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探索 |
范文 | 叶金伟 摘要:针对传统管理技术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探索。从广电分前端UPS电源系统出发,研究广电分前端机房安全性,分析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结构,结合人员进行统一管控。结合通信行业标准,优化标准架构、规范统一编码、构建广电业务模型,实现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技术最高运维效果可达到98%,为实现现代化机房运维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poor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exploration of informationiz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 the front-end computer room of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sub-branch. Starting from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of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sub-front end, the security of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sub-front end computer room is studied, the informationiz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tructure of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sub-front end computer room is analyzed, and unifi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re combined with personnel. Combined with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standards, the standard architecture was optimized, the unified coding was standardized, and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business model was built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oniz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the computer room. It can be known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the highes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ffect of this technology can reach 98%, providi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 computer roo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關键词: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运维管理 Key words: radio and television sub-front end;computer room information;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P391.1?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3-0223-03 0? 引言 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化的实施和普及,丰富多彩节目内容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快乐,如何使节目信息资源安全顺利传送到千家万户,保证电视信号的正常传输,使用户能够获得更完美的视听享受,是广电各级分前端机房的重要职责。分前端机房负责有线电视的接入网、日常运行维护、业务信息管理以及数据分析与统计等繁琐管理,增加了机房的运行机制和承载能力[1]。近年来,随着广电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和信息资源多元化的发展,造成广电分前端机房承载的数据和业务越来越多,导致机房运行无法满足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机房原有的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探索,根据现阶段广电分前端机房内数字电视直播、EPON+EOC双向网、GPON全光网同时并存的特殊情进行优化建设,根据机房的特殊性进行优化建设,通过对机房设备设施进行创新整改,实现了新的运行机制。优化后的广电分前端机房系统完善了传输与接收、数据统计分析和业务资源等现代化机房的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了机房工作的可靠性、规范性和有序性。现代化信息运维管理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有效保证了机房的稳定安全的运行[2]。 1? 广电分前端机房安全 分前端机房系统负责运输、传送信息资源和业务服务等,如何安全稳定的运行,是保障机房正常传送、接受和负责运转的关键。分前端机房内所有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都需要供配电系统提供支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是机房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对机房供配电系统进行优化创新,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将分前端分别接入到市电和自备电源两路外电,并对线路实施保障,供电线路设置为专线和自备电源。根据分前端机房用电量大、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所有设备采用在线式UPS系统保障,设计负载和后备电池容量要充分考虑未来三到五年业务发展,并预留充足容量空间。分前端机房所有各功能区域的用电都是独立供应,以保障机房内用电突发状况,确保机房其他功能区域设备电源的正常供电[3]。 由于分前端机房用电需求量大,容易出现电荷负载过重情况,因此,机房供配电系统应采取多项保护措施,市电经整流负责再给负载供电,要合理分配机房各能功区域、各设备机柜的用电负载,确保分前端机房的顺利运行。 分前端机房负责对数字有线电视、OTT、数据宽带、专网等信号的传送和接收信,为确保信息内容安全播出与稳定接收。信号源传输的安全可靠性是保障节目信息内容传送的关键,信号由中心机房传输到分前端机房,采用双路由光缆、传输设备保护等多重手段,确保信号安全、稳定的接受和传送[4]。 2? 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结构 在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创新整改中,首先对机房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针对机房的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和运维管理系统平台实施优化设计,通过对两系统内部各个系统接口与外数据接口的优化管理,实现各自的应用功能,具体如图1所示。 机房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机房资源扩展应用功能平台和机房电子运维管理平台两大平台。机房资源扩展应用功能平台负责公司资源管理系统,在设计研发过程中应结合广电业务需求,实现业务层数据的相互信息化,并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业务数据管理的应用层功能进行综合性管理。机房电子运维管理平台负责机房和工作人员等数据管理,通过对日常工作实行电子化管理,实现了日常事务和工作统一管理,两大功能平台的开发与创新又增加了若干个子功能,促进了广电网络业务系统的工作效率,规范了业务流程。 3? 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实现 广电机房在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探索设计中,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并依据通信行业标准进行创新设计。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整个广电公司、行业层面和前端机房的全面运行进行优化管理,在设计中应考虑广电业务的特殊性,区分与其他通信行业存在的不同,开发适合广电业务标准的管理需求[5]。通过对各分前端机房设备进行整改创新,优化设备标准架构,实现统一规范编码,增加业务创新服务范围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彻底改变了原来广电网络设备落后、业务结构单一和业务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等许多问题。