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国际工程项目劳务管理风险探讨
范文

    周梦頔

    

    摘要: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下,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的范围和份额不断扩展。这对于我国国际工程企业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同时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劳务管理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困扰之一。本文将目前中国工程企业劳务组织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就各类劳务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纳,最终根据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些规避风险并降低人工成本的措施和方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going out" pace, the scope and share of Chinese compan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market has continued to expand. This is a rare opportunity for China's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nterpri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faces a variety of problems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labor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labor organization mode of Chinese engineering enterprises, and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risk factors of various labor services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Finall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som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avoid risks and reduce labor costs are proposed.

    關键词:国际工程;劳务管理风险;劳务合同;属地化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labor management risk;labor contract;loc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72.92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0-0047-03

    0 ?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和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工程企业承接的国际工程项目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都形成了一个迅速扩张的势态;仅2017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38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1]。这对中国承包商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劳务管理则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国际工程项目劳工组织的特点

    国际工程的劳工主要由中国劳务、当地劳务和第三国劳务组成;目前笔者公司已承接的国际工程项目多采用中国劳务+当地劳务的劳动力组织模式。

    1.1 中国劳务组织特点

    1.1.1 中国劳务的优势

    中国劳务+当地劳务的劳务用工模式下,虽然中国劳工人数占比偏低,但仍是完成工程项目的主力军,负责项目的核心施工技术并确保施工大干期间工效能满足工期计划。随着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快速发展,仅2017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2.2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8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22.2万人,占42.5%;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7.9万人[2]。

    很明显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依然在大量使用中国外派劳务,除了需依靠中国劳工高效专业的施工技能和丰富的施工经验,还因为中国劳工语言相通利于精确传达、生活习惯相似便于集中管理、工作勤奋更易接受加班安排,而且遵循国内法律和惯例使得双方的认可度更大。

    1.1.2 中国劳务准入限制

    虽然我国外派劳务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但中国劳工还是经常受到项目所在国对外来劳务的准入限制。表1基于商务部提供的2017年国别指南,汇总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外来劳务准入的限制,主要涵盖笔者公司已中标或正跟踪国际工程项目的国家和地区。

    据表1可见,以上国家和地区政府多通过设置雇佣本国劳务的最低比例和设置外来劳务的工作或居住许可制度来实行准入限制,从而确保有效降低本国失业率。

    1.1.3 中国劳务管理问题

    中国承包商招募中国劳工多通过劳务中介机构或本公司国内项目上熟识的劳务协作队伍,虽然通过正规渠道能较大程度保证劳工的技能水平和工种,但仍可能存在劳务纠纷风险。例如某些项目管理不善,劳工现场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工资发放不及时、未有明确的劳务管理制度有效监督管控劳工;也有因个别劳务自身素质不高故意挑起事端,或者劳工队伍现场负责人为了谋取私利鼓动现场劳工罢工等。这不仅会影响项目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劳务的工资待遇和福利需求也在逐步上升,加之根据当地的相关政策法规还需为中国劳工办理各种工作许可和缴纳税费等,进一步提高了承包商的用工成本。在此大环境下有些中国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经常未按规执行,例如只给部分中国劳工办理相应工作和居住许可,以旅游签证的方式外派到项目上,使劳工冒着随时可能被当地移民局拘留或遣返的风险工作,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劳工的不满情绪。

    1.2 当地劳务组织特点

    1.2.1 当地劳务的优势

    基于表1:部分国家地区的劳务准入限制,当地政府为解决本国失业率问题,会通过法律或规定要求外国承包商优先使用本国劳务,特别是一些操作简单和劳动力充沛的工种,并且鼓励承包商多雇佣和培训本国劳务。因此在当地招聘劳工程序相对简单,不需要中国劳工进场的繁琐程序,劳工薪酬方面也较低,无需考虑休假探亲差旅成本,同时还能响应当地政府政策和法律规定,为中国企业在当地赢得了良好印象。

    1.2.2 当地劳务不足之处

    ①当地劳务技能偏低。项目部很难招聘到大量符合工程施工技能要求的劳务,且不说如起重工、吊车司机、木工等高技术含量工种,就钢筋工、混凝土工等普工的工作效率都很难满足施工要求,甚至招聘的劳工还有可能没有参与过工程施工;仅一般勤杂岗位、安保岗位和驾驶员岗位能招聘到可以胜任的当地劳务。

