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把握课堂互动尺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
范文 | 张玉琴 [摘 要] 数学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是师生友好互动、生命成长的过程. 数学课堂离不了互动,抛开了互动的教学,只能是那种已经成为历史的教师单向填鸭式或灌输式地教,而不能称其为教学,更不能适应当下教学的需求和趋势. 互动教学是一种灵动的、有生命活力的教学,互动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课堂互动;互动形式;互动层面;互动深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是师生友好互动、生命成长的过程. 数学课堂离不了互动,教和学的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媒体之间的互动等,抛开了互动的教学,只能是那种已经成为历史的教师单向填鸭式或灌输式地教,而不能称其为教学,更不能适应当下教学的需求和趋势. 互动教学是一种灵动的、有生命活力的教学,互动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不仅主动开展了互动教学,还把握好课堂互动尺度,真切地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关注互动形式,提高互动实效 互动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与青睐,在各种场合的公开课中,都能看到精彩纷呈的互动式教学,有些互动教学看似热闹繁华,吸人眼球,仔细分析,实则肤浅低效,我们应摒弃那种低效甚至无效的互动,关注互动形式,采用有效的互动形式,真正提高互动实效. 教学互动形式可谓丰富多彩,有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形式往往是单向线性式的,教师问学生答,较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质疑,这种机械地限制学生发展的互动形式虽然不太可取,但由于它简单易行,所以这种互动形式还是被广大教师所运用. 在笔者的数学课堂,运用最多的互动方式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这种同伴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不仅真正实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思想,而且给了学生更多的主动发展机会. 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放飞想象的思维空间,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相互辩论、补充,直至相互之间达成一致观点,最终圆满地完成探究学习任务.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认识”一课时,笔者没有因为“负数”是一个陌生的数学概念而担心学生认识上存在障碍,所以没有向学生直接灌输“负数”这一概念,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组织全班互动交流,先邀请一位代表将自己小组的自学成果向全班学生汇报,其他学生则在聆听中思辨,及时做出修正、补充. 在学生的互动中,甚至出现了争执状况,如小米为了解释“负数”的含义,举了一个事例:“我和妹妹同时从超市三楼乘电梯,我往上到达了5楼,妹妹往下到达了1楼. 她认为可以用+5和-1来表示. ”小强听后辩驳:“他们都是在3楼乘电梯,一个到达5楼只向上2层,应记作+2,妹妹到达1楼,往下乘了2层,应记作-2. ”笔者听后,立刻为小强的发言鼓掌,赞扬了他那科学而严密的分析. 就这样,孩子们在他们自己的圈子里多元互动着、碰撞着、汲取着. 数学课堂教学是在学生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是在相互交流中分享经验、提高思想,让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小组之间、全班范围的生生互动,为他们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真切提高互动实效. 把握互动层面,提升互动质量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通过语言、肢体、操作等方式将头脑中的所思所想予以呈现,但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课堂互动的一种外显形式,所以我们不光要观察学生言语、动作等层面的状况,更要透过表面把握学生更深层次的互动——思维层面.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学生互动不只是外在的形,而在于思想深处的思维,这才是互动的本质. 要提高互动的质量,必须将学生的互动层面从表层引向深层,推动他们思维上的更多碰触,同时促进他们进行深度思维. 譬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性质”中,笔者在学生进行预学后,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将自学所获讲出来. 交流中,许多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都是有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的发现,而对于为什么小数的大小不变以及其中又有什么发生改变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却没有作出思考和交流. 看到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浅表,只关注到表面现象,而没有作出深入思考,未能发现有关小数性质的核心问题,笔者便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为什小数的大小不变?你们能举例验证吗?请各小组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各小组经过再次互动、讨论,在全班交流中,有的小组以“元、角、分”为例展开阐述,有的小组用“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转化为例进行分析验证,他们还在互动中得到新的发现:“当小数末尾添0或者去0后,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却变了. ”“我们还可以利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进行化简或者解决其他一些实际问题. ”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乃数学教学之根本,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让他们的内心想法充分呈现,得以互相交流分享,同时,我们要积极介入引导,把握好课堂互动的尺度,关注学生思维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紧扣数学核心问题,展开思索与互动,让他们在多向互动中交流、沟通、统一,提高互动质量. 掌握互动深度,提高互动品质 课堂互动是一个群体活动,有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有学生和学生个体、群体之间的互动,互动效果的差异较大,其中以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向互动最为高效. 在课堂互动中,我们要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全心参与,有没有深度参与,我们要掌握好课堂互动深度,从而提高互动品质.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能正确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从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中,笔者仍然采用先预学后交流的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预学环节,笔者设计了三个紧扣本课数学核心内容且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思考深度的问题:“对于真分数和假分数,我知道了什么?”“分别写出三个真分数和三个假分数,画出图形来表示. ”“对于真分数和假分数,我还有什么疑惑?我还想知道些什么?”各个小组的组内成员经过充分学习、讨论后,在全班互动交流阶段,笔者花了较多时间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让他们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互动机会,同时笔者有意识地关注并积极引导他们将互动引向深入. 在第一个问题的互动交流中,学生不仅知道了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而且懂得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甚至在互动中发现假分数的分子能整除分母的都能化成整数.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学生通过画线段、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表示自己所写出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互动中,笔者着重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表示,让他们将思维深处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理解展现出来,提高核心问题互动的深度. 最后,笔者还引导学生回顾、反思第二个问题探讨中所采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懂得画图的策略思想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价值,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意识. 那种走马观花、行云流水式的简单肤浅的形式化互动要不得,那样做,简直是自欺欺人,会误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深度参与的互动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互动对话中思维高度活跃,情感沟通、交融,思想碰撞、融合,生命共生. 数学课堂是师生“生命的林子”,在共同交往互动中建构新知,经历生命成长的历程,让我们真正走进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创建互动的课堂,把握好课堂互动尺度,成就高效的数学课堂.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