广电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业务融合创新和领域扩展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了广电业务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需求[6]。 3.1 优化标准架构 由于广电网络机房设备特征特殊性,在进行优化标准架构时,需将广电机房设备与通信行业的设备进行重新分配,建立优化标准架构。通过对机房原有设备进行有源设备与无源设备的划分,并对机房设备的大小结构加以改动,创建不同种类的设备端口、端子和板卡以及模块、机框等,满足了设备型号多样化的需求[7]。这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设备不仅增加了机房设备的功能性和各级之间的逻辑性,也为未来广电业务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系统优化创建中,要对系统原有的机房设备、接入网设备、传输网设备、数据网设备和动力环境设备进行分类创建。通过分别建立设备标准架构,实现各自不同的业务功能,完成业务数据和扩展应用的优化综合管理结构[8]。 3.2 规范统一编码 广电机房在优化创建中,由于优化后业务不断扩展,各种设备种类增多,加上设备结构的改动和增加,原有的编码规范出现混乱不足的现象,已经不能满足分前端机房优化系统建设的需求。因此,针对新创建机房的实际情况,对机房所有大小设备以及设备机架列框进行重新统一规范编码,以满足设备编码标识在系统中的应用管理。根据分前端机房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系统架构进行统一规范,并结合原有编码的使用习惯和标准,进行重新修订设备的编码,解决了以往编码混乱不足的问题,提高系统编码的使用效率[9]。 统一规范编码一定要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逐级编码,首先对分前端各个机房分别编号,把机房的简称和机房序号列在一起,方便在管理过程中以最快速度查找到是哪个分前端机房,如机房的名称、地址,编码形式以(机房编号-机架编号)表示;然后对机房内的大小设备的机架型号进行编号,分别对每台机架的排列顺序进行明确标识,如机架所处位置和列数;再对每台机器的机框或列框进行编号,根据机框或列框原有的简称、型号或序号进行标记,也可以按照机框或列框的大小形式进行排列;最后对机房内所有插槽、板卡、端口和端子进行编号,把插槽的信号、板卡序号、端口和端子的序号进行排列标记,编码完成后根据设备机器实体属于哪一种级别,按照从左到右的大小顺序进行编码排列[10]。 3.3 构建广电业务模型 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广电业务在通信行业中具有特殊性,因此,针对广电业务的特征进行分析探索,设计研发符合广电业务特点的模型规划。设计中以通信行业的标准架构为基础,扩展业务应用范围,增加业务服务体制,保证优化后的各业务数据之间的正确逻辑关系,构建新型的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模式。根据广电业务原有的的传输方式、不同内容的资料信息以及日常工作状态,进行分析总结。 业务管理系统主要负责下行业务、回传业务和综合业务这三大类业务,下行业务負责数字电视业务和交互点播业务,并对业务流程实时监控;回传业务负责数据业务的接收与传送,其中包括LAN+EOC数据业务、EPON+EOC数据业务,并对所有数据信息实时监控管理;综合业务负责专线网络业务和FTTLan业务及MSTP业务等所有核心业务,同时还分管市县郊区的省内网业务。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根据这三大类业务的服务范围,在系统数据库分别对业务名称、业务编号、机房名称和线缆编号中所有业务所对应的信息字段,以及配纤架位置、设备位置等业务详细信息内容建立三张数据表,这三张数据表中涵盖了机房日常维护所需以及对外进行数据互通的所有数据内容。优化后的业务管理模式提高了系统运营效率,增加了服务机制,真正实现了广电分前端机房业务信息现代化管理模式,促进了广电业务的良好发展。 4? 实验 为了验证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设计合理性,需进行实验验证分析。 4.1 实验参数设置 实验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4.2 杂散谐波调制 杂散谐波是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主要问题,出现杂散谐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分别是非线性和寄生耦合影响。 正常情况下信息化输出量化波形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正常情况下,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输出量化噪声谐波基本没有明显毛刺。 异常情况下信息化输出量化波形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异常情况下,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输出量化噪声谐波出现毛刺。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上述研究内容可知,受到杂散谐波影响,采用传统管理技术受到影响较为严重,而采用所研究的管理技术受到影响较小,为了验证该点,需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当杂散谐波信号干扰强度为5Hz时,所提技术比传统技术运维效果高40%;当杂散谐波信号干扰强度为20Hz时,所提技术比传统技术运维效果高60%;当杂散谐波信号干扰强度为60Hz时,所提技术比传统技术运维效果高69%。 综上所述: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设计是具有合理性的。 5? 结束语 随着广电网和电信网的融合发展,广电网络传统业务由于电视资源较少、观看模式缺乏互动、网络系统应对新业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面对现阶段时代发展新形势下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各大广电公司正在积极进行分前端机房的优化改建,利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对机房设备进行创新整改,优化机房设备标准架构,建立统一规范的编码程序,实现机房系统现代化信息运维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广电网络所有硬件的基础设施,并不断扩展和增加广电业务的服务范围,有效解决了广电公司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前端机房负责维护人员应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检测,实行全网运行安全调度,保障机房的安全运行。 广电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的探索研究表明,利用该优化系统不仅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方式,同时还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节约了公司成本,增加了广电网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前端机房信息化运维管理技术保障了机房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公司业务服务的范围和质量,增加了用户使用的满意度,为广电网络未来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志,刘其寿,周施文,等.基于企业微信的分布式机房运维日志管理系统[J].华北地震科学,2018,36(3):77-82. [2]徐为,徐永峰,周彩.数字航道机房运维管理体系的建设[J]. 中国水运月刊,2017,17(8):60-62. [3]赖作财,吴华娟.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机房建設与运维管理研究[J].电子世界,2018,19(2):194-195. [4]成维锋.对基层央行机房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工作的思考[J]. 金融科技时代,2018,18(9):16-19. [5]蒯鹏程,赵二峰,杰德尔别克·马迪尼叶提.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8,36(12):139-142. [6]李芊,段雯,许高强.基于DEMATEL的综合管廊运维管理风险因素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39(01):37-45. [7]戚伟强,沈潇军,洪建光,等.基于ITIL的电力信息自动化运维体系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3):153-156. [8]王聪.基于ITIL的医院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8,41(22):22-24. [9]郭瑞丽,白鑫.AFC设备运维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17,15(6):89-94. [10]厉传琳.香港医院管理局卫生信息化建设经验与启示[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1):29-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