    ②人工成本高于预期。当地技术工人工效较低,为了确保施工进度,不得不增加招聘人数,多工点平行施工;导致招聘的当地劳务人数远高于投标预期,实际人工成本增加,例如笔者公司在坦桑尼亚承接的某项目,开工初期进行成本预测时认为所需当地劳工数平均236人/月,而实际施工大干期间一般接近400人/月,甚至有几个月高达560人/月。加之大多数当地劳工不愿意加班加点工作,为了确保项目施工有序推进,只得承诺支付翻倍的加班费鼓励他们加班,也使得当地劳务的实际人工费远高于投标期预测。

    ③当地劳务流动性大。因为当地劳务人数较多,存在沟通障碍等问题,项目部对其无法做到精确系统管理,而且当地劳务工作责任感较低;故项目部存在大量当地劳工常无故缺勤或离岗,过了一段时间又回来重新应聘的情况,造成当地劳务管理困难并影响项目持续施工。在笔者参与过的某个非洲项目中,由于未规范劳工聘用程序并跟踪归档管理,时常有劳工因技能水平太低或者偷盗行为在某班组被开除后,又在其他班组发现被继续聘用工作,使得项目劳工整体水平无法提高。

    ④劳务纠纷风险高。项目部管理人员与当地劳务在宗教信仰、语言交流、文化风俗和思维习惯等很多方面的差异性,都会成为影响当地劳务管理的不利因素,甚至会引起劳务纠纷。比如在国外较常见的合理罢工,很容易发生另项目部措手不及的状况,稍应对不当都有可能引发纠纷甚至冲突,像笔者公司的非洲某项目,在进行总统大选期间,当地约六百名劳工突然集体罢工,为不让项目彻底停工,全体中方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在警方的保护下,全部到施工一线参加作业,虽最终通过与业主和当地警察局密切沟通并积极利用媒体正面宣传中资企业,妥善解决了这一具有政治背景的罢工事件,但还是较大程度影响了施工进度。

    1.3 第三方劳务组织特点

    笔者公司涉及第三方劳务的项目较少,主要依托于当地中介公司或者合作公司进行招聘,劳工数量能及时解决,但管理难度依然较大;若中介公司在招聘环节不能严格把控,同样会出现劳务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笔者公司就有境外项目发生过第三方劳务人员因为技术能力不过关被要求辞退后,过段时间又被同一家中介公司推荐至项目部的情况。

    2 ?国际工程项目劳务管理风险浅析及建议

    无论是中国劳务还是外籍劳务管理问题,多属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主要受劳务人员的素质、工作责任感和对项目部的信任感等因素影响,当然也与承包商是否按规管理、是否能提供足够的人文关怀有关。

    劳务管理风险是国际项目管理中较难适度掌控的,风险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项目能否有效控制成本、能否持续稳定推进、能否按时保质完成。承包商需在平时的日常项目管理中就注重劳务管理风险应对,同时坚持将自身的工作落实到位,做好长期积累的准备,并且要具有超前防控意识。现就如何控制国际工程劳务管理风险方面总结一些经验和建议:

    2.1 树立合同意識

    中国工程承包商实现“走出去”的过程,不仅仅是自身业务拓展,更应该是一个向成熟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学习借鉴成长的过程:如何从单一的技术、进度、质量管理转向扩充到包括合同、成本、公关在内的综合运作[4]。从劳务管理角度出发,承包商应该摒弃国内粗放管理的模式,重视合同、树立合同意识。

    2.1.1 谨慎对待劳务合同

    杜绝签无效合同和口头约定,无论与中国劳工还是外籍劳工,都应先如实介绍项目情况和劳动条件,再遵循合法、公平、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劳务合同。充分全面地考虑境外可能发生的各类事项,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灵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同期限,依法合理利用合同条款规避劳务风险。

    2.1.2 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首先承包商应发挥企业诚信度,切实履行合同约定义务;其次建立和运用实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增长中方管理人员合同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其注重履约过程中风险控制,与劳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证劳务合同高效履行。

