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例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倾听策略
范文 李晓黎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只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倾听学生探究的声音、质疑的声音、争论的声音、纠错的声音等,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透过学生表面的回答,读懂学生的真实想法,接着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教师;教学;倾听;学生;声音;案例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 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对信息先做出价值判断,然后采用合适的“理答”策略,本文举例说明,以期抛砖引玉.
倾听学生探究的声音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材料,让学生从中自主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至关重要.
案例1?摇 “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一)”的教学片断.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请同学们说一说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
生1:如果将两个三角形的图形放在一起,两个三角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生2:数学表达式是△ABC≌△A′B′C′.
师:从上面两个同学的叙述中思考一下,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边或角的几对元素?
生3:需要六对元素.
生4:老师,我认为有可能不用六对元素.
师:你认为可能用几对元素?
生4:可能少于六对元素.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要几对元素?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大约5分钟)
生5:两边一角.
生6:两角一边.
生7:三对边.
师:同学们把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元素都找出来了,即需要三对元素,共三种情况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今天,我们只讨论一种情况,即两边一角. 下面我们来讨论大家刚才的猜想是否合理.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边一角有几种情况?
教学随想?摇 案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究三角形全等的空间,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思考、充分表达.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总是处于引导者的状态,对学生的探究问题不是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
倾听学生质疑的声音
俗话说:“有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希尔伯特指出:“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灵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哈佛大学流传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善于提问,让课堂上回荡着质疑的声音,使师生在提问和答问声中充分展开对话与交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案例2?摇 “轴对称变换(第1课时)”的教学片段.
讲完平移变换的基本内容后,要求学生先作一个三角形经直线l1成轴对称变换后的象,然后再作第一次的象经直线l2成轴对称变换后的象(已知直线l1∥l2). 学生作完后,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生1:图1中最后的象能否看成由原图形经过平移而得到?
生2:可以,而且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在图中都能找到.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 由此可见,把一个图形经过两次轴对称变换后,有时也可以用平移变换来解释. 这说明,图形的这些变换之间是——
生(齐):有联系的.
生3:经过两次轴对称变换之后,是否原图形和第三个图形一定是平移变换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4:这时两条对称轴是平行的.
生5:那当两条对称轴相交时,原图形和第三个图形会怎样呢?
(这时学生兴趣盎然)
生6:当两条对称轴相交时,它们可以看成是旋转变化(图2).
教学随想?摇 本节课中学生的发现其实难度不大,但他们却深挖图形的变换问题,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图形的这些变换之间有联系. 教师不是将正确的答案直接端出来,而是放手发动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倾听学生质疑的声音. 教学过程中的许多情节是教者事前没有估计到的,但合乎教学流程,学生既然自发地吹来“东风”,教师就应“迎风而上”,趁机“顺水推舟”,用学生的所想、所做、所说组织教学,让学生的探究向纵深发展,让学生的思维“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倾听学生的争论声音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全班几十个学生都各有差异,各具个性,对于一些学习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想法,因而,在课堂中,要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甚至鼓励他们“百家争鸣”,教师则要用心地倾听,听其全部,不管是响亮的还是轻微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理直气壮的还是胆怯的.
案例3?摇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片段.
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现了如下争论.
生1:我觉得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只要把左边的这个三角形剪下来,拼在右边的这个三角形上面……
师:挺有道理.
生2:我觉得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对折后,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走过去)我想跟你握一下手. 握手不是意味着我赞同你的观点,而是因为你为我们的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同学们想一想,要是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那多单调啊!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同学们继续争论. (教师不是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评价,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激励,出色地运用了平衡艺术,并用智慧性语言评价,真诚地呼唤课堂上更多的声音)
生3:我认为平行四边形(对折后)的两边只是面积相等,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认为剪下来以后,只是面积相等,但图形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是这个意思吗?
生3:是.
生4:因为那个(对折后剪下来的)三角形移过去以后,不再是平行四边形了,而是一个长方形,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是在讨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而不是讨论“改装”以后的其他图形的特征,是这个意思吗?
生4:是.
师(回头问生1):你怎么看?
生1:如果说,就这个平行四边形不能裁剪的话,那它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认同,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谢谢!
生1:不用谢.
教学随想?摇 教师以亲切、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的、没有压力的、愉快的心情学习,充分允许学生发表意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讲错了也不批评、指责,而是组织学生自由讨论,这不仅实现了各学习者个体对知识意义的即时建构,也让学生自由地变化着、生长着.
倾听学生纠错的声音
学习的过程,是在不断修正不足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成熟的. “犯错”是普遍的、必然的,在学习过程中企图让学生完全避免错误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对于学生而言,正面的“灌输”未必有效,而通过自我尝试,甚至走弯路、犯错误而体会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将更加深入、具体. 可以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试误”的过程,因此,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错误,提供以错误为源泉的学习反应刺激,可以使学生从错误中审视、体验和反思,从而引起知错、改错、防错的良性反应,提高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
案例4?摇 对于二次函数y=(2x-1)2+3,当x______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学生解答后回答)
生1:我填的是x<1,因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其对称轴为x=1,在对称轴左侧,即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这不是很简单的问题吗?现在我还是认为我是对的.
师:看得出生1对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很熟悉,刚才的分析也头头是道,赞成的同学请举手.
(绝大多数同学都举手)
师:多数同学都认为是这样,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犹豫了片刻):我觉得他的答案是错的,因为说明二次函数图象性质必须先找出其对称轴,而找对称轴可从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中找,题目中的式子y=(2x-1)2+3不是顶点式,顶点式应该是y=a(x-h)2+k的形式,必须化为y=4x-2+3,这才是顶点式,所以对称轴应该是x=,答案应该是x<.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教学随想?摇 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恰恰是教学的巨大资源,真实的课堂会因“错误—发现—探究—归真”的良性循环而充满生气. 学生就解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谈谈他当时是怎么思考的,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有时产生共鸣会伴有会心的点头,有时已有的知识被激活,有时又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和运用中的不足,这些都将激励他们更好地查漏补缺,增强学习成功的信心.
当然,这方面的案例很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分担痛苦,是共享快乐,它的意义远不是仅仅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而是再现更多的智慧内涵. 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回答不是很明确,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发表“不成熟”的见解. 教师应经常说:“说不好没关系,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的直觉是什么?”“你看到这个问题,觉得可能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的理由是什么?”“你还有别的办法吗?”“你有更快捷的方法吗?”“你自己认为哪些正确,哪些有问题?”“与上一题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要这样的话,你要怎样改动?”“你能总结这类题的做法吗?”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乐思考、会提问、善表达,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就能透过学生表面的回答,读懂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让我们快把耳朵叫醒,学会倾听,这样才会像李镇西老师那样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