期性。政府不会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这是和过去不同的形势,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
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在下滑,但是人工成本、资本价格、资金成本呈现出来的刚性,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的下滑而降低。换言之,企业的利润率受到了挤压。一些企业过去靠低成本扩张非常成功,而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不再适应市场,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之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变得务实,正好与国内市场的表现相呼应。于是在BICES 2015展会上,可以看到厂商们多了几分务实,少了一些浮夸。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是这个本土最大的工程机械展会、昔日规模可以媲美bauma China的大舞台正在失去吸引力,而是它集中体现了整个行业的困惑与彷徨。
恐怕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我们要学会适应、接受这种展会格局了。
下滑向左,路机往右?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在BICES 2015的开幕式上说:“今后,国家 ‘一带一路、 《中国制造2025 》、国际产能合作和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更将使工程机械行业受益。工程机械产业正在走出低谷,逐步进入一个新的良好发展周期。”
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路面与压实机械分会提供的数据表明,2015年1~4月,道路面层施工及养护设备市场的表现引人注目,预计全年铣刨机、摊铺机以及双钢轮压路机等产品的销量都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8月的数据显示(截至该月,2015年全国主要的压路机企业的累计销量为7 712台,摊铺机为1 398台,铣刨机为479台),几类主要的路面机械产品有望拨云见日,迎来新景象。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次维特根并没有独立的展位,但是由于其在今年的突出表现,代理商路德机械展出的一台小型维特根设备依旧吸引了不少访客。在2015年的前8个月里,维特根一共售出287台铣刨机,占全国销量之泰半。
其他机种看来还要继续与下滑的惯性对抗:2015年1~4月,挖掘机、装载机市场销量分别下降了44.2%和52.3%;汽车起重机和推土机降幅也在30%以上。与土方机械应用方向基本一致的单钢轮压路机(包括机械式和全液压式单钢轮)市场销量2 019台,同比下滑了34.7%。
养护设备何时唱主角?
得益于公路“国检年”的带动,加之2015又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政府财政落实公路建设“十二五”投资额的力度更大,所以今年养护设备需求力度有所增长。铣刨机在前8个月的销量几乎追平去年全年总销量,沥青碎石同步洒布车、稀浆封层车、多功能养护车近期市场热度不减。
浙江美通筑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沥青碎石同步封层车(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2014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对于首次“合体”参加展会的路机联盟来说是喜事一桩,对于养护设备行业,也是一件顶好的事——至少美通筑机在9月23日上午举办的那场媒体见面会暨发布座谈,为行业攒来前所未有的人气。
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焦生杰教授对获奖机器的创新进行了点评:首次提出洒(撒)布系统与液压驱动系统联合匹配,以及沥青、碎石供给系统与作业速度最佳联合工作的模式和控制方法;研发了双循环流道式可伸缩沥青洒布杆和转动关节,提出依据喷嘴流量特性和横向均匀性,随扇面重叠变化规律变换不同通径喷嘴组的喷洒方法;研制出皮带输料、螺旋分料、布料辊撒布的变宽幅碎石撒布装置和预压辊装置,实现了全宽度范围内碎石的精确、均匀撒布,增强了沥青和碎石的粘接性能;国内首次提出根据系统偏差控制沥青和碎石撒(洒)布量的控制方法,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
2015年8月7日,北京弘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威腾牌RDS-100型稀浆封层车。 其母公司北京天和众邦勘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地质勘探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为主营业务,在勘探钻机方面有很强的竞争力的公司。该公司坚信道路养护领域大有可为,推出RDS-100型稀浆封层车投石问路,他日有无可能改变行业格局亦未可知。
如今,日益成熟的热再生技术已经向人们证明了其不可估量的价值。详细数据分析表明,一套维特根就地热再生机组平均每年可以实现节能12 726 000 MJ,相当于435 t标准煤或304 t原油。奥新科技的高效热再生列车,拥有油转红外线辐射、沥青烟气催化燃烧循环利用和电子数字找平等技术;铁拓的TS系列沥青厂拌热再生设备,已经拥有TS1008、TS1510、TS2010、TS2015、TS3015、TS3020和TS4020等多种规格。相比之下,专注于热再生技术的威特公路养护设备有限公司有点时乖运蹇。
2009年4月2日,世界首条智能化沥青路面微波养护车生产线在淮安威拓公路养护设备有限公司开工建设。该型号养护车由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投入8 000多万元,历时7年研制而成,突破了国际上微波能无法加热路面的技术瓶颈,攻克了微波泄漏防护的技术难关。可惜,纵有江南烟雨的滋养,这株南来的花,终究未能结出令人满意的果实。