    2.2 健全合规制度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中,曾指出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要围绕体制机制建设,突出问题导向,落实企业责任,严格依法执纪,补足制度短板,加强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合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权责明确、放管结合、规范有序、风险控制有力的监管体制机制,更好服务对外开放大局[5]。针对项目劳务管理,承包商必须健全人事、劳务管理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也可建立相应的考核及奖惩机制来提高管理效率和劳工的积极性,同时强调劳动纪律,狠抓制度执行,强化检查力度,逐步实现劳务管理规范化。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不能有悖于当地的法律法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在笔者曾参与的某项目,项目部每月会评选星级员工,分中国管理人员、中国劳工和当地劳工三类,除了支付星级员工评先奖金,还会为他们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宣传栏,既肯定星级员工成绩也号召大家向先进靠拢,起到了鼓舞士气的良好作用,被评过星级员工的劳工明显具有自豪感和归属感,会主动为项目考虑,及时跟管理人员沟通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风险预警。

    2.3 推进属地化建设

    根据国际工程劳务组织过程中不同的劳务类别,结合本文分析的各类劳务特点,整理如图1所示。

    基于图1可以看出,当地劳务的用工成本较低并且得到当地政府社会甚至法律支持保护,因此不难理解目前全球知名的大型国际工程承包商在海外的业务,除了关键管理岗位,其他大部分则聘用当地人员,中国工程承包商要想扎根海外做大做强,则必须逐步推进劳工属地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当地劳务技术工种匮乏、效率低下和文化融合的问题。

    承包商应重视对当地劳工进行技能安全培训,利用中国劳工传帮带,对于短缺的技术工种,可以先组建若干个专业作业班组重复作业,既规避当地劳工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不足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也可在施工过程中培养并储备施工层面的当地劳务资源。笔者公司于2000年首次进入孟加拉国市场,从第一个承包项目开始就培育了一批能满足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的工人,经过几个项目的工程实践,这批工人成为了笔者公司在当地劳务资源中的骨干力量,可协助培训新聘用的劳工,甚至有些已可胜任管理岗位,为项目对内管理对外交流发挥了较大作用。

    同时承包商还应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构建良好工作氛围[6],可开展针对双方员工的跨文化和语言的培训,加强双方了解沟通,避免因文化习俗差异而造成的冲突;还可多与当地政府和媒体寻求合作,从多种渠道宣传承包商的正面企业形象,获得当地民众对承包商和本项目的认同感,增强当地劳工对承包商的信任感,甚至可以促使劳工以能参与本项目和被承包商聘用为豪。

    2.4 注重人文关怀

    承包商应明白与各类劳务不仅仅是一种雇佣的关系,还要与他们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忠诚度,才能主动缓解劳务组织风险。而培养忠诚度需要超前长期积累,承包商应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劳务,力争将人性化管理融入项目日常生产、生活管理之中,充分考虑中方劳工背井离乡和外籍劳工文化磨合的因素,积极了解劳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所需,及時受理并适当满足劳工的合理基本诉求,提供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落实安全措施,建立一定的慰问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务的工作热情,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3 ?结束语

    国际工程劳务管理是一项不容小觑的管理工作,会因国家、区域和项目大小等具体情况而不一[7]。特别是现阶段“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推进国际工程行业快速发展,中国工程企业面向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急需转型升级,唯有快速提高自身项目管理水平,切实推行精细化管理,超前研究策划劳务合同,采取适宜的方式同时保障企业和劳工个人的权益,不断加深属地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才能降低劳务管理风险的发生概率,有效减少人工费用乃至项目管理成本,最终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网站,2017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简明统计,http://hzs.mofcom.gov.cn/article/date/201801/20180102699456.shtml.

    [2]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网站,2017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简明统计,http://hzs.mofcom.gov.cn/article/date/201801/20180102699457.shtml.

    [3]商务部网站,公共服务,国别(地区)指南.

    [4]田威.FIDIC合同条件应用实务.

    [5]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18/c_1118659626.htm.

    [6]周月萍,孟奕,纪晓晨.浅议国际工程劳务用工的属地化管理[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6(10).

    [7]柏瑞.国际工程项目劳工管理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