2013年,淮安威拓、佛山威特被宿迁市科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收购。新成立的江苏威拓公路养护设备有限公司出现在BICES 2015展会上。这时,离佛山市威特公路养护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球首台微波沥青路面养护车在广州开发区开源大道开始第一次实地应用,已有8年之久。
在地下打造一个新世界
1818年,英国工程师布伦诺尔受到一种名叫凿船虫的软体动物的启发,创造了一个新型的挖掘设备,这台设备有一个箱形铁壳,利用千斤顶在松软的土壤中向前推进,挖掘工人则在铁壳内一面挖掘,一面在隧道内壁衬砖。这便是历史上第一台盾构机。
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这些机械“凿船虫”已在地下打造了一个新世界。
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经批准38个城市建设轨道交通,规划总里程超过6 880 km。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公司、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国内地下装备制造商闻风而动,这次纷纷出现在BICES 2015的掘进机械展区。
上海隧道自1958年开始研制盾构装备,2004年生产了中国首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地铁盾构样机“先行号”。
中铁装备的发展史是中国掘进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1年,国家正式将土压平衡盾构关键技术研制列入“863计划”,掀开了中国掘进机产业研发的新篇。2013年11月26日,中铁装备与德国维尔特公司(WIRTH)正式签署硬岩掘进机及竖井钻机知识产权收购协议,成为一家能独立生产硬岩掘进机(TBM)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2015年1月26日,直径8.03 m的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在郑州下线,标志着中国岩石隧道掘进机技术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2014年,三三工业全资收购了卡特彼勒加拿大隧道设备有限公司,获得了全球领先的盾构机和TBM隧道掘进机的生产装备、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与国际营销渠道,能够独立实现设计、研发、制造、总装,据称每年可以生产100台TBM隧道掘进机。
今年,广州地铁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目前已有10条线路同时在建,共投入201台盾构机。由此看来,这些终年不见阳光的“凿船虫”,反而比地面上的同类更早地感觉到春天的到来。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中国的企业家一说就是做大做强,把大放在强的前面,实际上强是一个陪衬,都是想着大,没有人专心一意做强。”许小年教授的这番言论,一定会让很多工程机械厂商听了不服气,至少南方路机是一定不会同意的。
在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第十一届营销高峰论坛上,南方路机董事长方庆熙直言:“‘做专做精是我们公司的口号,实际上就是怕死,南方路机可能是这个行业里面最怕死的一家公司。”他把南方路机视为一家小型企业,而小企业的资源极其有限,想做很多东西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所以必须要聚焦,因此南方路机一直提出要做精做专。”
拥有基于粒度控制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技术、空气筛分技术、砂石粉分离技术和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电气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V7干式制砂设备,已经通过港珠澳大桥等大型工程的实际检验,推动了机制砂在中国的发展。这家“最怕死”的公司,以创新为动力,拼命地跑到了前面。
百年洛建也没有固步自封。9月22日,国机重工在BICES 2015上发布了全球首台最大吨位电驱动轮胎压路机LRS240E。它拥有轮胎压路机电驱动、操控仪表台装置、大扭矩驱动桥及行车制动装置、前轮全浮动结构等多项专利技术,实现了洛建的百年压实技术和全新驱动系统的融合。
山推股份推出了首款GPS 机控制推土机DH17R。本次展会上,山推向人们展示了通过一台徕卡iCON GPS 60接收机控制一台19.3 t、127 kW的设备。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名著《双城记》耳熟能详的开篇,正好映照出如今工程机械行业厂商截然不同的心境。许小年教授那段话听起来实在刺耳,相比之下,这句话更能让人服膺——在传统的商业模式当中,要有良好的政府关系、敏锐的市场嗅觉等等,但新常态下企业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
然而,创新是少数人的事,如果都蜂拥而上,便成了模仿、抄袭。创新,意味着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或者少有人走的道路。
少有人走的路
无论宏观经济是好是坏,都会有一些企业脱颖而出、一骑绝尘,而另一些则惨遭淘汰。虽说工程机械行业受到宏观经济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极大,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株守利好政策和刺激计划,一心只等行情变好,而不愿意展示一点点风骨和独立的理由。
是主动求索,还是在焦躁中彷徨?是怀揣信仰,还是在怀疑中迷失?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与行情无关。走那条少有人走的路需要勇气,但是坚持走下去,必是一次跨越。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